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与外界相通,是呼吸的门户,是全身疾病最高的发病部位,随着社会发展,空气污染等原因,鼻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刺激这些部位可以防治疾病。应用耳穴治疗鼻病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而具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最近几年应用耳穴治疗鼻部常见疾病的取穴、具体治疗方法、疗效标准、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在《耳穴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耳穴分布规律,结合临床实验论证,将耳廓划分为十三个区域,据此测定相应压痛点治疗疾病,是有利于施行方案的措施之一。所绘脏腑经络耳穴图,突出了脏腑经络与耳穴的整体联系。  相似文献   

3.
尤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9):1072-1072
麦粒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之分,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部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疾病初起较轻,眼睑皮肤微有红肿痒痛,继则形成局限性硬结,形如麦粒,按之疼痛。炎症初期耳穴贴压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笔者运用耳穴贴压治疗麦粒肿,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耳穴划痕疗法,是使用手术刀具划破与疾病相对应的耳穴,使耳穴在短时间内迅速出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嗅觉减退等邪毒痹阻之证,疗效显著。本研究结合临床验案,阐述了耳穴划痕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并综合分析耳穴划痕疗法治疗嗅觉失灵症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即指心是主宰人体五脏六腑的重要器官。心脏的疾病,可以在人体的手足等地方显露出痕迹,临床上便可根据这些征兆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现介绍一下利用按摩、贴敷药物等手段,在人体的手、足、耳等特定部位对心脏疾病进行诊疗的具体办法。心脏疾病的手部表现有:如手掌色红或紫,指掌浮肿,按之绵软,为心脾气虚,痰浊  相似文献   

6.
耳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一个能反应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独特微观世界.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发生疾病时,在耳廓相应的部位上会呈现各种不同的阳性反应.耳穴因此而整理归纳出来,在治疗上,迄今为止耳穴治疗疾病已达200余种,病种遍及各科.  相似文献   

7.
<正> 腰腿痛为海员常见病多发病。我们根据祖国医学“治寒以热,标本兼治”的原理,采用耳穴针,结合局部远红外线理疗,疏导气血,温经通络,活血化瘀,驱除风寒湿之邪,以达到解痉、消肿、止痛的功效。我们在远航中治疗海员腰腿痛19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方法:耳穴区皮肤常规消毒,以耳穴探测仪或针柄选准腰椎、骶椎、腰痛点、神门、肾、肾上腺各穴位,每次选用3个,用摄子持针,将针掀好,并用小块胶布固定,嘱患者早晚进行掀按,每针10~20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前耳穴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20年国内外耳穴诊断技术的相关文献,并从传统耳穴诊断技术、近年新技术和国外的耳穴诊断技术这3方面分析总结目前耳穴诊断方式和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利弊。结果:目前国内耳穴诊断技术方法众多,每项技术具有其优缺点,综合运用这些技术能大大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但耗时、耗力、费用相对高。同时,与中国不同原理的欧洲耳穴诊断技术则具有快捷、高效、相对廉价等优点,但缺点是该诊断技术找到的是治疗点,与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性质不存在确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亟需挖掘简便、客观、全面检测病变部位的耳穴诊疗技术,因此把我国与欧洲诊断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有可能是耳穴诊断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是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显著降低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耳穴贴压是利用胶带将药丸、药籽、植物种子等籽粒固定在特定的耳穴部位,并用手指按压以刺激相关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控制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耳穴贴压治疗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耳穴贴压治疗的优势、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1例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治疗组和对照组。耳穴治疗组35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耳穴的主穴取穴为皮质下、神门、神经衰弱区、枕、内分泌。对照组36人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耳穴治疗组除在睡眠障碍因子分值上无改善(P>0.05),其余6个因子分值和PSQI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7个因子的分值和PSQI总分治疗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耳穴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6个因子的分值和PSQI量表总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耳穴贴压对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成本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的优势,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