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血浆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72例女性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测定Lp(a)、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血浆浓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中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血浆Lp(a)水平在冠状动脉闭塞及多支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结论:女性血浆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程度及范围有关,是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性别血浆脂蛋白(a)[Lp(a)]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男女患者分别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并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比较各组Lp(a)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4组不同病变的Lp(a)浓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多支病变组与0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P<0.01,男性P<0.05。绝经后女性Lp(a)水平高于绝经前,P<0.05。结论:在中国,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且女性和男性都存在。女性绝经后血浆Lp(a)浓度升高,血浆Lp(a)浓度受性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因胸痛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6例,男性132例,女性7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检测入院时血浆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依据心肌梗死定义分为心绞痛组(AP组)(n=100)和AMI组(n=106),依据AMI冠脉造影结果AMI组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n=8)、双支血管病变组(n=33)、三支血管病变组(n=65),依据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进一步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 AMI组血浆Lp(a)水平较AP组升高[(332.67±228.33)mg/L vs.(125.41±90.7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Lp(a)300 mmol/L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高于Lp(a)300 mmol/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了糖尿病史,高脂血症,饮酒等危险因素后,Lp(a)水平与AMI具有相关性(OR=1.011,P=0.000);血浆Lp(a)水平在AMI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未见差异;血浆LP(a)与Gensini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392,P0.01)。结论血浆Lp(a)水平、高血压、吸烟是AMI的危险因素。血浆Lp(a)与AMI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冠脉病变范围无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脂蛋白a[Lp(a)]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即使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高Lp(a)水平仍然会增加ASCVD的风险。该文从Lp(a)及其致病机制、Lp(a)水平与ASCVD的关系、高Lp(a)血症的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的206例研究对象分组比较各CHD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组与对照组及组间血浆Fg、Lp(a)、hs-CRP水平差异。结果 Fg、Lp(a)、hs-CRP水平与CHD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脂蛋白(Lp)(a)是一种独特的血浆脂蛋白大分子复合物,由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样微粒通过载脂蛋白(Apo)B100与Apo(a)由一个二硫键交链在一起。它于1963年由挪威学者Berg~([1])首先发现并命名报道后,有多项研究相继证实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Lp(a)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就如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  相似文献   

7.
流行病学研究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血浆中脂蛋白a [Lp(a)]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对于Lp(a)诱导支架内再狭窄的直接证据仍缺乏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但目前研究表明Lp(a)可通过促进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及血管内膜增生影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现就Lp(a)的生物学特性、有关Lp(a)诱导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针对Lp(a)的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浆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水平在冠心病患者的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498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稳定型心绞痛2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4例,心肌梗死10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50例。同时以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浆中Lp(a),apoAI,apo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Lp(a)、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血中Lp(a)、apoB逐步上升,两者呈正相关,r=0.4596,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个独立的致冠心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血浆脂质、内皮素水平、冠状动脉疾病 (CAD)严重性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性。方法 对 2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人及 10 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载脂蛋白B (apoB) ,脂蛋白a[Lp(a) ]及血浆内皮素 (ET)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 CAD组血浆TC、TG、LDL c、apoB、Lp(a)、ET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HDL 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CAD三支病变者 ,apoB、Lp(a)水平显著高于CAD单支病变者 (P <0 0 5 ) ;重度病变组E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 (P <0 0 5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 ,狭窄评分越高 ,apoB、Lp(a)、ET的浓度越高。结论 血浆TC、TG、HDL c、LDL c、apoB、Lp(a)、ET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有关 ;Lp(a)和E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apoB和Lp(a)及ET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对冠状动脉病疾发病预测和严重性判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63年Kare Berg等[1]在北欧人群中发现了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构相似的血浆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近几十年,各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关于Lp(a)结构、功能、基因表达以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并指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各类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血清Lp(a)是一个独立于其他脂类参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2],其浓度水平的  相似文献   

11.
脂蛋白(a)[L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蛋白颗粒,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均显示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潜在性危险因素。大量国内外研究提示,Lp(a)与冠心病、脑卒中、主动脉钙化狭窄等疾病密切相关,但Lp(a)作为危险因素的临床界值、Lp(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危险因素关系、Lp(a)的治疗方案等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目前关于Lp(a)的临床研究、争议、治疗方案及新兴疗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支持脂蛋白(a)[Lp(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尚存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脂蛋白a(Lp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结构为LDL中的Apo B-100通过二硫键与1~2个Apo(a)联接而成.80年代末以来,人们研究发现Lp(a)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为探讨Lp(a)与主动脉和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本文用回顾性方法对照比较了243例老年男性者CT所见的冠状动脉钙化和X线胸片和/或B超发现的胸,腹主动脉钙化与Lp(a)的关系.发现Lp(a)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钙化明显相关,而与主动脉钙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及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的相关性,了解Lp(a)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8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和(或)主干病变组。多组间两两血浆Lp(a)浓度及Gensini积分比较采用LSD-t检验进行分析;Lp(a)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选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4组间Lp(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三支组和(或)主干病变组Lp(a)浓度与Gensini积分有弱相关性(Sr=0.281,P=0.042)。结论在严重冠脉病变患者中Lp(a)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与纤维蛋白原(Fig)及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102例AMI患者检测血脂和Fig,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按血浆Lp(a)浓度分为高Lp(a)组(≥300 mg/L)和低Lp(a)组(<300 mg/L),比较两组血浆Fig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结果 Lp(a)与Fig、冠脉狭窄分数、有明显相关性(P<0.01).高Lp(a)组的Fig水平、冠脉狭窄分数、梗死相关血管的残余狭窄程度、血管闭塞率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5),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评分明显低于低Lp(a)组(P<0.05).结论 血浆Lp(a)升高的AMI患者,其Fig水平也异常升高,冠状动脉狭窄分数增加,IRA的残余狭窄程度加重,血流速度缓慢,血管闭塞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10):910-9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65岁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值;根据Lp(a)水平筛选血清Lp(a)正常组(0~300 mg/L)及血清Lp(a)升高组(300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Lp(a)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致炎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Lp(a)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炎性标志物明显相关。结论:血清Lp(a)可能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参与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炎症失衡。  相似文献   

17.
阿昔莫司和阿托伐他汀对血浆脂蛋白(a)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对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血浆Lp(a)水平>300 mg/L的患者213例随机分为阿昔莫司治疗组(n=100),给予阿昔莫司250 mg,2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113),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服药前及服药第4 w和第8 w后监测血浆Lp(a)的血浆水平。结果:服药后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的血浆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P>0.05)。服药4 w后,阿昔莫司组Lp(a)水平降至(410.00±130.00)mg/L,较服药前下降12.77%;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降至(460.00±130.00)mg/L,较服药前下降4.17%;2组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服药8周后,阿昔莫司组Lp(a)水平平均降至(370.00±120.00)mg/L,较服药前下降21.28%;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降至(440.00±120.00)mg/L,较服药前下降8.33%;2组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阿昔莫司降Lp(a)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脂蛋白(a)[Lp(a)]由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组成。Lp(a)的血浆浓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与其基因多态性相关,具有个体及种族差异。Lp(a)有促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其血浆浓度与冠心病(CHD)密切相关,是AS及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烟酸缓释制剂是目前治疗高Lp(a)血症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a)[Lp(a)]由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组成.Lp(a)的血浆浓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与其基因多态性相关,具有个体及种族差异.Lp(a)有促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其血浆浓度与冠心病(CHD)密切相关,是AS及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烟酸缓释制剂是目前治疗高Lp(a)血症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对α-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作者认为血浆α-脂蛋白[Lp(α)]含量超过30mg/dl(0.3g/L,1g/L=100mg/d1)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主危险因素,但对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ADMC)病人血浆Lp(α)含量还研究的很少。本文旨在研究血浆Lp(α)含量与ADMC病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损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