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的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胃癌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概念的确定与区别胃癌前先兆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课题。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一个专业组把胃癌前先兆分为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迄今仍为众多学者公认。1-1 胃癌前病变这是一个病理学概念。系指胃粘膜上皮易于转变为癌的病理学改变。现阶段得到公认的是不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或称上皮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特点F是细胞与结构上的改变,具有恶性变倾向。根据其异常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近年来,从分子水平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发现不典型增生细…  相似文献   

2.
硒,锗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硒、锗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作者采用自制甲基硝基亚基硝胍液喂饮100只Wistar大鼠,以诱发胃癌前病变,在此基础上,随机抽样分组,分别予口服硒酵母,倍半氧化羟乙基锗,观察两种药物对胃癌前病变癌变过程折影响。结果显示硒酵母组发病率,硒酵母和倍半氧化羟乙基锗组的瘤浸润深度均在低于对照组,作者认为:硒酵母对大鼠胃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性治疗作用,们半氧化羟乙基锗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S-Tn抗原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 Tn抗原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评价S Tn抗原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 10 9例胃癌、70例癌旁粘膜、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2 8例正常胃粘膜进行染色分析。结果 胃癌组总阳性率为 74 3% ,其中印戒细胞癌阳性率最高为 83 8% ,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 ,阳性率愈来愈低。癌旁粘膜阳性率为 84 3% ,明显高于胃癌组 (P <0 0 1)。CAG组阳性率为 73 7% ,CAG伴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IM)组明显高于CAG伴不典型增生 (atypicalprolif eration ,ATP)组 (P <0 0 1)。CSG组及正常粘膜为阴性。结论 S Tn在胃癌、癌旁粘膜和萎缩性胃炎中均有较高表达 ,其中以癌旁粘膜组表达率最高。伴有IM时S Tn表达更高 ,为 91 6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胃癌及其癌前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35例)及癌前病变组织(15例)中Skp2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胃组织(20例)进行对照。结果Skp2表达在正常胃组织为0.679±0.381.在癌前期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不典型增生)为1.546±0.741.在早期胃癌为1.958±0.876.在进展性胃癌为2.239±0.989.癌前期病变与正常胃组织Skp2表达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早期胃癌Skp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胃癌Skp2表达与正常胃组织、癌前期病变和早期胃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kp2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Skp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答 :胃癌的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lesion)与癌前疾病(precancerousdiseases) ,这两个术语的意义是不同的。胃癌的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 ,系指胃粘膜上皮易于转变为癌的病理学改变 ,但其本身尚不具备恶性改变。现阶段得到公认的是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或称不典型增生 ) ,其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是细胞的过度增生和丧失了正常的分化 ,在结构和功能上部分地丧失了与原组织的相识性。通常将胃粘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分为以下几种组织学发生类型 :①腺癌型异型增生 (adenomatousdysplasia) :此型异型增生特点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扁平隆起病灶 ,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肝肠钙黏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 LI-cadherin)的表达,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4例不同胃组织中(包括正常胃黏膜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肠化生胃黏膜58例、胃腺癌46例、癌旁组织30例、胃间质瘤10例) LI-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I-cadher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癌旁组织及胃间质瘤组织中不表达;在肠化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按Laurien分型,肠型胃癌中LI-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78%)高于弥漫型胃癌(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adherin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正相关(P<0.01). 结论LI-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肠化生及胃腺癌的发生有关;LI-cadherin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胃癌的基因治疗研究现状厉周黄宗海杨继震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每年确诊为胃癌的病人为17万例,而在全世界则为68万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早期手术仍为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化疗药物的发展及正规化疗方案的实施已使胃癌的...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胃癌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敏  蒋廷鑫 《普外临床》1990,5(5):263-267,294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28例已行胃切作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因素的预后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大体形态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数目与术后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数目是与生存率独立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是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肿瘤的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Linomide对裸鼠种植性人胃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完整肿瘤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胃癌转移模型。不同剂量Linomide经饮水给药,10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大小及肝转移情况,并检测肿瘤内微血管数量(MVC)。结果 不同剂量组的肿瘤大小有明显差别(对照组为1.36±0.81cm^3,80和160mg/kg组分别为0.84±0.51cm^3及0.62±0  相似文献   

11.
从男女差别看日本的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80年代以来,癌症上升成为日本人死因的第一位。其中胃癌的发病率自50年代起逐渐增加,成为日本人的“国民病”。为此,对广大国民进行了胃癌的启蒙教育,定期进行普查,并改变某些促进胃癌发生的饮食习惯。进入80年代以后,其发病率已呈下降的趋势。我们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接触并治疗了许多胃  相似文献   

12.
顺行性胃癌根治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舒宝  陈峻青 《腹部外科》1994,7(3):135-137
本文作者通过对近百例顺行性胃癌根治切除术的临床实践(由于篇幅有限临床资料简略),证实该术式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符合无瘤术的手术原则,现着重介绍基本术方法。 一、手术原理 现行的胃癌根治手术均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逆行切除法。例如:胃下部癌首先清除距病变最近的幽门下淋巴结,最后切断胃。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对原发病变的反复牵拉、挤压,易造成医源性血道及淋巴道扩散。这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将人胃癌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黏膜层)壁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侵袭和转移,及形态学特征(光镜,免疫组化电镜)。结果 从47例胃癌标本中筛选出一株人胃腺癌。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已传至27代,一株人胃鳞腺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已传至25代和一株人胃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已传至21代。共移植裸鼠426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为96.5%。自发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人胃癌在裸鼠胃壁内自主侵袭性生长,侵袭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并直接侵袭到邻器官和组织。经血行转移到肝、肺、脾、肾等。淋巴道转移到胃的黏膜和黏膜下淋巴丛。局部及远处淋巴结。多伴发幽门梗阻癌性腹水,卵巢和腹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具有分泌癌胚抗原CEA的功能。移植瘤对p53、C-erbB-2、rasp21癌基因呈阳性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方式侵袭的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移植瘤细胞病理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与人胃癌细胞相似。结论 三株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完整的模拟了人胃癌患者的临床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及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卵巢转移癌的原发灶80%来源于胃肠癌,91.3%来自胃癌。为提请外科医生对女性胃癌病人治疗的注意,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胃癌并卵巢转移癌10例作一报告。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多为生育年龄,其中30~40岁7例,25、  相似文献   

16.
10例胃癌漏诊断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外源性雌激素及三苯氧胺对大鼠乳腺癌癌前期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建立乳腺癌癌前期病变动物模型,探索外源性雌激素(EE)及其拮抗剂的作用。 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50只,对照组12只;其余大鼠经胃管灌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8只用正常饮料(DMBA组);15只饲料中加乙烯雌酚(DMBA+DES组);15只饲料加三苯氧胺(DMBA+TAM组)。3个月后检测乳腺增生、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和DNA含量。 结果 DMBA组和DMBA+DES组的乳腺组织增生率分别为75%及93.33%;AgNOR计数为3.71±0.76及5.60±0.42;DNA含量为88.59±7.17及137.75±3.13,DMBA组及DMBA+DES组与对照组和DMBA+TA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 一次性灌注DMBA可以建立乳腺癌癌前期病变动物模型;EE可加重DMBA诱导的乳腺癌癌前期病变;而TAM则具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切除术切缘残留癌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形成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多种血管生成正负调节因子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胃癌癌周淋巴结转移状况与胃癌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及个数与胃癌病人预后以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人行胃癌根治术加D2或D3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个数,部位与预后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根治术后(D2,D3)5年生存率为29.6%(50例)。阳性淋巴结率在1%-20%的5年生存率为70.6%,20%以上5年生存率为12.0%,阳性淋巴结个数为1-55年生存率为46-6%(33例),大于5个为17.4%(17例)(P<0.005)。5年生存率随着阳性淋巴结率及个数增多而呈下降趋势。随着肿瘤浸润加深,淋巴转移率及个数增高(P<0.005)。结论:胃癌阳性淋巴结率及个数与胃癌病人预后有相关性,胃癌阳性淋巴结率,个数可作为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