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萍  章群波 《新中医》2020,52(20):35-38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方贴敷胆囊区与耳穴压豆联合术后常规疗法促进胆囊炎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8 例胆腑郁热型胆囊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 例。2 组均给予术后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贴敷胆囊区与耳穴压豆。2 组疗程均为7 d。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定术后8 h、1 d、2 d、3 d 及7 d 的右上腹疼痛评分,检测术后当天及术后7 d 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统计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粘连性肠梗阻、肝脏损伤、肺部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自行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2 组术后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 及7 d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2 组CRP 及WBC 水平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7 d 的CRP 及WB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20.37%,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贴敷胆囊区和耳穴压豆干预胆囊炎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与右上腹疼痛,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马挺 《新中医》2015,47(8):229-23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以全麻,观察组25例予以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联合全麻进行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程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NVAS)评分,并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记录2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VAS、NVAS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1、3天VAS、N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时段更低(P<0.05)。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0.0%、12.0%,对照组分别为48.0%、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全麻能够促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胃肠蠕动,有效预防术后腹胀、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反应的疗效及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行胆囊微创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组在行胆囊微创术后给予基础治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反应及恢复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术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干预组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出院时HA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胆囊微创术后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有利于尽快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4.
贺争艳 《光明中医》2023,(4):707-709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柳林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缓解肛肠术后疼痛的护理成效。方法:100例肛肠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采用耳穴埋豆减轻术后疼痛,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耳穴埋豆前、埋豆后手术当天、术后第1~3天的疼痛情况。结果:埋豆前两组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埋豆后手术当天、术后第2、3天疼痛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简单便捷,易学易懂、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三里温和灸联合中药贴敷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术后采取足三里温和灸联合中药贴敷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第1日、干预后的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胃动素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日,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温和灸联合中药贴敷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情况、便秘改善程度、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实际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6 d观察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关节功能、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加快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康复,利于改善患者便秘程度及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徐冬冬  周佳  薛晓静 《新中医》2024,56(4):164-16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骨科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术后均行常规护理与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干预1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7 d,2组HAMD评分均较术前降低,GQOL-74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疼痛干预,腕踝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法干预,穴位贴敷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4组均治疗7天,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及首次排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肛缘水肿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二病区收治的8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干预6 h、24 h、48 h后,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5):153-15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呼吸困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治疗后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及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赵李平  王芳  陈军良 《新中医》2021,53(2):143-146
目的:观察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和音乐疗法干预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耳穴压豆、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和音乐疗法。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治疗6周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总分及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总分,出院时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PSQI总分、ISI总分及FSS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中药贴敷和音乐疗法干预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患者,可进一步减轻失眠与疲劳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联合耳穴压豆及辨证施护对颈性眩晕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热熨联合耳穴压豆及辨证施护进行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熨联合耳穴压豆及辨证施护有助于颈性眩晕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敷贴联合耳穴埋豆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方法前提下,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中药敷贴联合耳穴埋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气指标与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O2水平(80.29±7.92)明显更高,PCO2水平(46.36±6.91)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评分(45.19±6.91)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FEV1(79.82±5.50)、FEV1/FVC水平(65.82±3.50)明显更高,P<0.0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更高,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采用中药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祝红霞 《新中医》2021,53(6):180-183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按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予莫沙必利片、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并给予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和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按摩。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价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记录2组患者排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的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次数,并进行12周的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等6项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6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SCBM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PAC-SYM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CBM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PAC-SY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排便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加快(P<0.01)。观察组排便恢复正常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复发率25.45%,对照组复发率46.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予耳穴压豆和按摩治疗STC患者,可进一步减轻便秘主要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李爱改  王迪  韦昊志  万英英 《新中医》2021,53(6):184-18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与穴位按摩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干预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肝移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给予现代医学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疗程至术后14 d。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情况,应用疲劳症状量表(FSI)评估疲乏程度。干预后,应用肝移植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LTQ)评价生活质量,患者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PSQI总分及FSI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1),观察组PSQI总分及FSI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LTQ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给予耳穴压豆与穴位按摩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可有效减轻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7.
李贵平  张娜  刘长凤  王斐  武瑾 《新中医》2021,53(6):188-19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医护措施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AECC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AEC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琥珀酸美托洛尔、螺内酯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7 d。治疗前、治疗7 d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定主要症状评分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由患者于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经7 d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PaO2、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aCO2、肺动脉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aO2、LVEF均高于对照组,PaCO2、肺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干预AECCP患者,可更好地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力衰竭,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腹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比较两组人流术后患者小腹疼痛(VAS)评分、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能明显减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腹痛程度,可缩短腹痛及阴道流血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陈巧君  何慧  王丹丹 《新中医》2022,54(2):16-19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痰热内扰型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给予温胆汤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  相似文献   

20.
闫芍药  聂会勇  王锁良 《陕西中医》2020,(12):1763-1766
目的:研究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疗效、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7 d后,研究组有效缓解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胁痛及情志抑郁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PGE2及5-HT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痞块、臌胀中医症状积分与干预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有效缓解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