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曲唑酮治疗伴焦虑抑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伴焦虑抑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氯硝西泮组各43例,曲唑酮组口服曲唑酮治疗,氯硝西泮组口服氯硝西泮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曲唑酮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次数减少,HAMA、HAMD、PSQI和TESS分值下降,均优于氯硝西泮组(P<0.05)。结论:曲唑酮和氯硝西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均有显著疗效,但曲唑酮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不良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曲唑酮在伴有抑郁、焦虑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滨州市沾化区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速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氯硝西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曲唑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夜晚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惊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HAMA和HAMD评分未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较治疗前2项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曲唑酮在伴有抑郁、焦虑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中治疗效果明显,起效更快,且对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曲唑酮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并观察服药后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和其他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病房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盐酸曲唑酮组)和对照组(艾司唑仑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统一帕金森病评定UPDRS-Ⅲ评分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及晨僵频率。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的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8,P=0. 94)。观察组的PQSI评分、ESS评分、FSS评分及HM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 91,13. 15,10. 03,5. 28,P均=0. 00);观察组的晨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 93,P=0. 03)。结论:盐酸曲唑酮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好,安全性较艾司唑仑更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PSD伴睡眠障碍者107例,其中曲唑酮治疗48例(对照组),曲唑酮+rTMS59例(联合组)。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认知水平、生活能力、抑郁情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觉醒次数(AT)、睡眠潜伏期(SL)均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BDNF升高,且联合组HAMD评分低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曲唑酮可明显改善PDS伴睡眠障碍者睡眠者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提高认知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通元疗法对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6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喷鼻剂,观察组予以通元疗法针刺结合埋线,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49-4151
目的对比研究佐匹克隆及盐酸曲唑酮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佐匹克隆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曲唑酮片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不良症状量表(TESS)结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睡眠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PHQ-9、GAD-7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两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后、4w后、6w后、8w后,两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入睡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匹克隆可以缩短睡眠障碍患者的入睡潜伏期,佐匹克隆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治疗心血管疾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心血管疾病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1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6w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心绞痛问卷及6min步行试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6w末,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盐酸氟西汀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姣  王倩  王东玉 《临床荟萃》2020,35(2):153-157
目的 观察曲唑酮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情绪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PD合并焦虑状态39例(焦虑组),PD合并抑郁状态34例(抑郁组),PD合并睡眠障碍27例(睡眠障碍组),PD合并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25例(并发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曲唑酮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焦虑、抑郁、睡眠评分, 比较该药对各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睡眠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各个量表评分较前均下降(P<0.05)。结论 盐酸曲唑酮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情绪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临床研究表明70%以上的自杀者被认为患者有一种精神障碍,抑郁障碍与自杀的相关性一直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关注。笔者收集了在本院心身科、精神科住院的134例抑郁障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障碍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16例无自杀行业的抑郁障碍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为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共计350例,根据病史中有无自杀行为分为两组:自杀组,即有强烈自杀意念且至少有1次自杀未遂发生者134例(研究组);无自杀组(对照组),无自杀念头或有自杀念头但无行为者216例。方法:对两组…  相似文献   

13.
抑郁障碍134例伴自杀行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荣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70-227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3例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笔者认为在中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经过住院治疗后能尽快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PSQI量表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作者对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顺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40例,常规组施以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施以心理行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的SDS、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心理组患者的SDS、PSQI评分降低程度均要明显大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以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期痴呆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曲唑酮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老年期痴呆并睡眠障碍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曲唑酮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1例(2.50%)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6例(1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周期为(26.37±3.54)d,治疗组治疗周期为(20.72±2.35)d,治疗组治疗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曲唑酮实施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迅速控制症状并改善睡眠状态,缩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