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湿热体质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特点,为儿童MPP的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8月MPP住院患儿315例为病例组,同期门诊查体正常儿童300例为正常组,比较2组中医体质分布。将病例组分为湿热质组及非湿热质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特点。结果病例组以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多见,分别占37.5%(118/315)、19.0%(60/315),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非湿热质组比较,湿热质组发热、湿啰音比例增加,发热及湿啰音消退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湿热体质对儿童MPP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大影响,临床常表现为发热、持续发热、湿啰音及长期湿啰音,CRP、LDH水平升高,可能与湿热体质Th1/Th2免疫应答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1例(包括湿重于热2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法判定Hp感染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41.18%,21/5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各亚型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45%(10/22)、22.22%(2/9)和45.00%(9/20),其中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外周血IFN-γ、IL-12、IL-4及IL-1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IFN-γ和IL-12表达呈增高的趋势,而IL-4表达则呈下降的趋势。脾胃湿热证各亚型组比较,均呈现湿热并重组IFN-γ、IL-12、IL-4表达以及IFN-γ/IL-4、IL-12/IL-4比值较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改变相关,"湿"和"热"邪可能是介导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Th1/Th2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热毒宁组、定喘组及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其余组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热毒宁、小儿定喘口服液及热毒宁加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比较4组发热、咳嗽、啰音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Th1/Th2免疫应答指标的差异。结果热毒宁组、联合组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定喘组、联合组的咳嗽持续时间、啰音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和热毒宁组(P均0.05),联合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定喘组(P0.05),联合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热毒宁组、定喘组(P均0.05)。治疗后热毒宁组、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联合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定喘组(P0.05),热毒宁组、联合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定喘组(P均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能够有效改善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及体征,且能明显减少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不同体质类型,来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临床上220例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其中主要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不同体质类型与PC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患者群体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阳虚质4种体质类型。在各体质类型间PCT水平中,痰湿质、阴虚质的两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痰湿质与阴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为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易感体质,患者不同体质类型间的PCT水平具有差异性,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发病更为危重,炎症反应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温州市103例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3例POF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各中医体质类型例数及比例,记录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03例POF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共95例,占92.23%。阴虚质(29.13%)气郁质(19.42%)气虚质(15.53%)阳虚质(14.56%)湿热质(6.80%)痰湿质(3.88%)血瘀质(2.91%)。阴虚质组、气郁质组、阳虚质组及气虚质组的E_2、FSH及LH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E_2水平两两比较,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L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阴虚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的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FS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阳虚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气郁质阳虚质(P0.05);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POF患者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州市103例POF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其次为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阴虚体质患者的E_2水平下降程度及FSH水平的上升程度较气郁质、阳虚质及气虚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与MS关联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M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4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纳入的患者进行标准化中医体质辨识,比较各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各体质类型与MS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和阳虚质。男性痰湿质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不同年龄中,中老年组(≥45岁)各体质类型与青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合并湿热、气虚合并痰湿、气虚合并阴虚、气虚合并气郁和气虚合并血瘀为MS患者的常见合并体质类型。女性患者气虚合并气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气虚合并湿热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与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阳虚质呈独立相关,年龄与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阴虚质相关,BMI与痰湿质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阴虚质呈正相关,血脂水平与阳虚质呈正相关。结论: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是广东地区MS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多种体质类型常合并存在,气虚合并湿热、气虚合并痰湿、气虚合并阴虚、气虚合并气郁和气虚合并血瘀为MS的常见合并体质类型。性别、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与体质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对MS的防治要重视体质的调养。  相似文献   

7.
阴虚与阳虚动物模型中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阴阳失调模型小鼠 Th1/ Th2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方法 :分别采用甲状腺素灌胃和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法建立阴虚、阳虚 BAL B/ c小鼠模型 (生理盐水作对照 ) ;利用 RT- PCR方法检测模型动物脾脏单个核细胞中 Th1类细胞因子 (IFN- γ,IL- 2 )、Th2类细胞因子 (IL- 4 ,IL- 10 )的基因转录状态。结果 :阴阳调和的正常小鼠可以同时表达 IFN- γ、IL- 2、IL- 4、IL- 10 ,处于 Th1/ Th2平衡状态 ;阴阳失调模型小鼠在表现明显的阴虚、阳虚体征的同时 ,其 Th1/ Th2两类细胞因子 m RNA的表达显著降低 (P<0 .0 1) ,Th1/ Th2平衡模式发生漂移 ,阴虚小鼠 IFN- γ表达与阳虚模型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阴阳失调模型小鼠的 Th1/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呈抑制状态 ,阴虚与阳虚的差别在于 Th1类细胞因子 IFN- γ表达的抑制程度不同 ,其中阴虚模型小鼠 IFN- γ的表达处于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药早期干预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形式完成9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体质量表与相关因素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症状、个人生活嗜好、核酸转阴时间等)的关联。结果:①患者体质发生频率前5位是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兼夹体质前三位的是阴虚兼湿热、痰湿兼湿热、阳虚兼痰湿;②患者症状发生频率前5位是发热、咳嗽、乏力、恶寒、出汗;③转阴天数1~7d以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为主;转阴天数7~14d以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为主;转阴天数14~21d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转阴天数21~30d以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截至该研究完成时未转阴以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④既往病史及个人生活嗜好以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肥胖及辛辣食物、甜品、海鲜、饮酒、煎炸食物为主;⑤病情轻重与体质关系:普通型以阴虚质、平和质为主;轻型以平和质、阴虚质为主;重型以痰湿质、阳虚质为主。结论: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②患者的初始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乏力、恶寒、出汗;③湿热、痰湿体质患者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明显延长;④平素嗜好辛辣刺激及甜品患者易感湿热及痰湿体质;⑤痰湿质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35-1837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体质与胰岛素抵抗、PPAR-γ的相关性。方法:对20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检测胰岛素抵抗、PPAR-γ水平。结果:代谢综合征体质分布为痰湿质(35.0%),湿热质(34.0%),气虚质(12.1%),阴虚质(7.3%),气郁质(5.8%),血瘀质(2.9%),阳虚质(2.4%);其中,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是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PPAR-γ与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是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PAR-γ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长蛇灸对阳虚质人群Th1/Th2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90例阳虚质患者,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膀胱经长蛇灸组以及督脉长蛇灸组,各30例。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长蛇灸组在膀胱经或督脉区域施行灸法,每周1次,共12次。以阳虚体质量表、SF-36量表以及IFN-γ、IL-4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阳虚评分、SF-36指数以及Th1/Th2平衡作用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督脉长蛇灸组、膀胱经长蛇灸组阳虚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与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督脉长蛇灸组、膀胱经长蛇灸组均较空白对照组IFN-γ升高、IL-4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可以改善阳虚质人群体质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同时纠正Th1/Th2失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广州市越秀区不同中医体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探讨出现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易感体质。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分为9种并进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平和质相比,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降低(P0.05,P0.01),阳虚质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升高(P0.05),阴虚质、血瘀质RMSSD均降低(P0.05,P0.01)。与平和质相比,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降低(P0.05,P0.01),阳虚质、痰湿质LF/HF均降低(P0.01),湿热质、血瘀质LF/HF均升高(P0.01)。结论:对于还没出现糖尿病的"未病"老年人,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者,必须重点防范。对于已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特别是后三者,可通过控制血糖、调节饮食、规律作息、运动锻炼等手段,从改善体质入手,防范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潮汕地区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体质判定标准划分体质类型,观察不同体质的一般情况、肾功能、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试验的八种体质类型年龄、性别及身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平和质相比,湿热质的体质量指数(BMI)均数最高,阴虚质的BMI均数水平最低(P0.05);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及气郁质的总胆固醇(TC)低于平和质组,湿热质及痰湿质的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平和质(P0.05);各体质类型的空腹血糖(FB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各类型体质的餐后2 h血糖(2 hBG)水平均高于平和质,痰湿质及湿热质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的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痰湿质及湿热质的餐后2 h胰岛素(2 hINS)水平均高于平和质,其余体质类型的2 hINS水平均低于平和质(P0.05);阴虚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痰湿质及湿热质ISI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痰湿质及湿热质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均高于平和质,阴虚质HOMA-IR水平及HOMA-β水平均低于平和质(P0.05)。结论:潮汕地区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实证体质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中医体质与各因素相关性。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诊断,收集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结果 110例患者中气虚质35例、痰湿质24例、血瘀质17例、阴虚质16例、阳虚质14例、其他体质4例,其整体分布有差异(P0.05);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构成比及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其他体质构成比有差异(P0.05);气虚质、痰湿质构成比无差异(P0.05)。不同中医体质在糖尿病肾病各期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IV期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P0.05),气虚质最多。不同中医体质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总蛋白、血白蛋白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eGFR、Hb、RBC比其余体质低;阴虚质FPG、HbA1c比其余体质高;痰湿质BMI比其余体质高(P0.05)。痰湿质与BMI呈正相关,血瘀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冠心病、eGFR呈正相关、与高血压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体质主要分布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基础体质是气虚质、痰湿质,2型糖尿病肾病IV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中医体质是气虚质;肥胖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肾小球高滤过是阴虚质的危险因素,阳虚质易肾性贫血。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阴虚质、血瘀质有关,微血管病变与血瘀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34例高脂血症体检者,运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血脂、血尿酸水平等。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医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气虚质(P<0.01)及阳虚质(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1)及气虚质(P<0.05)。(3)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次为痰湿质(48.6%)、阴虚质(44.4%)、气虚质(43.5%)及湿热质(37.0%)。(4)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及阳虚质(P<0.01),气虚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及阳虚质(P<0.01),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阳虚质(P<0.05)。结论: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湿热质血脂异常人群易合并高尿酸血症;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Q型因子分析于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男性以痰湿质(31.3%)、湿热质(23.9%)居多,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各8.9%);女性以气郁质(22.7%)、痰湿质(18.8%)、血瘀质(15.1%)、阴虚质(15.1%)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湿热质(各9.4%);不同性别患者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中存在差异性(P0.05)。18~29岁以平和质为主,30~3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多呈现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男性患者18~29岁以平和质、特意禀体质分布为主,30~4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女性患者18~29岁以气郁质为主,30~44岁以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4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渐多。结论:不同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中医体质偏颇性,不同性别、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存在差异,可以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不同体质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72例PCOS患者及256例健康女性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对不同体质类型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372例PCOS患者中出现平和体质42例,偏颇体质330例,偏颇体质类型以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256例正常女性出现平和体质59例,偏颇体质197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PCOS患者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气虚质患者睾酮水平高(P0.05);气郁质、平和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患者较湿热质痰湿质患者雌激素水平低(P0.05)。结论海南地区PCOS患者中医体质多为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且不同体质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钱铃  雷章花  陈巧俊  吴婷 《新中医》2020,52(10):33-36
目的:探讨桑菊饮联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菊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咳嗽、发热、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4 (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Th1/Th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gG、IgA、IL-4、IFN-γ水平及Th1/Th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A、IFN-γ水平及Th1/Th2高于治疗前,IL-4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gG、IgA、IFN-γ水平及Th1/Th2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饮联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不同地域,多中心参与,以统一调查表形式,调查600例高血压病患者,包括广东珠海300例、江苏常州100例,江苏南京100例,辽宁沈阳100例,分析地域不同所致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危险因素等的差异,应用统计学软件,探讨其对中医体质分类的影响及特点。结果:高血压患者体质以阴虚质(23.0%)、血瘀质(20.8%)、痰湿质(14.5%)为主,与其他型体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虚质与平和质、气郁质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特禀质与平和质、气郁质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围以痰湿质较宽,与阴虚质、气郁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以痰湿质、湿热质较高,与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指数以痰湿质、湿热质较高,与同组其他体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年龄以气虚质、阴虚质明显升高,与平和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性别阴虚质、气郁质女性比例明显增高,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脂异常、家族史、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均以痰湿质或湿热质多见,其中血脂异常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家族史痰湿质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家族史痰湿质与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烟痰湿质、湿热质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缺乏体力活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Th1、Treg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湿啰音、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EV1、PEF、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IL-10/IFN-γ比值明显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调节Th1/Treg失衡状态,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主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中医体质BMI、肺活量差异。[资料来源]在佛山市南海区义工服务队义工成年志愿者,填写问卷表。体质类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确定。[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年龄20~39岁;调查期间未患疾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体质辨证不清。[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按中医体质分组,统计各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肺活量(VC),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身体质量指数(BMI):气虚质、气郁质明显低于平和质(P0.01),痰湿质明显高于平和质(P0.05);其余8种体质均低于痰湿质人群(P0.01);气虚质、气郁质明显低于湿热质(P0.05),痰湿质明显高于湿热质(P0.01);气虚质、气郁质明显低于阳虚质(P0.05),痰湿质明显高于阳虚质(P0.05);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凛质、瘀血质、阴虚质明显低于气虚质(P0.01);平和质明显高于气郁质(P0.05);痰湿质明显高于特禀质(P0.05);痰湿质明显高于瘀血质(P0.05);痰湿质明显高于阴虚质(P0.01)。肺活量(VC):气虚质、气郁质明显低于平和质(P0.01);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明显低于湿热质(P0.05);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瘀血质明显高于气郁质人群(P0.01);湿热质明显高于阳虚质(P0.01);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明显高于气虚质(P0.01);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气郁质(P0.01);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特禀质(P0.01);湿热质明显高于瘀血质(P0.01);气虚质明显低于阴虚质(P0.01)。[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拓展研究范围,探讨干预不同体质身体质量指数(BMI)、肺活量(VC)影响机理,提高治未病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