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c-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两组(n=5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并应用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并应用FMA (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hs-CRP水平分别为(11.41±1.15)μmol/L、(9.32±1.87) 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5±4.33)μmol/L、(12.36±1.85) m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I评分分别为(66.7±24.6)分、(70.5±1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22.6)分、(47.2±1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hs-CRP水平即较正常对照组[(4.82±4.42)mg/L]升高[(14.32±2.25) mg/L,P<0.01],第4天达峰值[(18.36±5.21) m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 hs-CRP水平已降到正常[(2.70±1.05) mg/L,P>0.05].MMP-9血清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122.38±104.27)μg/L],与正常参考值 [(10.28±4.6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hs-CRP、MMP-9血清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38,r=0.512,均P<0.01).结论:hs-CRP和MMP-9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早期诊断与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体检组,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对比健康体检组的血清hs-CRP和Lp(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组hs-CRP和Lp(a)水平,急性脑梗死组同NIHSS评分亚组间血清hs-CRP和Lp(a)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Lp(a)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的Lp(a)和hs-CRP水平分别为(333.72±32.56)mg/L和(5.32±2.60)mg/L,健康体检组两种检测项目血清水平分别为(146.30±21.17)mg/L与(0.87±0.44)mg/L,组间比较健康体检组明显低于急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11,4.573,P<0.05).急性脑梗死组不同NIHSS评分亚组间血清Lp(a)[<5分:(284.43±25.79)mg/L;5~15分:(346.47±32.35)mg/L;﹥15分:(468.85±45.47)mg/L]和hs-CRP水平[<5分:(5.14±2.10)mg/L;5~15分:(8.63±2.45)mg/L;﹥15分:(11.52±3.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评分的逐渐增高,检测血清指标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显著成正相关(r=0.684,P=0.011).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血清Lp(a)和hs-CRP参与了以积极的干预措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重要评估,降低急性脑梗死的死亡率,防治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与疾病轻重的关系。方法测定105例ACI患者与10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ACI患者hs-CRP明显增高(11.53±2.3)mg/L,健康体检者hs-CRP为(2.34±1.15)mg/L,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经治疗后2周开始下降,于6个月后逐渐趋于较稳定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含量呈正相关,轻度hs-CRP含量(7.12±1.55)mg/L,中度hs-CRP含量为(13.11±1.64)mg/L,重度hs-CRP含量为(18.99±1.67)mg/L。各组间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6个月hs-CRP下降趋于较稳定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后脑梗死组与健康人群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发生后hs-CRP含量明显升高,且含量高低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hs-CRP含量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分度和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及血清hs-CRP、IL-6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9.81±1.94)、(13.33±2.38)分,均较治疗前的(18.78±3.51)、(17.64±4.86)分明显降低,BI评分为(62.46±11.16)、(53.25±10.72)分,较治疗前的(31.58±12.87)、(32.64±10.96)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分别为(12.26±2.21)mg/L、(19.62±6.48)ng/L和(15.43±3.18)mg/L、(24.17±6.06)ng/L,均较治疗前的(19.62±3.44)mg/L、(42.56±10.47)ng/L和(20.26±4.08)mg/L、(41.92±11.58)ng/L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美荣 《当代医学》2013,(28):112-112
目的研究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38例轻型患者中hs-CRP异常19例,其含量为(12.2±2.5)mg/L;32例中型患者中hs-CRP异常20例,其含量为(24.2±8.5)mg/L;30例重型患者中hs-CRP异常21例,其含量为(32.0±5.8)mg/L。各型急性脑梗死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水平和急性脑梗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hs-CRP水平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胡洋  王绍谦  王丽萍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30-2032
目的:探究围溶栓期血压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开封市人民医院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溶栓期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高血压)和对照组(血压正常),分别为36例、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管内皮功能(NO、eNOS)、神经功能(NHISS)以及不良预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NO、eNOS、Hcy以及NHI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Hcy水平为(20.84±2.67)μmol/L,NO水平为(48.74±5.68)μmol/L,eNOS水平为(47.38±5.71)U/mL,对照组治疗2周后Hcy水平为(15.84±2.67)μmol/L,NO水平为(56.74±5.68)μmol/L,eNOS水平为(60.38±5.7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NHISS评分为(15.48±1.12)分,治疗后2周NHISS评分为(11.64±1.10)分,对照组治疗后1周NHISS评分为(12.02±1.03)分,治疗后2周NHISS评分为(7.06±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预后共13例,不良预后率为36.11%,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预后共9例,不良预后率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围溶栓期出现高血压会增加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损伤神经功能,增加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5月30日收治入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士(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以及凝血系统情况,以及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水平体积。结果:观察组血小板(PLT)含量为(198.32±54.47)×109/L,低于对照组的(219.41±52.13)×109/L;观察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为(10.16±1.44)f L,高于对照组的(9.12±1.31)f 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为(17.11±2.23)%,高于对照组的(16.21±0.9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为(3.79±0.78)g/L,高于对照组的(3.25±0.4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表明MPV与FIB均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3个亚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IB水平与患者精神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PV与FIB可能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FIB水平越高,患者精神损伤程度越严重,因此,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MPV与FIB水平参数变化,对其治疗具有一定帮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短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但未实施灌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短期腹腔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II变化及血清CRP水平变化、临床指标改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APACHEII积分和CRP分别为(14.38±6.47)分、(269.79±52.01)mg/L,与对照组的(14.42±6.51)分、(269.87±51.96)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PACHEII积分和CRP分别为(6.64±2.17)分、(64.27±10.61)mg/L,与对照组的(9.65±2.47)分、(127.61±32.2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短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降低患者APACHEII积分和CRP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1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8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蕲蛇酶注射液)83例,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2.14±0.57)分]以及血小板聚集率[(47.98±12.25)%]、纤维蛋白原[(3.40±0.71)g/L]、凝血酶原时间[(12.98±0.63)s]、血浆黏度[(1.38±0.40)m Pa·s]、红细胞压积[(44.11±4.32)%]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胆固醇[(3.89±1.30)mmol/L]、甘油三酯[(1.17±1.09)mmol/L]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蕲蛇酶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临床效果确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4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8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轻~中度患者18例、重度患者15例、危重度患者13例,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浆合肽素、血常规等指标,比较4组受检者相关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前危重度、重度、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分别为(1.08±0.21)μg/L、(0.72±0.16)μg/L、(0.46±0.10)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0±0.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危重度、重度、轻~中度患者血浆合肽素水平分别为(0.13±0.03)μg/L、(0.15±0.04)μg/L和(0.12±0.04)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浆合肽素水平与PaO2均呈负相关(P<0.05),与PaCO2、血浆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合肽素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疗效的一种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面积与发病年龄及白细胞(WBC)计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比较1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患者血清WBC水平,并记录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按梗死面积不同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74例)和大面积脑梗死组(52例).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组发病平均年龄(78.75±6.97)岁,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68.34±9.7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4,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WBC计数(11.85±2.41)×109/L,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6.56±2.51)×109/L及对照组的(6.49±2.2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清WBC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WBC计数在临床上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治疗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2007,29(7):385-38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Hcv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的Hcy水平为(32.69±19.54)μmol/L,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14±4.98)μmol/L和颈动脉轻度狭窄组(24.72±10.53)μmol/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颈动脉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血清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组间狭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但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者(P<0.01).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脑梗死,血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将二者结合起来,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94例,根据微生物学检查证实为是否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每组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及PCT水平。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hs-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第1天、7天hs-CRP水平分别为(14.18±7.24)mg/L,(12.84±3.21)mg/L;非感染组患者分别为(7.21±5.54)mg/L,(6.25±4.20)mg/L;感染组患者第1天、7天PCT水平分别为(1.32±0.41)ng/ml,(2.10±1.00)ng/ml,非感染组患者分别为(0.38±0.24)ng/ml,(0.28±0.12)n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PCT与患者脑梗死关系密切;hs-CRP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PCT测定有助于早期预测脑梗死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RP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大面积梗死患者24例,中小面积梗死患者56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胱抑素C和CRP水平,分析两者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和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和CRP水平分别为(1.614±0.91)mg/L和(17.28±4.1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为(2.217±0.55)mg/L,亦明显高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中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关系密切,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38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与Cys C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为(11.92±7.19)mg/L,健康受检者hs-CRP为(5.15±2.23)mg/L,两组相比,研究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Hcy与Cys C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hs-CRP、Hcy与Cys 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远端缺血后适应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药物治疗组)36例,B组(药物治疗加远端缺血后适应治疗组)36例。A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针、血塞通冻干粉针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远端缺血后适应治疗,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测定,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NIHSS评分[(11.22±3.36)分]及B组患者NIHSS评分[(11.75±3.3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B组患者NIHSS评分[(6.58±2.35)分]较A组患者NIHSS评分[(8.69±3.44)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24.12±6.45)mg/L]与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24.54±6.2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后A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17.15±3.42)mg/L]与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9.32±3.15)mg/L]比较,B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缺血后适应治疗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戴征  李晓娟 《医学综述》2014,20(17):3247-324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HI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HI患者组和同期随机抽取的4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组进行血清CRP测定;健康对照组系4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对三组受试者血清CRP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非出血性脑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33±1.87)mg/L vs(1.68±0.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组CRP显著高于非出血性脑梗死组[(29.65±1.23)mg/L vs(21.02±1.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据此血清CRP可作为预测HI的发生指标,及时降低血清CRP可能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郭宝  苏醒  王茹  袁晓东  任雪芝 《海南医学》2023,(19):2770-2774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CT评分变化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乳酸(LA)、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47例、重度组58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CT评分及血清NSE、LA、CRP水平,并分析患者CT评分与血清NSE、乳酸、CRP的相关性;临床接受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上述患者分为良好转归组89例和不良转归组54例,分析CT评分及NSE、LACRP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重度组患者CT评分为(3.25±0.87)分,低于轻度组、中度组患者的(7.42±1.47)分、(6.86±1.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NSE、LA和CRP值分别为(21.82±3.87)μg/L、(6.89±1.57) mmol/L、(16.82±2.64) mg/L,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的(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5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照,观察2组生活方式,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并作不良生活方式干预,随访2年,比较2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统计脑梗死复发率,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较正常健康人,脑梗死患者生活多无规律,饮食以高脂为主,多有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运动时间短;干预后,B组Fbg、TG、TC、LDL-C、Fbg下降,HDL-C上升,分别为(5.04±0.59)mmol/L、(1.27±0.22)mmol/L、(3.30±1.11)mmol/L、(1.84±0.53)mmol/L、(2.82±0.93)g/L、(1.61±0.59)mmol/L,与A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CSS、ES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69±3.22)分、(54.33±2.47)分,与同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A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不良生活方式明显关联,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可防治脑梗死,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