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日玲  陈铭珍 《白血病》1999,8(6):345-347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异倍体、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42例初诊为AL患儿的免疫表型及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DNA含量。结果 4例AL患者同时表达了B系和髓系的抗原,预后差。A有髓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而且,ALL组中,亚二倍体患者的S期细胞百分率均值与超二倍体患者,二本2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ANLL组中,CD33/C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1例原发、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了免疫表型及p170检测。同时对可判断疗效的80例患者(不含M3)进行了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3患者CD13、CD33高表达、CD34、HLA-DP、p170均为阴性,M2a患者CD7高表达而CD14、p170阳性率较低;M2b患者CD7为阴性,M4、M5的特点相似,CD14、CD15、CD38、CD33、HLA-DP均高表达,CD7弱表达,p170阳性率较高。免疫表型与AML预后关系分析结果显示CD34、CD15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而CD14、CD7、淋系相关抗原与预后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表明,髓系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5>CD13>CD14。AML中很少同时表达淋系抗原。免疫表型结合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71例中诊断全髓白血病病3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MLL)5例。观察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与免疫表型的关系发现,CD13、CD14、CD15及HLA-DR各单项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CD+33组CR率明显高于CD-33组(P<0.05)。AML伴有单个淋系抗原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秘营昌  卞寿庚 《白血病》2000,9(3):133-135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首次复发前后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用G分带技术研究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5例中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后的患者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均涉及CD34抗原表达;CD34抗原的表达与再诱导治疗结果呈负相关。10/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光患者免疫表型发生改变,涉及CD14、CD15、CD13、CD33、C  相似文献   

5.
位于人类染色体qp21上的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编码p16蛋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D1/CDK4活性参与并调节细胞从G0期进入G1期,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p16基因表达,对其与肾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关系进...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秘营昌  卞寿庚 《白血病》1997,6(4):194-198
对111例原发、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p170检测。同时对可判断疗效的80例患者进行了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3患者CD13、CD33高表达、CD34、HLA-DP、p170均为阴性,M2患者CD7高表达而CD14、p170阳性率较低,:M2b患者CD7为阴性,M4,M5的特点相似,CD14、CD15、CD38、CD33、HLA-DP均高表达,CD7弱表达,p170阳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套培养和处理粘附LAK细胞(A-LAK)的系统,将12例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PS)的A-LAK细胞与常规制备LAK细胞(RT-LAK)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RPS-A-LAK细胞于培养第10天时其扩增指数(20.1±13.9)较RT-LAK细胞的扩增指数(7.5±2.1)明显提高(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其主要由CD16+的NK细胞组成,RT-LAK细胞主要由CD3+的T细胞组成。其杀伤活性与CD16+NK细胞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2,P<0.05)。这提示CD16+NK细胞是A-LAK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代表了杀伤功能最强的亚群。  相似文献   

8.
骈淮媛  曹履先 《白血病》1996,5(3):138-141
对30例CML-BC患者采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表型联合诊断分型,结果表明BC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具有与AL不同的特征:细胞不均一性显著,MBC细胞Auer小体少见,其低分化亚型如M0,M1等易与LBC-L2混淆。细胞化学染色异质性AL明显:证实髓系的POX,CE等染色阳性细胞低百分率或阴性较AML多见。  相似文献   

9.
杨丽萍  于明华 《白血病》2000,9(5):276-278
目的:探讨CD4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CE4在AML患者中表达率为40.2%,M5中阳性率最高92.9%,M4次之为55%,CD4^+AML高表达HLA-DR,CD38、CD33、CD15、CD14、TB系列抗原阴性。CD4^+AML中可见11q23、inv(16)、t(9;22),未见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但伴11q23和inv(16)异常的AML频繁表达CD4,阳性率分别为86.3%、60.2%。CD4^+AML在年龄、性别、肝脾肿大、CNS-L、DIC、1疗程CR率等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不同。结论:CD4^+AML是一种起源较高的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髓系白血病,CD4的表达对AML-M4、M5尤其是M5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30例CML-BC患者采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表型联合诊断分型,结果表明BC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具有与AL不同的特征:细胞不均一性显著,MBC细胞Auer小体少见,其低分化亚型如M0、M1等易与LBC-L2混淆。细胞化学染色异质性较AL明显:证实随系的POX、CE等染色阳性细胞低百分率或阴性较AML多见。分析了CML-BC中MBC低分化亚型与LBC易混淆的原因及免疫表型在诊断分型中的作用,建议对BC患者进行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学联合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1.
曹海光  李敏 《白血病》2000,9(4):201-205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上呼吸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UCHL-1、CD3、L26、4KB5、CD79a、LCA、EMA、溶菌酶等抗体及CS1-4(LMP-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进行淋巴瘤确诊、淋巴瘤免疫表型研究和EB病毒感染情况的分析;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1/2)原位杂交检测,探讨瘤细胞EB病毒感染情况及与EB病毒潜在膜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收集了1992年6月至1994年6月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标本30例。选用17种单克隆抗体,采用ABC法对各例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免疫酶联染色,还对其中7例标本作石蜡包埋切片并进行免疫酶联染色。免疫分型的结果发现B-AL有18例,T-ML仅2例,AML7例,急性T-M混合系白血病1例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2例。在B-ML中以B-Ⅲ期病例最多,并且B-Ⅲ~B-Ⅳ期明显多于B-Ⅰ~B-Ⅱ期病例,两例T-ALL均为CD_3阳性的第Ⅲ期。急性T-M混合系白血病为复发病例,既明显表达T系的CD_3和CD_5,也明显表达髓系的CD_(13)和CD_(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肺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联合修饰致敏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肺癌的免疫效应。方法 3mol/L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癌细胞GLC 82的可溶性抗原;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DC,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型;以肺癌TSA和SEA联合修饰致敏的DC、单纯肺癌抗原致敏的DC和未经抗原修饰的DC分别与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作为效应细胞分别称为TSA-SEA-DCL、TSA-DCL、DCL),直接活细胞计数法观察增殖倍数;MTT法检测不同DC∶T淋巴细胞比例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GLC-82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诱导出高表达CD1a、CD80、HLA-DR的DC,光镜下具有典型的DC特性;联合抗原修饰后的DC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活性,少量致敏DC即可强烈激发T细胞的增殖;TSA-SEA-DCL对靶细胞GLC-82的杀伤率明显高于TSA-DCL及DCL;联合抗原修饰的DC以1∶100与T淋巴细胞共孵后的杀伤肿瘤细胞效应最强。结论 经肺癌TSA和SEA联合修饰致敏的DC可强烈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肺癌TSA联合超抗原SEA诱导的DC疫苗对肺癌细胞有高效杀伤作用,经肺癌TSA与超抗原SEA联合修饰DC的活性明显强于单用肺癌TSA。  相似文献   

14.
何承伟  梁念慈  莫丽儿  张晓  李金华 《癌症》1998,17(3):191-193
目的:研究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6F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对常用抗肿瘤药的体外增效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应用噻唑蓝(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6F作用6小时即可使HL-60细胞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G1期比例下降,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当作用到24小时后,S期比例进一步升高,但G2/M期比例稍有回落。低浓度6F分别与2-氯代脱氧腺苷(2-CLdAdo),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氟尿嘧啶(5FU)合用可增强它们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q值大于0.85,与各药有相加或协同作用,6F对2-CldAdo,CDDP,VCR,5FU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58,1.53,1.55,1.38。结论:6F可明显阻断HL-60细胞在S期及G2/M期;6F可增强上述药物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已知,2-CldAdo阻断细胞在S期,CDDP和VCR阻断G2/M期,5FU阻断G1期。鉴于所试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不同,提示6F的体外增效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癌性胸水LAK细胞的特性和抗肿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例癌性胸水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淋巴细胞,在rIL-2诱导下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的LAK细胞增殖速度、细胞表型和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胸水LAK细胞在培养第14天细胞扩增至原代的20倍~80倍,21天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培养7天时对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2%和65%,以后随培养天数增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同期培养的外周血LAK细胞杀伤活性。培养7天~21天间的细胞表型分析提示,CD+3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4细胞略增加,CD+8细胞略有下降。rIL-2/LAK联合治疗肺癌胸水和肾癌胸水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67%。  相似文献   

16.
王玲  杨爱德 《白血病》1995,4(3):150-152
观察了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单变量分析结果;年龄、血红蛋白量白细胞计数及CD14表达与患儿对第1疗程诱导治疗反应呈负相关,血红蛋白量、白细胞及原始细胞数、脾脏大小、出血、CD22和CD7表达与存活时间呈负相关,而CD10和HLA-DR表达,以及治疗反应与存活时间呈正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脾大及HLA-DR^-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倍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78 例二倍体恶性肿瘤患者癌旁组织的 D N A 含量和增殖活性。结果:在78 例二倍体恶性肿瘤癌旁组织中,有244 % 出现了 D N A 异倍体细胞,其 D I 值为(124 ±019) ;非整倍体占全部异倍体的842 % ,多异倍体占158 % ;其 S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二倍体中心灶( 分别为268 % 和178 % , P < 005) , 与异倍体中心灶接近(220 % ) 。结论:二倍体肿瘤患者癌旁组织的 D N A 倍体特性和细胞增殖活性可能是影响二倍体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TMDS/AML与MDS/AML临床及形态学观察朱芸1陈瑞敏2张静1郝冀洪1孙克刚3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伴有三系病态造血改变的原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MDS/AML)进行了研究[1,2],认为它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亚型,不同于MD...  相似文献   

19.
报告用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3例,1例为CML-CP,1例为ALL-CR1,1例为AML-M2CR1,预处理方案均为环磷酰胺60mg/kg×2天,全身60Co照射4Gy×3天,供者于-5日起间步每日给予G-CSF5μg/kg,-5日后即-1日用Baxer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其MNC为7.70、3.44及2.46×108/kg,LD34+细胞为25.7及19.2×106/kg,CD34+/CD33-细胞为1.11及0.59×106/kg,CD3+细胞为94.9及136.8×106/kg,血循环量为10升分离后给思考静脉输注(在TBI4小时以后).次日(0日)再分离一次MNC输注给病人,认为Allo-PBSCT可以使造血细胞植入恢复得快,感染及出血的机会减少,抗菌素的使用天数减少,急性GVHD并不增多、对Allo-PBSCT的有关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20.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_7)由于缺乏足够特异的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不易诊断。80年代血小板过氧化酶反应(PPO)在电镜中的发展以及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McAb)的应用,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较易被识别出来。最近资料表明:M_7占成人ANLL的2~8%,儿童的14%,婴幼儿可高达20%。约占全部急性白血病的8~10%,成人M_7多见于二次性白血病,即实体瘤化疗后发生白血病,或慢粒急变后,或MDS、MF变为白血病者。本文检测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发现与证实10例M_7,发生率9.8%。其中3例为慢粒急变;7例为原发。10例患者均至少有一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McAb阳性>30%。HLA-DR阳性率低者CD_(41)、CD_(12)阳性率高。免疫表型为HLA-DR3/10(+)、CD_5(—)、CD_9(+)、CD_(10)(—)、CD_(19)(—)、CD_(20)(—)、CD_(13)5/9(+)、CD_(33)2/2(+)、CD_(41a)8/8(+)、CD_(41b)9/9(+)、CD_(42b)5/5(+)。表明原始巨核细胞可同时表达早期髓系抗原CDs_(33),部分表达CD_(13)。CD_(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