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福州市763名犬伤者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福州市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犬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注射后 15~ 2 0d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抗体。结果  76 3例接受全程狂犬疫苗注射的犬伤者中 ,抗体阳性 74 0人 ,平均阳性率为 96 .99%。 0~、2 0~、4 0~岁 3个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较 6 0岁以上年龄组高 (P <0 .0 5 )。结论 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犬伤者应及时注射。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犬猫的不断增加,被咬伤者越来越多,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大量增加。为进一步了解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及免疫应答状况,提高免疫效果,1996至1998年我们对濮阳市犬猫咬伤接种浓缩狂犬病疫苗的1266人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地鼠肾细胞培养灭活浓缩狂犬病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效价25%IU/ml,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程序按0、3、7、14、30天各接种1针(25IU/支)。12 调查方法与对象:凡来濮阳市防疫站门诊就诊的犬猫咬伤者为调查对象,接种狂犬病疫苗前和全程注射疫苗后2周…  相似文献   

3.
为使狂犬疫苗使用者的血清抗体及早产生,更好地有效预防早期狂犬病发生,我们自1994年5月使用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狂犬疫苗,按照2—2—1免疫程序和常规免疫程序分别对部分犬伤者进行免疫注射。结果2—2—1程序免疫者7天抗体阳性率达8017%,免疫水平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国产地鼠肾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学效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观察了疫苗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共检测188人,免前抗体均阴性,狂犬病疫苗5针免疫后,156人阳转,阳转率为82.98%。免后14-18天、4~6周和2~4个月的阳转率依次为74.19%,86.51%和77.42%,5针全程免疫失效者,再增加2针,5人中有4人抗体阳转,说明增加针次能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后群体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2004~2007年被动物(犬、猫为主)咬(抓)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后第15天静脉采血2ml,按人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测定试剂盒说明书检测特异性抗体,血清中和抗体≥0.5IU/ml为阳性,<O.5Iu/ml为阴性.结果 2004~2007年检测9700例,阳性9542例,总阳性率98.37%;其中男性5968例,阳性5864例,阳性率98.26%;女性3732例,阳性3678例,阳性率98.55%;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别.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波动在97.83%~100.00%之间.对免疫失败者加强剂量后阳转.结论 近年人被动物致伤,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后可获得狂犬病病毒IgG保护性抗体,群体保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6.
1563例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分析合肥市卫生防疫站(230061)郁华犬咬伤注射全程狂犬疫苗后,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时监测处理狂犬病例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探讨较合理的免疫程序,我们对1563例被犬咬伤者完成全程疫苗后第10天进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1978~2003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217-219
[目的]分析徐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提出防制对策。[方法]对徐州市 1978~2003 年狂犬病发病资料,1987年以来狂犬病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徐州市 1979~1992 年有 2 次发病高峰,以后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疫情迅速回升;地区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发病高峰在 6~10 月;犬伤者占 98 70%,咬伤占 98 05%,上肢伤占41 56%;咬伤头部、上肢和下肢的病人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2 93 d、74 25 d和232 51 d;病人中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仅占5 84%;监测人群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 92 48%,犬免疫率为 43 98%。[结论]2003 年徐州市狂犬病发病上升,应加强各部门协作,严格犬类管理,提高犬免疫接种率;伤者应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州市民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方法]对被动物咬、抓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20d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结果]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1531例动物咬、抓伤者中,抗体阳性1439例,平均阳性率为93.99%。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有差异(χ2=18.898,P﹤0.01)。[结论]被动物咬、抓伤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0.
被犬咬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阳转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自贡市被犬咬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 1997年 3月~ 1999年 3月 ,对本市接受了 5针全程狂犬病疫苗免疫的 315人做了调查分析。此 315人都是在被犬咬伤后 ,按 0、3、7、14、30天免疫程序全部注射了狂犬病疫苗 (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 ,≥ 2 5IU ) ,注射部位是臀部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每次 2 0ml。在注射完 5针疫苗后 15天采静脉血 1ml,用荧光法检测抗狂犬病抗体 ,并按登记表要求逐项登记。1 抗体阳转率 经检测 ,315人在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 ,抗体阳性者 2 83人 ,抗体阳转率为 89 8%。说明按目前的免疫程序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上海市闵行区受动物伤害人群暴露后处置的状况及其效果,为进一步规范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闵行区报告的人狂犬病资料、疑似狂犬伤人事件及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结果①2001-2010年期间上海市闵行区共报告3例狂犬病,均死亡,1例为本地病例,2例为传入病例;其中2例未经过任何处置,1例未进行规范性处置。2001-2010年闵行区共发生28起疑似狂犬伤人事件,有24只犬头送检,送检率85.71%,其中3例为阳性,阳性率12.50%;3例阳性犬分别分布在2001、2002及2003年,共咬伤10人,1人因未进行暴露后处置而发病,9人犬咬伤者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处置包括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医学观察至少6个月,无一例发病。②狂犬病暴露以犬伤人为主,占伤人动物总数的88.25%,而无证犬伤人占犬伤总数的78.11%;其中Ⅲ级暴露占暴露总数38.72%,RabAn及HRIG接种数占三级暴露总数的21.08%,且有逐年下降趋势(R2=0.409,P=0.046),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犬伤率有明显地区集中趋势,不同街道犬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01)。狂犬病暴露时间分布显示无证犬伤人数在5~9月间形成一个高峰,峰顶在7~8月,而有证犬伤人数在12个月中分布比较平稳。③10 339份血清样本检测显示狂犬病暴露处置后人狂犬病全病毒抗体阳性率98.07%。结论上海市闵行区狂犬病防制工作有待加强,今后还需强化规范养犬,提高疑似狂犬送检率,并切实提高三级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墨江县首例人间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墨江县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对当地犬只密度进行调查,灭犬时取犬脑组织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结果]墨江县2010年5月报告人间狂犬病1例,已死亡,潜伏期31 d,病程4 d。近年来全县犬只密度不断增高,全县平均每1.24户人家有1只犬,每5.69个人养有1只犬;土栋组平均每户1.6只犬,每3.2个人养有1只犬。50份犬脑组织经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中3份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达6%。[结论墨江县狂犬病防治形势严峻,加强犬只管理、规范进行暴露后处置、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健康教育是防治狂犬病的有效措施。建议将狂犬病暴露者免疫纳入医疗保险进行报销,避免出现因免疫费用太贵而不能及时进行暴露后免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明检测出的狂犬病毒隐性感染者是否真正的隐性感染者。[方法]2003年,对盐城市部分有暴露史的自愿者进行血清狂犬病毒抗体检测,并于2005年、2006年对其中的抗体阳性者进行随访和抗体消长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的自愿者均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222名有暴露史者血清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的45人,其中22人在0.5~6个月前曾被犬、猫等动物致伤,23人与犬、猫等有6个月以上密切接触。2005年复查其中25名狂犬病毒抗体阳性者,10人仍为阳性;2006年检测2005年的4名阳性者,狂犬病毒抗体均为阴性。到2006年12月止,45人均健在;有密切接触史者初次接触时间均在15年以前,动物致伤者的暴露时间为3~5年,分别超过本市狂犬病死亡的最长潜伏期与狂犬病的潜伏期中位数。[结论]检出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动物伤人分布情况及相关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狂犬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博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门诊2008年动物咬伤患者就诊处理记录,对就诊预防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共接诊犬、猫等动物伤2648例。其中,犬伤1758例,占66.39%;疑是疯狗致伤4例,其他动物无明显狂犬症状;猫伤594例,占22.43%;鼠、猪等其他动物伤296例.占11.18%。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847例),占31.99%;以农民、学生暴露居多(1352、938例),分别占51.07%、35.43%;夏秋季节为暴露高峰期,暴露者中自行处理伤口者1658例,占62.62%;24h内接种疫苗者2271例。占85.76%;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2647例,占99.98%;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1251例,占47.24%;全程免疫后检测狂犬病抗体者965例,阳性945例,阳性率为97.92%。[结论]群众动物伤后能主动到疾控部门接受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显示了目前居民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目的 分析1950~2000年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死亡病例病毒分离和间接荧光法测狂犬病毒IgG。结果 上海市狂犬病发病率1950年的1.98/10万为最高,1958~1988年无本地内源性感染病例,1989年至今共发生19例狂犬病病例。1985~2000年9月报告的20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66.37d,平均病程4.55d。其中705未经任何医疗预防处理。194例阳性犬咬伤者经及时全程医疗预防处理后,均未发病。结论 严格的犬类管理,及时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对动物侵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并于一年后对接种者信函调查狂犬病发病情况,借以探讨该检测方法用于血清及流行病学效果的评价,信调应答率85%,其中抗体阳性组的狂犬病病死率0.24%(1/415),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的3.16%(3/95)(=P0.022).抗体阳性组的病死者系狂犬咬伤颌面部、未处理伤口、疫苗6针,潜伏期28天,血清抗体第28天P/N值为3.27。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目的 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5例病例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60.56%、49.04%、96.16%。暴露治疗人群中89.95%进行了伤口处理,94.93%接种了疫苗,8.56%接受了抗血清注射;在接受疫苗接种者中,94.86%的门诊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仍有5.14%未完成全程接种。病例致伤动物88.50%是犬,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92%是犬;犬密度最低为3.20只/100人,最高为13.37只/100人;犬免疫率最低为5.31%,最高为75.11%;两个高发病省犬感染病毒率最低为2.93%,最高为6.40%。结论 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治疗,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和感染病毒率较高可能是造成2005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共接诊5857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53.80%。就诊病例的年龄分布广泛,以20~29岁组和50~59岁组为多。全年各月份均有就诊者。犬伤暴露后,只有13.76%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07%。结论犬伤人群在不断增加,应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健康”动物咬伤的患者的特征以及对被咬伤者采取仅用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干预狂犬病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被咬伤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等特征分析,并对被咬伤者采取按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干预措施,研究其免疫学和流行病学效果。结果1185例“健康”动物咬伤的患者较集中于3~10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29:1,年龄分布10~19岁最多,占20.42%,职业分布学生和工人最多,各占28.52%和23.29%;发生在铁路占64.81%,在家咬伤占65.15%,犬咬伤最多,占83.46%,猫、鼠各占11.05%,5.15%,咬伤下肢和上肢各占57.98%和36.29%:740例咬伤者狂犬疫苗免疫后阳性率89.32%,男女性别、年龄差别均不显著(均为P〉0.05):1年以内至10年以上的五个不同时间段流行病学追踪结果,狂犬病发病率均为0。结论本地区“健康”动物咬伤的患者与其他地区有相似的特征,也有自己的特点,对其采取按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干预狂犬病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