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60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后长期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进行手术治疗,行断流术25例,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横断吻合术13例,均保证食管下段游离6~8cm,完全离断冠状静脉主干、高位食管支;分流术23例,其中脾肾分流术9例,脾腔分流术14例;分流断流联合术12例,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分流术8例,联合脾腔分流术4例。结果 60例患者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23例。其中,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内大量渗血4例,腹水7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左膈下积液4例。无腹腔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7d。术后随访2~48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食管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端曲张血管明显减轻7例,完全消失16例,3例手术后B超检查显示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合理选择术式,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8年间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1例和同期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期分、断流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及腹水消失率优于单纯断流组(P〈0.05)。单纯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4.8%,高于分、断流联合术组的4.2%(P〈0.05)。单纯断流组5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84%;分、断流联合组5例,占7.04%。结论分、断流联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疗效优于单纯断流术.但术后仍有较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单纯断流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22.48%高于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9.80% (P<0.05).断流组3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3%,分流组4例出现肝性脑病,占7.8%.结论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亚晗 《安徽医药》2013,17(8):1336-1337
目的探讨分流术与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该院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13例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比较两者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P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分流组分流术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和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肝功能好转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流组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断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分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较好的维持入肝血流且止血彻底,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大致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种,但无论是分流术或断流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易解决的难处。2002年9月~2004年5月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加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分流术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分流组患者在腹水治愈率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愈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断流组(P<0.05).同时,分流组患者在术后的再出血率方面也显著优于断流组患者(P<0.05).分流组有3例患者发生了肝性脑病,而断流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肝性脑病问题.结论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贲门周边血管切断术联合脾切除是最为有效的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 ,该方法 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能够彻底止血和手术时间较短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无发热、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刀口延期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血小板计数出现明显升高。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平均时间为1年,无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止血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并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上消化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疗效。方法18例肝硬化合并CTPV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其中包括肝硬化合并肝癌3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流术6例;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结果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患者,随访0.5~3年全部存活(1例因肝癌转移仍在治疗中),脾亢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完全消失。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3~5年,l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仍存活5例中1例反复发生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出现脾-肾静脉分流处血栓并再发上消化道出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减轻。行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患者,术后随访3~6年,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存活3例中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加重或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合并CTPV的外科治疗,以原位肝移植为首选,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优于脾切除加断流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择期的临床选择。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24例采用断流术、断流加分流术及分流加断流联合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急症断流术14例,死亡2例。择期手术10例,其中断流术6例,断流加分流术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0例,再出血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无肝性脑病发生。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应作为治疗肝硬化PHT的首选术式[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预后效果。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体温均〈38.8℃,动态观测血小板计数均〈500万/L,术后无发热、肝昏迷等并发症。3d后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后康复出院。平均随访5年,无一例肝性脑病发生。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7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0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随访2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1.67%),主要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止血57例(95%),随访2年,术后复发3例(5%)。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血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好,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采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6例、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门静脉高压综合征的合理手术方式,其中部分患者采用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学会全国普外科学术会议于1982年11月1日至7日在我省无锡市召开。会议着重围绕在治疗上有困难的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外科实验和基本理论研究三个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现将内容归纳如下。门脉高压症会议共收到有关门脉高压症的论文82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门脉高压症的理论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治疗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理论研究方面,如对分流术和断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肝脏形态学的变化、门脉系统的解剖学及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等提出了一定的见解。在手术方面,除了传统的分流术外,脾腔分流术、肠腔端侧分流术、远侧脾肾分流术、冠腔分流术及分流加动脉化手术等都有所开展。断流术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或贲门离断术、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该手术方式能有效去除脾功能亢进,止血,且对肝功能影响小,术后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就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手术方式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目前国内已经完成多例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有较多的成功经验~([1])。  相似文献   

16.
魏疆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79-3680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选择性应用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择期手术21例,死亡1例,死亡率4.8%(1/21),术前child C级,术后9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随访16例,平均随访时间2.46年,再出血率为12.6%(2/16),肝性脑病发生率6.3%(1/16),无腹水发生。3个月彩超检查:16例门静脉血流均为向肝血流,门脾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结论:联合手术具备再出血率低,生存质量较高,远期生存率提高的优点,符合未来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溪市金山医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出院22例,治愈率95.65%,死亡1例,死亡率4.35%,死于肝功能衰竭,为肝功能C级患者。1例术后8d再次出现呕血,急诊胃镜提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保守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时间14d。结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并发症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体变性(CTPV)的最佳治疗措施。方法对35例成人门静脉海绵体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行脾动脉结扎、胃冠状血管及分支结扎、肠—腔C型架桥术;10例已切脾断流后再出血患者,冠状静脉主干结扎后,8例行肠—腔C型架桥术,1例行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1例因静脉曲张和出血部位在空肠上段而行空肠节段切除术;6例行脾—腔架桥术;2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脾—肾架桥术和门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各1例,1例因各种分流术无法实施,而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随访6个月~4.5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减轻或消失。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结论门—体分流术加门—奇断流术是治疗CTPV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行断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 ,门脉高压常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而行外科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有分流术和断流术及两种方式的联合使用 ,各有其利弊和适应症。作者统计近10年间共施行的门静脉、奇静脉断流术 (门奇断流术 ) 33例 ,现就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以提高门奇断流术的手术质量。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2 8例 ,女 5例 ,年龄 2 8~ 6 1岁 ,平均 4 2 .4岁。病史 1月~ 2 0年 ,19例病人有乙肝病史 ,合并肝癌 2例 ;均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其中 2 0例加作胃底环行浆肌层扣锁缝合。其中行急诊手术 2 1例 ,择期手术 12例。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任彦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49-25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预后。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并进行预后总结。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无发热、肝昏迷等并发症,门静脉测压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其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止血彻底,可增加肝血流灌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