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神经牵拉延长器修复神经缺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健康家兔30只,分3组,右侧坐骨神经造成1.0cm缺损,A组:自制神经牵拉延长器延长,二期端-端缝合;B组:神经原位移植;C组:直接拉扰缝合。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电生理、组织学、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相似文献   

2.
牵拉延长神经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8只家兔双侧坐骨神经造成10mm、15mm和20mm不同长度的缺损,以不同速度牵拉延长神经,修复缺损。左侧神经不置硅胶管,右侧远近段套入硅胶管内。用自行设计的体外式神经延长器,以每天1mm、2mm、3mm的不同速度,对神经远近段同时牵拉延长。延长后,外膜端端缝合。通过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观测,结果表明:神经在牵拉张力的作用下,能够获得有效延长。修复缺损后,神经的传导功能可以恢复。置硅胶管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后早期的抗牵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96只 ,按手术先后随机分为神经缝合组 (n =48)和粘合组 (n =48)。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 ,缝合组用 11 0无创尼龙缝线作端端缝合 ,粘合组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两断端。于术后 0、3、7、14、2 1和2 8d 6个时间组 (每组n =8)取材 ,测量神经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功耗 ,并描绘出神经应力 -应变曲线。结果 神经抗牵拉强度曲线表现出粘弹性特性。缝合组与粘合组的最大抗牵拉强度及功耗 ,在术后 0、14、2 1和 2 8d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在术后 3、7d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结论 纤维蛋白胶有足够的抗牵拉强度 ,可以满足大鼠神经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肱骨下段或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 ,若伸肘牵引复位或术中拉钩牵拉肱肌与肱桡肌过重 ,可发生桡神经麻痹。我科于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行肱骨中段以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4 2例 ,术后继发桡神经麻痹 6例 ,分析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肱骨髁上骨折 4例 ,年龄 5~ 13岁 ,肱骨下段骨折 2例 ,年龄为 32岁和 4 1岁。 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经手法复位失败 ,但未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 ,改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 ,常规肱骨下段前外侧入路 ,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将肱二头肌及前臂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除特发性半面痉挛的病因,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根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梳理牵拉术。结果:438例特发性半面痉挛,术后随访1~8年以上,治愈417例(95.2%),复发14例(3.4%)。结论:特发性半面痉挛的病因主要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及其周围的脑干表面,另一病因为面神经核功能异常。认为面神经根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梳理牵拉术是一种解除病因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骶骨前移-旋转法用于滑脱复位时对L5神经的牵拉情况,方法:采用干燥骨标本建立L5椎滑脱模型,将骶骨前移、旋转使滑脱复位,测量复位过程中L5神经的长度和张应变。结果:滑脱百分率对L5工度影响非常显著,而单纯改变滑脱角对神经长度变化不显著;在各个滑锐角水平,随着复位程度的增加,神经张应变均由负(神经松驰)到正(神经拉伸)逐渐增大。结论:使用骶骨前移-旋转法对全滑脱复位50%可减少L5神经受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骶骨前移旋转法用于滑脱复位时对L5神经的牵拉情况。方法:采用干燥骨标本建立L5椎滑脱模型,将骶骨前移、旋转使滑脱复位,测量复位过程中L5神经的长度和张应变。结果:滑脱百分率对L5神经长度影响非常显著,而单纯改变滑脱角时神经长度变化不显著;在各个滑脱角水平,随着复位程度的增加,神经张应变均由负(神经松弛)到正(神经拉伸)逐渐增大。结论:使用骶骨前移旋转法对全滑脱复位50%可减少L5神经受牵拉程度。  相似文献   

9.
部分正中神经尺神经束移位修复臂丛损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采用部分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C5-7或中上干撕脱伤,评价其疗效。方法:将自1997年以来采用部分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C5-7或中上干撕脱伤的11例与以往采用膈神经,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11例疗效进行随访对比。结果:部分神经束移位组的肱二头肌肌力恢复的优良率最高,但有效率和三角肌肌力恢复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部分正中神经束移位吻接肌皮神经肌支,所恢复的肌力比以往采用膈神经,副神经移位方法的效果更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0.
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的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因子可由多种组织的细胞表达。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逆行运输发生显著变化,提示机体对神经营养因子的需求。神经营养因子能影响多种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起到保护损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腕及手部功能的神经支配主要依靠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神经损伤后应尽力做神经的修复,以恢复其功能。神经损伤后功能不恢复或神经无法修复时,需行功能重建。当三大神经均在高位损伤时,功能重建很困难,如其中两条神经损伤或有的神经为低位损伤时,尚可通过手术恢复手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脊髓急性牵拉损伤动物模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犬脊髓(神经根)急性牵拉损伤的病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程度牵拉损伤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离断脊柱后施加纵向牵拉损伤,对牵拉应变率、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源性脊髓运动诱发电位(NMEP)、硬膜下压力(SP)、硬膜血流量(EBF)等进行持续观察。伤后取脊髓及神经根标本进行HE、髓鞘神经中丝(NF)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牵拉损伤涉及牵拉节段和其上下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牵拉后出现硬膜下压力的显著增高和硬膜血流的显著降低。SEP异常的出现较NMEP更早。结论牵拉后脊髓内压力的增加导致脊髓血流减少。以及直接的机械性牵拉损伤可能是脊髓牵拉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脊髓牵拉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牵拉性损伤的模型,探讨实验性脊髓牵拉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双侧椎板切除显露大鼠脊髓的全宽、用模拟神经拉钩特制的牵开器由侧方牵拉脊髓,实现水平方向的脊髓牵拉性损伤,并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行为学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选用不同的牵拉比率(20%、30%和40%)可以稳定地复制出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脊髓损伤,其神经电生理的改变与行为学功能的改变有相关性。结论:此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控制性降压是否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随机分为常压和控制性降压脊髓牵拉损伤组。观察常压及控制性降压水平下相同程度牵拉损伤后脊髓血流(SCBF)、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NMEP)改变的差异。结果 外周血有创动脉压(MABP)平均下降幅度为40.5%。经SSPS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牵拉水平下,常压组及低压组的SCBF(%)、SEP波幅(Asep)(%)及NMEP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不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再生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应运而生的新兴治疗方法中,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具有无创、非侵入、高穿透及低衰减的优点,可有效刺激周围神经再生。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联合应用LIPUS和生物材料神经导管(NGC)可进一步提高轴突再生率,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极具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LIPUS联合声学功能NGC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副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报道副神经损伤11例,9例为颈部手术误伤,2例为颈部外伤所致。临床表现为斜方肌麻痹和肩关节运动障碍。治疗可据情采用神经松解术或神经吻合术。强调早期治疗对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神经端侧吻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损伤时多数可用端端神经缝合方法进行修复。当神经近侧断端不能被利用时,国外有些学者试图采用端侧缝合方式,将神经远中枢断端缝合于附近完好神经之侧面〔1,2〕,以期获得部分功能代偿。国内亦有临床病例应用报道〔3〕。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充分的依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肌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术中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后神经再生的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重要价值。其应用日益普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D组新鲜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结果再生效果A组最差,D组最好,B和C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20.
神经阻滞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而且只是依据病人的反应和操作者的体会来对损伤进行早期诊断。为减少并发症,首先是穿刺技术应熟练,其次是选用损伤性小的针头与合理选择局部用药。目前仍有相当多疼痛治疗药物,尚未进行局部用药后组织病理学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