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株耐热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1株引起特殊皮肤肉芽肿损害的红色毛癣菌菌株的真菌学特点及其基因序列的变化。方法 常规真菌学鉴定法和使用PCR方法测定菌株的核糖体保守区及非转录区(NTS)内trs-1区基因序列。结果 耐热菌株经真菌学鉴定及核糖体保守区基因序列测定均证实为红色毛癣菌,但其核糖体基因非转录区(NTS)内trs-1(串联重复亚单位)区基因序列测定显示有明显的不同。结论 核糖体基因NTS区内trs-1区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的解释为此株耐热红色毛癣菌为红色毛癣菌的一个同型变种,这一变种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能导致特殊的皮肤损害;亦或为菌株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发生的基因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红色毛癣菌表型的稳定性,所有菌株采用沙堡琼脂试管培养基(SDA)培养。菌株鉴定及分型依据菌落的特征及色素,大小分生孢子的形态,尿素酶试验和毛发穿孔试验。对近期临床分离的10株红色毛癣菌和1株标准株,间隔4周传代1次,共传4次。207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4个表型,其中绒毛型占首位(45.4%),沟纹型(24.1%),羊毛型(20.8%),粉末型(9.7%),未见颗粒型。保存1年后207株有54株发生形态变异,变异率为26.1%,沟纹型变异最小,相对稳定。11株红色毛癣菌传代后菌落形态或色素发生变异。红色毛癣菌表型不稳定,保存和传代后的菌落形态或产色均易发生变异;沟纹型变异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随机引物PCR法和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以CTAB法提取DNA。随机引物为OPAA11[5-′ACCCGACCTG-3′],印迹法以NS5和ITS4(真菌的特异性引物)为引物,以红色毛癣菌的标准株为模板,扩增出rDNA的部分18S区、ITSⅠ区、5.8S区和ITSⅡ区为探针,并用随机引物法将探针用P32标记,与EcoRⅠ酶切的基因组DNA杂交。结果①AP-PCR法:红色毛癣菌扩增的主要带型是2.2,1.7,1.3,0.9,0.7 kb,所试红色毛癣菌传代前后扩增带型均无变化。②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原代(1代)与传代后的(2,3,4代)杂交带型一致,11株红色毛癣菌均表现为3条带,分两型(分子量分别为2.4,3.9,5.9 kb和2.4,4.4,6.5 kb)。结论红色毛癣菌基因型稳定。  相似文献   

4.
真菌病     
20042745 一株耐热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章强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8).-443~445用常规真菌学鉴定法、PCR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引起皮肤肉芽肿损害的红色毛癣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红色毛癣菌相比,耐热菌株在常规真菌鉴定及核糖体保守区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相同,但核糖体基因非转录区(NTS)内trs-1(串联重复亚单位)区基因序列测定有明显的不同。提示耐热株为红色毛癣菌的一个有较强侵袭力的同型变种,能导致特殊的皮肤损害,该变异可能是菌株为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图1参12 (张江安)20042746 任…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红色毛癣菌菌落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与感染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138株,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红色毛癣菌进行表型分型,利用红色毛癣菌特异性引物扩增TRS-1区重复序列进行种内基因分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感染部位的相关性。结果:138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3种菌落表型:绒毛型、沟纹型和粉末型;分离出5型基因型,其中Type1 64株,Type2 18株,Type3 19株,Type4 12株,Type5 25株。红色毛癣菌的表型和基因型与感染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红色毛癣菌的菌落表型与基因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菌株来源有关而与感染部位无关,可为判断复发和再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真菌病患者多部位红色毛癣菌感染分离株基因型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扩增红色毛癣菌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中TRS1片段,并用随机引物OPAA11随机扩增DNA,检测基因多态性。比较同一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株的基因型差异。结果 共分离30株红色毛癣菌,按照PCR扩增TRS1区指纹图分为5型,随机引物OPAA11扩增指纹图分为11型,基因型分布与感染部位关系不大。在10例受试患者中,PCR扩增TRS1区显示,7例不同感染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基因型有差异;随机引物OPAA11扩增显示,8例不同感染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基因型有差异。结论 甲真菌病患者不同部位红色毛癣菌感染可能为不同菌株引起,提示部分甲真菌病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存在不同菌株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不同部位菌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和分析从一例多发性皮肤癣菌病患者6个患病部位分离的菌种和菌株相关性。方法 6个部位的分离株先用形态学和生化方法鉴定,再用PCR扩增ITS(内转录间隔区)经序列分析证实全为红色毛癣菌。利用红色毛癣菌特异的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串联重复亚单位1和2(Trs-1/Trs-2)的PCR扩增产物判断6菌株基因结构的异同。结果 RAPD可将6株红色毛癣菌分为5个带型。Trs-1扩增产物可将6株菌分为3个带型,并能区分RAPD未能区分的菌株。结论 用RAPD、Trs-1/Trs-2的PCR扩增发现此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6个感染部位的菌株均不相同,提示同一患者感染的多源性和多克隆性。  相似文献   

8.
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红色毛癣菌种内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且可重复的方法应用于红色毛癣菌的菌株区分。方法 PCR扩增20株红色毛癣菌核糖体基因的非转录间隔区内的两个串联重复亚单位trs-1,trs-2,克隆两段PCR产物,用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载体进行目的基因测序。结果 特异性扩增trs-1和trs-2区产生菌株特征的条带图,两个串联重复亚单位的基因测序结果说明了PCR指纹图差异的原因。结论 这种PCR方法产生的特征性的指纹图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分子分型方法,可应用于红色毛癣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红色毛癣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检出率在30%以上[1],传统的表型分型法将其分为五型,但是,由于红色毛癣菌大多数为不典型株,而且传代过程中表型特征可发生转变或丧失,因此,表型分型的不稳定性导致它不能准确反映红色毛癣菌的遗传特征。我们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法对46株分别从广州、香港、雅加达(印尼)3个城市浅部真菌感染患者获得的红色毛癣菌进行DNA分型,对三地红色毛癣菌的表型特征与基因型别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红色毛癣菌足癣复发后致病菌株基因型的变化。方法:对39例红色毛癣菌足癣复发后进行红色毛癣菌核糖体保守区(部分5.8s和ITS-2)和非转录间隔区(NTS)内的两个重复亚单位(TRS-1,TRS-2)进行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结果:39株红色毛癣菌复发前后和标准株保守区基因序列测定比较,同源性均达99%,均为红色毛癣菌;(NTS)内的两个重复亚单位(TRS-1,TRS-2)基因序列测定比较,其中3株菌TRS-1区存在个别碱基突变,3株TRS-1区存在重复序列拷贝数变异,1株菌TRS-2区存在个别碱基突变。结论:复发后的红色毛癣菌基因型基本稳定,说明足癣复发大部分与原浅表真菌复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1例Majocchi肉芽肿,对其病原菌红色毛癣菌变种raubitschekii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学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其深在感染与浅表皮肤感染的关系.方法 进行临床和病理检查,真菌镜检和培养,尿素酶试验,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分析.对来源于该患者病变趾甲及组织的菌株及7株红色毛癣菌的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串联重复亚单位1(TRS-1区)进行PCR.结果 48岁女性患者,背部、臀部、大腿出现红色丘疹、结节2个月.9个月前曾行肝移植术,甲癣病史3年,术后加重.经病理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Majocchi肉芽肿.足趾甲和组织真菌培养菌落和显微镜下形态、尿素酶试验阳性,结合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变种raubitschekii.TRS-1区扩增后显示,病变趾甲和组织来源的菌株基因型完全一致,与其余临床分离株有差异.结论 NTS区的TRS-1区显示基因多态性,病变趾甲和组织基因型完全一致,提示两者来源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道1例Majocchi肉芽肿,对其病原菌红色毛癣菌变种raubitschekii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学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其深在感染与浅表皮肤感染的关系。方法 进行临床和病理检查,真菌镜检和培养,尿素酶试验,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分析。对来源于该患者病变趾甲及组织的菌株及7株红色毛癣菌的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串联重复亚单位1(TRS-1区)进行PCR。 结果 48岁女性患者,背部、臀部、大腿出现红色丘疹、结节2个月。9个月前曾行肝移植术,甲癣病史3年,术后加重。经病理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Majocchi肉芽肿。足趾甲和组织真菌培养菌落和显微镜下形态、尿素酶试验阳性,结合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变种raubitschekii。TRS-1区扩增后显示,病变趾甲和组织来源的菌株基因型完全一致,与其余临床分离株有差异。结论 NTS区的TRS-1区显示基因多态性,病变趾甲和组织基因型完全一致,提示两者来源相同。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We have focused on the DNA topoisomerase II genes of several pathogenic fungi, and develop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methods targeting this gene for identification of dermatophyte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CR-based identification for an etiologic study of dermatophytosis, by testing these PCR and PCR-RFLP methods for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fifty-six dermatophyte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305 patients with tinea, and their genomic DNA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for the PCR using primer mixes (PsT, PsME, dPsD1 or dPsD2) composed of gene-specific primers for identification of dermatophytes to the species level. The genomic DNAs of Trichophyton rubrum were further subjected to subrepeat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nontranscribed spacer (NTS) of ribosomal DNA (rDNA). RESULTS: In this study, six dermatophyte species (T. rubrum,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Trichophyton tonsurans, Microsporum canis, Microsporum gypseum, and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were obtained. In all cases, the identific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PCR and PCR-RFLP targeting the DNA topoisomerase II gene coincided with those from the conventional morphological features-base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CR-based identification was found to be a colony of approximately 3mm in diameter. Furthermore, T. rubrum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17 types) on the basis of the sizes and numbers of the products generated from the TRS-1 region, and three types from the TRS-2 region. CONCLUSION: The PCR and PCR-RFLP targeting the DNA topoisomerase II gene were rapid, stable, and reproducible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dermatophytes, and thus are convenient tools for an etiologic study of dermatophytosis.  相似文献   

14.
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侵犯部位及其来源地区的相关性.方法 基因分型采用ITS区域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表型分型采用传统方法.结果 所试49株红色毛癣菌(南京21株、大连26株、北京2株)分为20型(A-T型),其中A型9株均为大连株;B型9株中7株为南京株;C型6株均为南京株.5种表型除颗粒型外其他4型均有A型,17株绒毛型和7株沟纹型B型占居首位,6株羊毛型和17株粉末型A型占居首位.分离自甲癣的21株以C型为主;股癣10株和体癣6株以A型为主;足癣8株,B型占居首位;头癣4株G型占居首位.结论 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侵犯部位及其来源地区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两足一手型手足癣致病菌种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两足一手型手足癣患者致病菌种红色毛癣菌进行菌株水平的基因型分析,通过手足间菌株基因型异同推测手足间菌株传染途径。方法扩增红色毛癣菌NTS区的串联重复系列TRS-1区,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分析了229株红色毛癣菌,包括从63例两足一手型手足癣患者手足部位分离到173株红色毛癣菌和15例两足两手型手足癣患者手足部获得56株红色毛癣菌。两组中,80%以上的患者手足部位菌株基因型相同,且两组患者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足一手型手足癣患者手部菌株主要来自其感染的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