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与传统的静脉全身麻醉进行对比.方法:观察治疗组40例患儿在使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手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较接近术前基础值,且术中波动较小,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患儿血压、心率和呼吸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随麻醉深浅而有显著波动.治疗组患儿的生命体征较观察组稳定,能维持较长时间,苏醒快(P<0.05);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观察组少(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氯胺酮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的运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例小儿手术行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结果用七氟醚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给予氯胺酮,观察麻醉效果及其麻醉安全性。结论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其诱导及苏醒快,麻醉平稳,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波动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中小手术中应用。方法:选择拟行中小手术患儿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随机分为K组(氯胺酮组)和SK组(七氟醚复合氯胺酮组),每组40例。K组患儿行肌肉注射氯胺酮5~8mg/kg,术中间断静推氯胺酮维持,SK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观察两组患儿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及氯胺酮用量。结果:K组患儿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显著增高(P<0.05),SK组患儿MAP、HR、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体动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中小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60例上肢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复合组和分离组。复合组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分离组单纯氯胺酮分离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对比生命体征BP、SPO2、HR的变化、麻醉效果、术毕清醒时间及程度。结果复合组患儿麻醉效果,患儿苏醒状况明显优于分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分离组。结论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完善,患儿苏醒迅速,适合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吸入麻醉是小儿麻醉常用的方法之一。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人性麻醉药物,安全性高,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均较短,且不增加呼吸道分泌,不影响心率、心律等血流动力学指征,较为安全可靠。本文将我院七氟醚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作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及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4~10岁的小儿在实施短小手术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加异丙酚,及氯胺酮加异丙酚进行麻醉,并连续观察手术中患儿MBP、SP0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的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和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结果两组的麻醉方法,诱导后血液动力学变化不明显,SP02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提示麻醉效果相近。但两组最后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躁动现象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O.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6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均分为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手术室时间,术中摇头、肢体活动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从术中摇头、肢体活动来看,七氟醚组明显少于氯胺酮组(P0.01)。两组术后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其诱导及苏醒迅速,术中摇头、肢体活动率低,是一种应用于小儿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并探讨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全身麻醉患儿,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诱导时间、手术所需时间、苏醒的时间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室时和气管插管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等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儿全身麻醉中,七氟醚麻醉诱导的优势包括起效快、苏醒快等,且不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循环呼吸,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臂从神经阻滞加氯胺酮基础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小儿上肢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手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有效性。结果A组麻醉前后MAP、HR、SpO2变化较大,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苏醒所需时间明显多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而B组则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上肢手术用氯胺酮辅助臂丛神经阻滞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其麻醉效果完善,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是进行小儿上肢手术中一种不错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手术中应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小儿手术病例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对照组(氯胺酮静脉麻醉),总结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术中的摇头、肢体活动方面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法,不仅易于让患儿接受,同时在麻醉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苏醒方面均具有优势.因而,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法,麻醉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46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术中摇头,肢体活动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喉罩七氟醚吸入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喉罩七氟醚吸入组术中无摇头、肢体活动发生,而氯胺酮组有10例发生;但从术后发生呕吐的例数来看,喉罩七氟醚吸入组出现了11例,而氯胺酮组只出现了3例.结论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合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3.
14.
异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3岁以内)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患儿的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单独使用氯胺酮,静注2mg/kg后入室,术中微泵维持,不加辅助药。B组为异氟醚复合氯胺酮组,静注2mg/kg氯胺酮后入手术室,面罩吸氧2L/mim,吸入1%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术中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肢体的反应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较术前上升,B组患儿术中呼吸、血压较对照组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中安静,没有肢体乱动,术后苏醒时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复合氯胺酮在3岁以内小儿麻醉中应用,术中患儿安静,无肢体乱动现象,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200例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可在部位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400例,随机均分为吸入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Ⅰ组)和肌注氯胺酮(Ⅱ组),每组各200例.记录诱导及苏醒时间、HR、SPO2、R、MAP.结果 Ⅰ组诱导时哭闹、开通静脉、部位麻醉操作出现体动反应远远低于Ⅱ组(P<0.01),诱导期间Ⅰ组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稍低于Ⅱ组(P<0.05),Ⅱ组心率、血压稍高于Ⅰ组(P<0.05),术中两组的R、SPO2、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医学》2017,(5):424-425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半紧闭七氟烷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2015-05—2016-02间接诊的上肢骨折患儿36例,将其随机分为臂丛复合七氟烷组和全麻组,每组患儿各18例。臂丛组的患儿进行吸入七氟烷诱导后行肌间沟穿刺,全麻组患儿行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苏醒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臂丛组患儿手术的苏醒时间较全麻组明显缩短,且患儿在术后苏醒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等体征更加平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半紧闭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安全性高,苏醒期平稳,且价格比全麻便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严恒文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330-332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1例实施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56例,采用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监测两组用药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HR、R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麻醉副作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静脉全身麻醉对比。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A组在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下应用神经刺激仪行0.25%罗哌卡因2 mg/kg臂丛阻滞,并予咪达唑仑0.05mg/(kg·h)维持镇静;B组予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诱导,0.1%氯胺酮静脉滴注维持,复合羟丁酸钠维持麻醉。记录2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5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术毕(T<,4>)时的收缩压(SP)、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A组的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较接近麻醉前的基础值,且术中波动较小,生命体征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的血压、心率和呼吸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随麻醉深浅而有显著波动。A组的生命体征较B组稳定,能维持较长时间,苏醒快(P<0.05);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较B组少(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更适合成为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严恒文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5):330-332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1例实施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56例,采用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监测两组用药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HR、R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麻醉副作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