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营养性疾病     
891546 日托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追踪观察 /康丽艳…∥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9,18(3).-197~201 为探讨1~6岁日托儿童每日食物摄入量及营养素供给量,以膳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及实验检查为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幼儿园的200名小儿进行4年追踪观察,将身高、体重测量结果描绘在评价图上,并与上海、美国资料作对比,结果提示此组儿童营养状况群休评价优于上海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淮,认为1~6岁儿童如热量摄入充足(达目前供给量标准的90%),动物蛋白的来源又达到蛋白质摄入总量的一半以上,则蛋白质供给量似可适当  相似文献   

2.
儿童保健     
8740748 两个全托机构儿童营养状况随访观察/杨培云…//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1~3对入托的1.5~3岁100名儿童膳食,随访4年结果表明,各年龄组热能摄入量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0%以上,蛋白质摄入量4~7岁儿童超过供给量标准80%,而3岁以内儿童依次减低。然其生长正常,未见明显营养缺乏症。因此认为1~3岁儿童,如热能摄入充足,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又达到蛋白质摄入总量的一半,则蛋白  相似文献   

3.
《临床儿科杂志》2020,38(6):480
正维生素B_(12)又称钴胺素,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素食者或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人群可能缺乏维生素B_(12)。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儿童的神经发育水平与维生素B_(12)营养状况有关。一项尼泊尔的研究发现,儿童5岁时的社会感知以及视觉空间能力的发展与其婴儿期的维生素B_(12)营养状况呈正相关。在印度12~18月龄幼儿中,维生素B_(12)缺乏幼儿的精神运动和心理发育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学前儿童的矿物质摄入情况,我们于1993年1月选择上海1所全托幼儿园进行了营养调查,以期全面地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学前儿童中矿物质摄入的情况。对汉及方法一、对象按随机整群抽洋的原则选取上海市杨浦区1所全托幼儿园,对131名3岁~6岁的幼儿进行调查。其中3岁~21例,4岁~57例,5~6岁53例。该幼儿园的营养及卫生状况在上海属中等水平。rt、方法1.膳食调查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3天。准确称取每日实际摄入的各种食物量,统计就餐人数。按食物成分表计算人均每日摄入的各种营养素量。参照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10月修订的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12岁印度尼西亚儿童牛奶摄入与乳糖吸收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部随机选取的营养状况良好的174名3~12岁健康儿童,包括72名3~5岁儿童和102名6~12岁儿童。结果 3~5岁儿童乳糖吸收不良患病率为20.8%(15/72),6~12岁儿童乳糖吸收不良患病率为35.3%(36/102)。牛奶或乳制品摄入与乳糖吸收不良之间无显著关联性(P0.05)。在氢呼气试验中,51例乳糖吸收不良儿童主要表现为腹泻(62%)、腹痛(52%)和恶心(5%)。结论 3~12岁印度尼西亚儿童牛奶摄入和乳糖吸收不良无关联,这提示遗传易感性可能比乳糖摄入的适应机制更重要。[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 (10):975-980]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探讨饮食营养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河南18个地市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抽样,以WHO推荐使用的Z评分和多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评价营养状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儿童出生时的情况、喂养方法、辅食添加的种类及时间,通过问卷了解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结果 2 060名学龄前儿章低体质量、生长迟缓发生率分别为4.18%、3.06%,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82%、1.5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体质量增长相关的因素有每天餐次、每餐餐量、喜吃甜点零食及进食动物性食品和含碳水化合物丰富食物;而与身高增长相关的因素有每餐餐量、每天餐次、进食动物性食品及乳类食品.结论 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需高度重视,对不同年龄儿童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给予科学营养.  相似文献   

7.
营养性疾病     
267 972049青藏铁路幼儿园营养状况调查/万海英…//铁道医学一1996,24(4)一254 调查对象为格尔本、德令哈、柯柯三大地区164名3一6岁学龄前儿童。结果:①膳食调查:格尔本地区热量供应不足,柯柯地区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三大地区钙和VitC摄入严重不足,三大营养素分配比较合理,而优质蛋白摄入量较少。②3一6岁四个年龄组贫血发生率较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贫血发生率也渐低。③3一5岁组身高、体重、上臂围达到国家参考标准,仅6岁组身高、体重低于参考标准。(杜树民) ,72050太原市幼儿园4一5岁儿童营养调查/都萍…//山西医药…  相似文献   

8.
4~12个月中国婴儿能量摄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SH  Li HQ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620-623
目的以体重增长值(△WAZ)在±0.67之间为依据研究4~12个月婴儿能量摄入、乳类摄入产能与其他食物产能比,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04年11月-200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个月龄132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至12月龄。分A组(4~5月龄组)、B组(6~8月龄组)、C组(9~12月龄组)。两名专业人员负责体格测量。若△WAZ〈-0.67则终止随访。食物称重与食物记录法计算每日食物摄入情况。结果各组婴儿体格发育良好,△WAZ在-0.67~0.67时婴儿平均食物摄入量为119~128g/(kg·d);A、B、C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82、2.76、3.52g/(kg·d);乳类摄入分别是总能量的93%、64%、56%;平均乳类摄入量为750~900g/d;平均能量摄入分别为83.9、81.6、85.8kcal/(kg·d),接近世界卫生组织2003标准,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能量密度为0.6~0.8kcal/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摄入量、能量密度是影响能量摄入的主要因素。结论(1)本组4~12月龄婴儿能量摄入为82~86kcal/(kg·d)时婴儿体格发育正常;(2)4~12月龄婴儿期乳类摄入量达750~900g/d可满足婴儿大部分能量、蛋白质需要;(3)食物摄入量和能量密度是影响婴儿能量摄入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婴儿食物能量密度以0.6~0.8kcal/g为宜。  相似文献   

9.
重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铁、维生素A、碘缺乏是由单一微量营养素失衡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是世界范围的影响儿童健康的3个微量营养素缺乏.维生素A与碘缺乏可通过调整食物结构或强化食物预防.而发生铁缺乏的原因较多,食物、身体因素影响铁的生物活性和铁的吸收,铁的摄入量往往不能代表机体铁营养状况.铁摄入不足发展为缺铁性贫血需数周至数月.  相似文献   

10.
国外儿童生长发育、营养指南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适宜生长监测应包括定期测量体质量、身长,并评价其生长速度,有助于鉴别儿童矮小、消瘦、超重等,以便及时干预;体质量指数(BMI)/age不是诊断工具,但可筛查体脂肪不正常积聚的儿童。2003年泛美卫生组织(PAHO)/WHO提出纯母乳喂养婴儿的10项原则中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引入其他食物,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婴儿6个月左右逐渐引入富含铁的食物,以补充母乳不足,但不增加总能量的摄入和改变生长速度;纯母乳喂养婴儿2月龄后开始补充维生素(Vit)D至少200IU/d;人工喂养婴儿、儿童、青少年摄入配方奶量或VitD强化奶达500mL/d可满足VitD需要,否则亦应补充VitD至少200IU/d;有过敏高危史的婴儿应纯母乳喂养或喂低敏配方奶粉,或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补充喂养;这些婴儿6个月后引入固体食物,1岁后食用其他奶制品,2岁后食用鸡蛋,3岁后食用花生、坚果、鱼等食物;纯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始补充铁;9~12月龄婴儿进行贫血筛查,增加1~5岁高危儿童的贫血筛查。  相似文献   

11.
12.
胶原成分在儿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柴青  丁洁  张英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4):208-211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系膜区胶原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观察了30例轻度MsPGN肾穿刺活组织标本和正常的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及其α链(α1、α3、α5链)、Ⅵ型胶原及Ⅰ型胶原的变化。结果(1)正常肾脏组织中,Ⅳ型胶原及其α1(Ⅳ)链分布于系膜区和基底膜,α3(Ⅳ)、α5(Ⅳ)链分布于基底膜,Ⅵ型胶原分布于系膜区、肾小球基底膜和间质,Ⅰ型胶原仅分布于肾间质。(2)在轻度MsPGN时,系膜区内Ⅳ型胶原及其α1链、Ⅵ型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多(P<0.01);当系膜区系膜细胞超过4个时,Ⅰ型胶原开始在肾小球内出现,且在硬化肾小球内Ⅰ型胶原均呈阳性;α3(Ⅳ)、α5(Ⅳ)链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硬化肾小球α3(Ⅳ)、α5(Ⅳ)染色呈阳性。结论系膜区胶原成分增多可先于系膜细胞增生,并随系膜细胞增生而增多,间质胶原成分Ⅰ型胶原,不但出现于硬化肾小球内,而且出现于系膜细胞增生较重时  相似文献   

13.
14.
15.
Aim: To investigate mothers’ perceptions of breastfeeding and influences from their social network.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Mangochi district, Malawi where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157 rural and 192 semi‐urban mother–infant pairs were obtain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mothers who thought that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should last for 6 months and those who reported to have actually exclusively breastfed were 40.1% and 7.5% respectively. Of those who reported practising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for 6 months, 77.5% stated that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should last for 6 months. This opinion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giving birth in a Baby‐Friendly facility, OR = 5.22; 95% CI (1.92–14.16). Among the mothers who thought that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should last for less than 6 months, 43.9% reported having been influenced in their opinion by health workers. Infant crying was the most common (62.4%) reason for stopping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positive impact health workers can have, as well as the need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benefit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mong both health workers and mothers. Furthermore, continued counselling of mothers on how to deal with stressful infant behaviour such as crying may assist to prolong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相似文献   

16.
17.
Zhao SY  Qian SY  Xu XW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29-732
近些年,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不仅成为学龄儿童CAP的常见病原,而且3岁以下感染者也屡见报告,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在国内许多城市出现,嗜肺军团菌可能是小儿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之一的事实也再次为儿科临床所认识;新型病毒如C型鼻病毒、多瘤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在国内也已有文献报道;细菌方面,肺炎链球菌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和脓胸增多,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肺炎并脓毒症病例在国内儿童出现,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婴幼儿CAP增多.  相似文献   

18.
Forty children with symptomatic intestinal amoebiasis were treated with tinidazole in a single dose of 50 mg/kg for 3 consecutive days. A cure rate of 97% was obtained. Tinidazole was tolerated well in children and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new amoebicidal drug.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