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瘢痕内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平均分成3组,2周后各组右耳瘢痕内注射DMEM作为自身对照,左耳分别注射ADSCs、脂肪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ADSCs-CM)及不作处理。注射前及注射后1、2、3周检测瘢痕增生情况,并于注射后3周取材,行组织化学及基因学检测。结果 造模2周后,伤口均完全上皮化;DMEM注射及未处理组的伤口逐渐出现增厚、变红、变硬等增生表现,注射后3周时最为明显;ADSCs及ADSCs-CM注射组均未出现明显增生反应。取材后HE、Masson染色示,ADSCs及ADSCs-CM注射组瘢痕的胶原密度适中、排列整齐;对照及未处理组瘢痕可见大量致密、杂乱的胶原组织。基因检测发现,ADSCs及ADSCs-CM注射组瘢痕的α-SMA、CollagenⅠ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及未处理组。ADSCs注射组瘢痕冰冻切片Dil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存活脂肪来源干细胞。结论 瘢痕内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降低α-SMA、CollagenⅠ基因表达,从而改善瘢痕内胶原堆积,并最终改善瘢痕增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瘢痕是受到外部刺激后皮肤异常愈合所致,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瘢痕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仍未有疗效十分确切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脂肪及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已成为治疗瘢痕的一种新方法,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其对瘢痕治疗具有正向效应。现就脂肪及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寻找更有效的瘢痕防治方法是学者们长期探索和追求的目标.随着学者对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认识及研究,在瘢痕防治领域中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ADSCs可以通过自身的分化及自分泌和旁分泌等方式参与皮肤创口的修复过程,从而达到防治瘢痕的目的.现从ADSCs对瘢痕中炎...  相似文献   

4.
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在适宜微环境下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近年来,传统十细胞的研究热点--胚胎十细胞,由于在细胞分化调节及伦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对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年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应用于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ADSC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文献,分析总结其修复机制及治疗进展。结果 ADSCs与单支架技术、片材技术等方法联合应用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已取得巨大进展,ADSCs可通过自身旁分泌、促血管生成、抗氧化凋亡等多种机制,加快创面血管生成,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结论 ADSCs来源充足,易提取且易培养,无免疫原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显著的促血管生成潜能,已成为再生医学理想的种子细胞。但仍需提高干细胞传递技术,开发更有利于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以提高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梁星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734-1737
干细胞具有向多种细胞系分化的潜能,它作为种子细胞可用于组织和器官再生。一直以来,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s,BMSCs)为干细胞领域研究最多的成体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2001年,ZuK等[1]研究发现并证实,抽脂术获得的脂肪组织中存在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被称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Stem Cells,ASCs)。从此以后,ASCs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ASCs取材容易、来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病理性瘢痕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一直以来,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限制人们对瘢痕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缺少合适的瘢痕实验的动物模型。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的建立,为人们研究瘢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我们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就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创面修复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后,皮肤肌肉等组织出现离断或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其中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的创面通过缝合可促进其愈合。而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糖尿病患者,因创面损伤大,愈合能力差,往往形成不愈合创面。目前,临床多采用皮瓣或皮片移植来修复此类创面,但是存在着供皮区组织缺损及瘢痕形成等缺点。干细胞技术为皮肤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尽管目前临床上针对增生性瘢痕已有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治疗效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增生性瘢痕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认识、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常发生在外科手术、外伤及烧伤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增生性瘢痕的发展可分为3个期,即增生期、  相似文献   

12.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受到创伤后,纤维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皮肤表面,局部增厚质硬,瘢痕表面凹凸不平、潮红充血,形状不规则,常伴有瘙痒、刺痛等自觉症状,甚至因搔抓而导致反复破溃或皲裂发生,若处于功能部位,可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身心上的困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因而对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发现为再生医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种子细胞,并促使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迈入新的研究历程。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其与肿瘤之间或许存在密切联系,如ADSCs可能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相关蛋白,以及转化为与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和调节肿瘤免疫等方面来影响肿瘤的发展,另外,ADSCs所处的缺氧微环境同时也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可能性。但是,仍有部分学者认为,ADSCs可以通过一些特定机制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特性。故目前关于ADSCs对肿瘤的影响仍存在一定分歧,尚无统一定论。在未来仍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ADSCs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现就近年来关于ADSCs与肿瘤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脂肪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现代组织工程学是近几年迅猛发展的新学科,将对组织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治疗产生划时代意义.组织工程技术大致由四大要素组成:自体种子细胞的获得;种子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种有细胞的载体移入体内;移植物与受区整合,组织形成.其中组织细胞的获得、培养与分化是此工程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多应用自体或异体成熟细胞如软骨细胞、脂肪细胞为种子细胞,但由于其体外扩增能力弱,难以获得足够的数量,且取材对供区造成的损失也较重.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白Zuk等发现脂肪组织中存在多向分化能力细胞以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已被证实具有分化成为骨骼、软骨、脂肪、心肌、神经等组织的能力。且对创伤愈合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提取的多项潜能干细胞,ADSCs拥有着强大的分化和分泌能力.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促进血管化、调节炎症反应、构建细胞外基质、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动和促进上皮化来加快慢性创面的愈合.现就ADSCs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能机...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脂肪组织已被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内部器官.脂肪组织中主要存在两大细胞群,成熟脂肪细胞及血管基质部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1].皮肤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皮肤生理性衰老,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减少、衰老密切相关.大量实验已证实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stem cells,ASCs)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激化甚至直接分化为成纤维细胞,以参与皮肤组织损伤修复和结构重建.我们仅就SVF、ASCs为基础的脂肪基质细胞治疗皮肤衰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俊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62-1365
乳房整形手术主要包括隆乳、巨乳缩小、乳头缩小等美容手术和乳房再造、乳头内陷矫正以及男性乳房发育切除等修复重建手术[1]。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乳房整形手术的技术、方法和材料经历了从液体石蜡注射隆乳,硅油、硅胶假体乳房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脂肪来源问质干细胞(ADMSCs)是一种健康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来源细胞。其町简单获取,并可应用于多种再生领域。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衰老对ADMSCs的影响,探讨与其相关的形态学、衰老特性、生长因子表达和成骨。方法 按不同的年龄组(婴幼儿、成年、老年)获取细胞并培养。利用显微镜检测其形态学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探查细胞表面标记物。利用实时(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测量端粒长度。对比各组间相关成血管和成骨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评估诱导反应及RUNX-2和骨钙蛋白mRNA表达的定量分析,来进一步探索成骨能力。结果 每个供区获取到相同分离比例的间质干细胞,不考虑年龄因素。婴幼儿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形态学上表现出瘦长轴状,与老年组相比其端粒长度更长。血管生成因子在婴幼儿组细胞中有更高的表达,而成骨表达在各组间均相似。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证实,婴幼儿组干细胞对成骨诱导的反应比老年组更明显,视为与骨相关的基因表达。结论 各年龄组的ADMSCs均是有活性的。与老年组相比,婴幼儿组的来源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梭形,端粒较长,成血管及成骨能力较强。相反,所有年龄组的来源细胞均表现相似的成骨旁分泌能力,因此,我们推断其在成年至老年阶段仍可保持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对小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自愿捐赠的人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联合胶原酶消化法获取hADSCs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取健康自愿者捐赠的外周血,采用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并行血小板计数。取45只C57BL/6小鼠采用磁铁夹压法于背部制备压疮模型,随机分为3组(n=15);hADSCs组、PRP组及对照组创面分别注射100μL经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后的hADSCs(1×106个)、人PRP、PBS。注射后观察压疮创面愈合情况,5、9、13 d计算创面愈合率;5、11、21 d取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D31、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血管、神经再生情况。hADSCs组于11 d时荧光示踪法观察细胞定植及成活情况。结果经诱导分化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分离培养细胞为hADSCs。PRP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外周血(t=5.781,P=0.029)。大体观察,注射后hADSCs组创面愈合优于PRP组及对照组,5、9、13 d,hADSCs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PRP组及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示,与PRP组及对照组相比,hADSCs组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增多,且21 d时可见皮肤附属器再生;注射后各时间点,hADSCs组胶原表达量均显著高于PRP组及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时间点hADSCs组新生血管数、S100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多于PRP组和对照组(P0.05)。荧光示踪法显示注射11 d后hADSCs可定植于创面并成活。结论局部移植的hADSCs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进而促进小鼠压疮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