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497例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问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乳腺癌中nm23阳性率为67.2%;(2)nm23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相关性。结论:(1)原发性乳腺癌中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2)在临床中对nm23进行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尤其是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协助制定术后治疗方案。(3)nm23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该基因表达的检测作为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可用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拟定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m 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nm2 3基因产物核苷三磷酸激酶 (NDPK )检测。结果 :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 ,癌组织nm2 3表达下降 (P <0 0 5 ) ,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nm 2 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2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m23阳性表达率为45.18%,过表达率为26.51%;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P〈0.01);nm23蛋白表达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为低(P〈0.01);nm23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过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关系,是一良好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c-erbB-2、p53和nm23-H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卓建红  谢群  郑绍光 《广西医学》2002,24(2):165-167
目的 :探讨 c-erb B-2、p5 3和 nm2 3-H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6 1例乳腺癌。结果 :1c-erb B-2、 p5 3、 nm2 3-H1在乳腺癌阳性表达比分别为 2 5 /6 1、 2 2 /6 1、 31/6 1。 2 c-erb B-2在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最高 ( 2 4/48)、 p5 3在髓样癌表达最高 ( 2 /3) ,nm 2 3-H1在导管内癌表达最高 ( 4 /5 )。 3c-erb B-2、 p5 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 ( χ2 =14 .45 2 ,P <0 .0 1;χ2 =14 .75 1,P <0 .0 1) ,nm2 3-H1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最少(χ2 =14 .45 2 ,P <0 .0 1)。三种蛋白表达均与病人年龄、肿瘤体积大小无关 (χ2 =0 .42 9,P >0 .0 5 ;χ2 =3.178,P >0 .0 5 )。c-erb B-2、 p5 3过表达与 nm2 3-H1低表达有关。结论 :本资料显示出 c-erb B-2基因扩增与 p5 3基因突变对 nm2 3-H1基因失活有一定影响 ,三种蛋白表达对乳腺癌诊断、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讨nm23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我院1998~2008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69例,其nm23及c-erbB-2的表达,分析2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转移的关系.结果 26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nm23、c-erbB-2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与阴性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rbB-2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预后较差.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呈负相关,c-erbB-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nm23的过表达对阻抑淋巴结转移起着重要作用,与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Caveolin-1及nm23蛋白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乳腺癌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aveolin-1及nm2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Caveolin-1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653,P<0.01)。Caveolin-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Caveolin-1及nm23表达缺失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以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nm23的缺失可能下调Caveolin-1的活性,联合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iNOS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癌蛋白(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iNOS和c—erbB-2检测。结果iNOS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和52.7%。iNOS和c—erbB-2高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0.01)。iNOS表达与c—erbB-2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iNOS和c—erbB-2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Fascin-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例乳腺癌及其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Fascin-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28),Fascin-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浸润型导管癌组织分级密切相关(P<0.05)。随着乳腺癌肿瘤直径的增大、临床分期的增高,乳腺癌组织中Fascin-1的表达阳性率也随之增高;且有淋巴结转移者的Fascin-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2)。结论 Fascin-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Fascin-1;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MSH2和VEGF在乳腺癌(B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B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BC组织与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SH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hMSH2和VEGF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hMSH2和VEGF的表达与BC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hMSH2和VEGF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 2、nm2 3蛋白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HE染色 ,对C -erbB - 2、nm2 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5 7例原发性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 32例 ,转移率为 5 6 .1% ,其中C -erbB - 2阳性表达者 ,淋巴结转移的百分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 (P <0 .0 5 ) ,呈正相关 ,而nm2 3则以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 (P <0 .0 5 ) ,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 2、nm2 3检测不仅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且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且对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预后的估计确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nm2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而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ki67的表达水平与nm23呈正相关(P〈0.01)。结论 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ki67的表达水平与nm23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基因在8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8例乳腺癌组织中46例nm23-H1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2.3%,nm23-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H1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行为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中的表达,以探讨EGFR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缄化S-P法以抗EGFRPcAb对42例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标记。结果:42例乳腺癌标本中,19例病理Ⅲ级的EGFR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23例病理Ⅰ-Ⅱ级的39.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6例EGFR阳性率为69.2%,高于无转移的16例(31.3%);雌激素受体阳性(ER^+(  相似文献   

14.
纤维粘连蛋白、组织蛋白酶D、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癌巢周围基底膜FN,Cath-D及nm2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作FN,Carth-D及nm23染色,结果:癌巢周围基底膜FN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nm23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癌细胞Cath-D表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组织和 1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c erbB 2表达情况。结果 本实验中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率为 6 7.5 0 % ,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为 30 .0 0 %。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乳腺癌组织中 2 2例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86 .36 % ;1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4 4 .4 4 %。两组阳性表达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 erbB 2的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常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7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中nm23-H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1.72%,nm23-H1表达与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nm23-H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ER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nm23-H1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nm23-H1蛋白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进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54例乳腺癌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26/54)、53.7%(29/54)、72.2%(39/54)。ER、PR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与c-erbB-2表达一致率为46.3%(25/54),表达不一致率为27.8%(15/54),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联合检测ER、PR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黄耀  李岩松  谢谦 《广东医学》1999,20(1):27-28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2例不同进展期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结果 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nm23低表达者(P〈0.05);组织学分型中非浸润乳腺癌nm2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癌(P〈0.05);nm23表达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关系;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的表达水平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wist2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6例纤维腺瘤和55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twist2表达的情况。结果(1)在乳腺正常组织、纤维腺瘤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twist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0/20)、16.6%(1/6)、72.8%(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浸润性癌中twist 2的阳性表达与年龄(P=0.619)、肿瘤组织学类型(P=0.655)无相关性,与临床分期(P=0.017)、淋巴结转移(P=0.030)密切相关。结论 twist2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STAT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及90例乳腺癌组织中STAT5的表达情况,分析STAT5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 STAT5在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STAT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66/90),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根治术后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80/90)、80.0%(72/90),STAT5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其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