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例资料一、病史患者。女,23岁,未婚。因“发热1周,皮肤、黏膜出血3d”就诊。患者近1周体温波动于38.5℃~39.5℃,自觉乏力、头昏。伴咽部疼痛;近3d出现鼻出血,患者自行鼻腔填塞.但出血难止,同时其上臂、大腿等多处出现无痛性紫色淤斑和肌注臀部渗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对APL合并DIC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初治APlL患者25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2次口服;三氧化二砷1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诱导分化治疗。待早幼粒细胞脱颗粒后加用化疗。在患者治疗同时给予血小板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应用氨甲苯酸、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DIC。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调整用药。应用多因素分析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年龄等因素与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例APL患者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7例)合并DIC22例,DIC发生率为88%。22例合并DIC患者中经系统治疗后,DIC得到纠正2l例(95.5%),死亡1例(4.5%)。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23例(92%),平均CR时间为31.8±7.2d。诱导至完全缓解期平均输注血小板7.68±5.88u,红细胞8.90±5.69U;发生DIC患者中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1.92±19.32U,血小板数恢复时间29.3±9.3d,PT恢复时间12.7±9.5d,APTT恢复时间为11.6±8.6d,FDP恢复时间16.0±9.3d,纤维蛋白原恢复时间12.3±8.3d。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白细胞数〉10×10^9/L及APlH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治APL易发生DIC,因此早期积极输注血制品,积极应用抗凝血及抗纤溶的药物及肝素,尽快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早期APL因DIC造成的死亡,高白细胞血症及AFTT 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见并发症。APL最大的特征是威胁生命的出血。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引起促凝活性增强和高纤溶状态,原发性纤溶在APL患者的出血中起一定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可显著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率及出血死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AL患者、25例AL完全缓解(CR)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检测。结果根据ISTH修订标准,15例AL患者合并DIC,发生率为22.4%,AML与ALL的DIC发生率AML-M3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M3与non-AML-M3的DIC的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IC组PT、APTT、TT较对照组、CR组及non-DIC组均明显延长(P〈0.01),而FIB则降低(P〈0.05)。结论AL尤其AML-M3患者容易合并DIC,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出血表现可有助于尽早发现DIC并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从而有利于改善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DI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并发DIC46例,将确诊DIC前3~5d可能相关的17个因素与未发生DIC患者比较。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3在两组中所在比例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含量、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个因素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脂、血糖、肌酐、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年龄、性别和体温等因素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白细胞计数升高及D二聚体、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M3)患者应注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提高对DIC的诊治水平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改善白血病的预后。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诊治的急性自血病并发DIC3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14~64岁,平均29.5  相似文献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见并发症。APL最大的特征是威胁生命的出血。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引起促凝活性增强和高纤溶状态,原发性纤溶在APL患者的出血中起一定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可显著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率及出血死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忻41例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白血病分型、临床症状、DIC发生的时间、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结果及疗效等。结果AL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90%发生在白血病治疗前,肝素治疗AL合并DIC总有效率为75.6%,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普通肝素的疗效相同。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防治的重点是在初发期;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是AL合并DIC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效的抗凝治疗及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DIC)是引起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 ,AL)患者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不及时诊疗常危及生命。回顾我院近 6年收治AL伴DIC 2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分析和总结现今治疗条件下AL伴DIC的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L的诊断与分型标准、DIC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均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并排除肝、肾功能严重损伤等原因引起的DIC。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5 6岁 ,中位年龄 34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19例 ,其中初诊…  相似文献   

10.
用微剂量肝素12.5mg/d治疗急性白血病(AL)并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0例,16例痊愈,3例显效,1例进步,有效率66.7%,未见有肝素副作用。予常用剂量肝素(急性型DIC150mg/d,亚急性型DIC150mg/d)治疗AL并发的DIC30例,7例栓愈,1例显效,1例进步,有效率30%明显低于微剂量肝素组(P<0.05)有13例(43.3%)死于抗凝继发的内脏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AL合并DIC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症状、DIC发病时期、感染、白细胞计数及疗效。结果:AL合并DIC有90%发生在初发期,11例发生颅内出血,其中10例死亡。结论:防治AL致DIC的重点在于初发期。  相似文献   

12.
产科疾病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约占DIC总发病数的8.6%~20%,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能有效地拯救母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的当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处于危重状态的一个中间病理学环节.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则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因此如何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DIC是医学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此问题数十年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近年对DIC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有些问题已取得较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cause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mplications for nurses are also reviewed.Data SourcesPee-reviewed articles and up-to-date references were used to check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is syndrome.ConclusionDIC is an oncologic emergency in which bleeding and clotting occur simultaneously. In the cancer population, the syndrome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malignancies or sepsis. If not recognized and treated early, mortality can be high.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isk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D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C, and its treatment.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Nurses need to consider the presenting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 and understand laboratory abnormalities that signify DIC. The nurse plays a key role in early recognition of this syndrome as prompt treatment can reduce fatality.  相似文献   

15.
彭萍  张婷  申甫英  叶德华 《华西医学》2013,(12):1872-1876
目的 采用已有的4种国际非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对产科DIC的诊断进行评估,探索更适合产科DIC诊断的“金标准”。 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产科拟诊DIC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用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提出的JMHW、日本危重病协会(JAAM)提出的JAAM、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提出的ISTH显性和ISTH非显性4种诊断评分标准联合诊断和构建“金标准”,以此评价4种诊断标准对产科DIC诊断的特性。 结果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ISTH非显性标准、ISTH显性标准、JMHW、JAA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865、0.867、0.867,ISTH非显性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与“金标准”在不同诊断界值时较一致,同时优于其他3种诊断标准。 结论 ISTH非显性标准较适合作为临床产科DIC诊断,其对产科这一特殊发病人群的DIC诊断具有更科学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诊疗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9例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ICU患者发生DIC原发病多样、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DIC确诊常为中晚期;病死率高。结论:重视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IC诊断指标常规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终止病因是的键所在。同时危重病患者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疑血(DIC)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31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产科DIC患者中有29例抢救成功,痊愈出院,2例死亡。1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重视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等原发病的防治,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果断行子宫切除术是产科DIC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3.8%~34.0%.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0~52岁,约有98%的患者出现t(15;17)易位.APL对诱导化疗敏感,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应用使此病成为可治愈的恶性疾病之一.APL预后较好,故规范化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Individuals with cancer are at risk for developing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The bleeding and thrombosis of DIC can be a potentially traumatic event for individuals with cancer, including those individuals receiving hospice care. In order to provide symptom control for individuals with DIC and support for their families, the hospice nurse need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C syndrome. In this paper cancer related conditions which are known to precipitate the DIC syndrome are identified. Normal coagulation, the DIC process, signs and symptoms,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