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医学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中应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综合性实验的成功率和学生的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更好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所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同时,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了脑力震荡,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氯碘羟喹(clioquinol,CQ)在体外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聚集的影响以及这种作用是否与金属离子Zn2+相关。方法采用硫黄素T(thioflavin,Th-T)结合实验检测聚集态Aβ;采用全波长吸收光谱扫描和竞争结合实验排除Th-T结合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因素;采用圆二色谱检测Aβ的β-折叠。结果 CQ直接与单体态Aβ或聚集态Aβ共孵育24 h后均能明显降低Th-T的荧光强度;全波长吸收光谱扫描显示CQ在450 nm和485 nm附近均无特异性吸收峰;竞争结合实验表明,增加Th-T无法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恢复到最大;圆二色谱扫描结果表明,CQ可抑制Aβ的β折叠形成。 CQ影响Aβ聚集的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单体态Aβ与CQ孵育时,其抑制Aβ聚集的IC50值在无Zn2+和含Zn2+体系中分别为6.1和4.3μmol/L;在已聚集的Aβ体系中,其解聚Aβ的IC50值在无Zn2+和含Zn2+体系中分别为7.5和6.1μmol/L。结论 CQ可直接抑制Aβ聚集,并使已聚集的Aβ解聚,且在pH为6.6条件下,实验体系中的Zn2+对CQ抗Aβ聚集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运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独立完成,把实验设计和实验考核结合起来,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论文.通过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芦荟大黄素苷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苷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粘度实验以及凝胶电泳实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芦荟大黄素以插入方式与DNA分子结合;较高浓度的芦荟大黄素苷能够使Bel-7402肝癌细胞DNA由超螺旋构型转化为缺刻构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打破传统正畸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正畸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虚拟仿真诊疗实验结合到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中,并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引入真实病例开发突面型虚拟仿真诊疗实验,构建口腔正畸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选取温州医科大学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学生为实验组,结合虚拟仿真诊疗实验,2班学生为对照组,未结合虚拟仿真诊疗实验。从应用效果反馈和学生知识能力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虚拟仿真诊疗实验在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中应用后,实验组学生期终考试成绩(88.87±4.58)分,高于对照组的(85.46±4.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教学反馈显示实验组对虚拟仿真诊疗实验的认可度较高,自觉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开始建立正确的正畸设计思路。结论:将虚拟仿真诊疗实验结合到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能加深学生对正畸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及操作能力,通过网络反馈平台和网络作业评价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答疑解疑,切实提高口腔正畸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学术的自我完善:一、打破稳定的封闭体系和强控制体系;二、澄清模糊慨念,使中医概念规范化、现代化;三、改进诊察和治疗疾病的手段;四、积极开展中医药实验,将传统的观察方法与现代实验方法结合起来;五、加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研究;六、加快人才培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打破单一的、保守的教育方式,逐步拟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2届卫生系(预防医学专业)和2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开展了三种形式的设计性实验。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能够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对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查阅文献、书写开题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动脑、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又是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技能,使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对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做法如下。1 紧扣培养目标,认真备课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授课计划。按照授课计划,任课教师与实验员对每一项实验反复讨论,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恰当的实验方法,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制定出每次实验的目标要求,写出详实的实验教案 ( 教案中应突出实践操作的方法、步骤、条件、结果及分析、注…  相似文献   

9.
【立论依据】 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是2005年首次从自发性T2DM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cDNA片段,人体内脏脂肪组织中也有表达,在代谢性疾病中起代偿作用。PPARγ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使体外培养的3T3-L1 前体脂肪细胞Vaspin mRNA的表达上调。因此提出假设,PPARγ与Vaspin基因启动子上的某一基因片段结合从而发挥促进Vaspin表达的作用。 【设计思路】 首先测定3T3-L1 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PPARγ与Vaspin的蛋白表达谱,比较两者是否有相同变化趋势。然后构建Vaspin启动子-PGL3(含荧光报告基因)质粒和PPARγ-pcDNA3.1(+)质粒,转入293细胞,检测PPARγ是否使报告基因表达。再用启动子截短试验、结合位点的核苷酸点突变结合Gel mobility shift和荧光报告试验确定与Vaspin启动子结合的位点。 【实验内容】 首先在3T3-L1 细胞诱导分化过程的第0、2、4、6、8天,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PARγ与Vaspin的蛋白表达谱。再PCR扩增小鼠Vaspin 启动子-1200bp的DNA序列,用Cloning方法构建Vaspin启动子-PGL3质粒和PPARγ-pcDNA3.1(+)真核载体,转染入293细胞中,检测PPARγ能否使报告基因表达,再分别加入PPARγ激动剂和抑制剂,检测报告基因表达是否增加和减少。再用启动子截短试验,确定PPARγ与Vaspin启动子结合的位置区间。最后利用结合位点的核苷酸点突变结合Gel mobility shift和荧光报告试验确定PPARγ与Vaspin启动子结合的位点。 【材料】 3T3-L1细胞,293细胞,小鼠全基因,PGL3质粒,pcDNA3.1(+)质粒,PPARγ激动剂,PPARγ抑制剂。 【可行性】 文献提示PPARγ可能对Vaspin的表达起促进作用。实验平台为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备优良齐全。所需的各项实验技术和材料均已得到成熟广泛的应用。指导教师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方面研究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具备优良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水平。 【创新性】 目前国内外无任何研究证实PPARγ对Vaspin的表达有直接促进作用,也无相关机制的报道。本实验成果不仅是Vaspin表达机制的新发现,还是对PPARγ功能的新补充,能够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的膜受体蛋白浓度、酸碱度、温度、血清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以减少应用中的误差。方法固定标记配基[3H]QNB浓度,分别改变各种因素进行结合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膜受体蛋白浓度,不同反应体系酸碱度、温度和血清等对受体结合实验有影响,特异性结合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必须选择简单、经济和易于掌握的实验条件,减少实验误差,使神经递质及药物含量测定准确,达到临床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得萍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05-1206
探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从教师对实验改革的认识度、实验教材的建设、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方面,阐述了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从规范教学过程、更新实验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综合评价、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技能教育为主干,以医德品质培养为核心,将实验科学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授予学生,使学生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涵养,构建合适医学高职教育特点的新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医学物理学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实例介绍了Flash技术可以灵活运用于物理现象的模拟、物理过程的复现、物理原理的解释以及模拟演示实验等内容的教学中。指出将Flash技术应用于教学,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性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很重要的作用。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并分析、总结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成功经验与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完善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医学图像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验教学内容多、图像处理的许多算法都需要借助软件进行直观演示.文章针对该课程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Matlab平台,设计开发了<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演示实验,还可以辅助理论教学,便于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16.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探索与虚拟实验室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洁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89-490
针对医学信息类本科专业"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现状,对实验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开发了相应的虚拟实验室软件。实践证明,虚拟实验室既能节省了实验室投资,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学实验是与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基础课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医学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进行反思,以提高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供教师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PBL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核评估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具有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加重学习负担,教学规范难以控制,学习效果两极分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疾病谱的变化,作为医学的重要基础课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从修订教学大纲、紧密联系当前疾病的流行趋势、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及开设实验教学周等方面进行了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开设第二课堂对微生物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以形态实验教学为基础,通过对现有实验教学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重新整合现有资源,协调各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优势互补,使实验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