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脑室-心房(V-A)分流术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失败的脑积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多次行V-P分流术失败的病人应用颈内静脉穿刺术,通过8F导管鞘将V-A分流管引至右心房,实现V-A分流术。结果一次操作成功19例(95%);另1例调整分流管心房端后分流通畅。随访时间2~20个月,平均8个月;头颅CT复查均见脑室明显回缩,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均达临床治愈。结论对于行V-P分流术失败的病人应积极改行V-A分流术。改良V-A分流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方法简便,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放置在脑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V-P分流术,术中行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并在神经内镜监视下固定分流管脑室端于透明隔,同时行透明隔造瘘4例,术后随访并复查头部CT.结果 术后无明显头痛、发热及颅内出血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所有病人分流管脑室端均固定于透明隔,无移位、分流管堵塞等严重并发症;脑室较术前明显缩小4例(31%),稍缩小6例(46%),无明显变化3例(23%).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固定,可在一定程度减少分流管堵塞的发生,为防治此类并发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分析了我院在1993~1997年间用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各不同类型的脑积水56例,并就术后主要并发症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5~67岁,平均29岁。梗阻性脑积水31例,交通性脑积水25例。56例中高颅压积水48例,正常颅压脑积水8例。2.手术方式:除2例因左侧脑室扩大较显著而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其余54例,均行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颞部,腹腔端经胸腹皮下隧道引至右上腹部后经腹直肌切口送入腹腔,…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脑积水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资料。结果25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其中分流管脑室端梗阻6例,腹腔端梗阻4例,分流不足5例,分流过度3例,分流管皮下段外露并局部皮肤感染3例,颅内感染3例(外院1例),分流管脱入腹腔1例。结论分流管梗阻是V—P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颅内感染及分流过度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分流不足是最易忽视的并发症,应针对不同原因及时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1965年Adam与Hakin等采用脑脊液(CSF)分流术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NPH)获得良好效果以来,已被广泛采用。手术有效率在39~64%之间。但各种分流术均有一定并发症,术后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较高颅压者性脑积水为高。我科近几年来遇到脑室-腹腔和椎管-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NPH各1例。现报告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脑室镜或脑室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脑室镜或脑室镜一腹腔镜联合应用对不同性质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脑室镜或脑室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对37例脑积水进行治疗。其中透明隔造瘘术共20人次;脉络丛电灼术共18人次;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共17人次;脑室内囊肿造瘘术共10人次;分流管脑室端调整术共8人次;脑室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5例(均为成年患者);鞍区囊性肿瘤并发脑积水的脑室镜手术5例;松果体区病变并发脑积水的脑室镜手术3例。结果随访6—25个月,37例中31例有效,其中21例梗阻性脑积水全部有效,16例交通性脑积水10例有效,6例无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脑室镜或脑室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可使极大部分脑积水得到控制,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减少了诸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治疗脑室-腹腔分流失败的儿童脑积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对V—P分流失败患者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科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8例脑室—腹腔分流失败的儿童脑积水,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27个月,其中2岁以下7例。进行两次脑室—腹腔分流失败者6例,四次1例,一次者1例。8例均行头部CT或磁共振(MR)检查,显示导水管狭窄引起脑积水5例,正中孔粘连产生脑积水3例。V—P分流术失败原因,由于分流管腹腔端梗阻5例(其中3例为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成人脑积水病例,均经V—P分流术治疗。结果本组62例出院时显著改善52例,轻度改善7例,无改善3例。全部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按压储液囊无阻塞,弹性良好,其中14例发生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结论减少手术操作失误,积极处理原发病,是预防V—P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报告1992年1月至1995年2月,脑外伤后脑积水60例,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和腰大池-腹腔(L-P)分流术各30例。L-P分流术后腰椎穿刺测压较术前低,脑室壁所承受的压力下降,术后脑室逐渐变小,脑室额角周围低密度消失,病人症状体征改善。L-P分流术一次手术成功率90%,手术并发症13%,优于V-P分流术的一次手术成功率70%,手术并发症43%。提示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L-P分流术优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V-P分流术,如无脊柱及腹部禁忌症,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脑积水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一个较重要的难题最常用的分流手术是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作者根据最近15年对300例脑积水病人施行664次手术的经验,分析此两种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 300例中,梗阻性脑积水占152例(包括导水管狭窄、导水管狭窄及脊髓脊膜膨出、肿瘤所致);交通性脑积水占148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脑穿通畸形、脑膜炎等所致,以及正常颅压脑积水)。几乎所有病例均用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辅助下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文献报道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23例,梗阻性脑积水16例,交通性脑积水7例。19例颅内压高于正常。均行V-P分流术。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耳后。腹腔端置管时,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于剑突下进入腹腔,并用一穿刺针带7号丝线,在右腋中、腋后线第八肋间刺入腹腔,将7号丝线带入腹腔,并固定于肝膈面。结果23例均行随访3~3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脑室缩小至正常20例,2例好转,1例引流过度呈裂隙状。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所有病例引流管均在肝膈面。23例均无引流管阻塞发生,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4例脑肿瘤患者术后9~13月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的特点,人工气腹使肝隔间隙显露良好、视野大而开阔、手术操作空问大、使分流管末端粘连及阻塞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套管式”(自行研制的多孔式套管)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6例脑积水病人在腹腔镜下行“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分流管末端的固定方式分别采用腹腔镜缝合打结固定法、腹腔镜钛夹固定法和腹腔镜穿刺皮下固定法。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手术前后的颅内压、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随访发现1例并发肝膈间隙脓肿,6例分流管脑室端梗阻,2例腹腔端梗阻。结论电视腹腔镜下“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方法先进,省时、省力,创伤微小,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开颅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分流管腹腔端置于右下腹。统计腹部手术操作时间,观察术后脑室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的腹部操作时间平均8.5min。术后2-4周CT复查显示:脑室缩小,间质水肿减轻。病人临床症状均改善。随访10—12个月,平均10.8个月,未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无气腹单孔腹腔镜辅助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能简化腹部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堵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三脑室造瘘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管相关感染、分流装置阻塞以及分流装置的流体力学和顺应性与维持脑脊液循环动态平衡的生理要求之间的差异是脑积水颅外分流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而就避免异物植入和重建符合生理要求的脑脊液循环而言,三脑室造瘘术在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治疗上有着脑积水颅外分流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得益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器械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显微解剖研究的深入,三脑室造瘘术正再次受到重视并成为非交通性脑积水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4年5月~1988年10月,采用脑室心房分流术(V—A分流术)治疗各种类型的脑积水30例,共32次V—A分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1岁,平均36岁。梗阻性脑积水11例,其中脑干肿瘤3例、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小脑髓母细胞瘤各2例;交通性脑积水19例,其中创伤性脑积水15例,  相似文献   

16.
自 198 9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自发性或继发性脑室出血 185 6人次 ,其中并发脑积水 44例。这些病人最终都做了脑室—腹腔或脑室—右心房分流术 ,使脑积水得以缓解。在最初的几年里 ,术后因分流管堵塞 ,导致分流失败的发生率较高 ,不得不再次手术疏通分流管 ,甚至需要更换分流管。如想使脑室内血肿充分引流 ,降低分流术后分流管堵塞的发生率 ,需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 ,这样又容易造成脑室系统感染。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采取了多点穿刺法进行分流术前处理 44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44例 ,男 2 8例 ,女 16例 ,年龄 14~ 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脑积水患者术后随访3月∽5年,有效116例,总有效率为96.7%。无效4例,其中脑室端堵塞再手术病例3例,术后感染、继发腹腔端堵塞、二次手术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准确掌握适应症、选择合适压力分流管、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个体化手术是手术疗效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术(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室-心房分流术中的应用,尤其在外伤性脑积水已行胃造瘘或拟行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9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前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摄X片定位,术中导入导引钢丝,拨出深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插入“益心达”8F导管鞘.拨出导引钢丝,导入脑室-心房分流管,根据术前胸片,调整分流管深度。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96.6%,手术时间平均为45min。结论 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行脑室-心房分流术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分流管远端放置准确、不需配备术中C臂X-线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和不典型症状组,均行V-P分流术,其中行去骨瓣减压术22例。并评估分流术后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根据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根据电话及门诊随访,病情改善41例(85.4%),病情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7例;其中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100%,不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72%。影像学检查提示:分流术后所有病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分流术后6个月内均顺利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情均明显改善。结论对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即使无典型临床症状,行V-P分流术后,大部分病人预后可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