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的手术效果.方法 128例患者中,64例施行LC,64例施行OC,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等7项指标.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OC组(P<0.01).结论 LC具有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7 年9 月月至2008 年9 月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共178 例,其中LC 139 例,OC 39 例.LC 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3 组:A 组手术时间≤30 min,26 例;B 组30~60 min,76 例,C 组>60 min,37 例.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观察比较手术方式以及LC 手术时间长短对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 譹訛LC 组术后1 d ET 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恢复至术前水平;OC 组手术前后ET 无显著变化;譺訛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SOD 活力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LC 组术后2 d 恢复至术前水平,OC 组术后3 d 恢复至术前水平;譻訛不同LC 手术时间组对术后各应激指标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 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小于OC.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aptectomy,O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胆囊结石患者(LC及OC各30例)术前、术后1 h、术后1 d、术后2 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IL-6值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OC组术后2 d,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比值较术前下降(P<0.05),且同LC组相比较,OC组明显低于LC组(P<0.01).OC组术后1 d或/和术后2 d WBC计数、CRP、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与LC组相比较,OC组明显高于LC组(P<0.01).结论:L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影响小,有利于LC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三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00例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560例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恢复饮食时间(h)、住院天数、输液天数、腹腔引流例数、切口愈合等. 结果 手术时间、输液天数、恢复饮食时间、切口愈合情况,MC组、LC组优于OC组(P<0.05),而MC组与L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MC组少于LC组和OC组(P<0.05);LC组中转OC组显著高于MC组中转OC组(P<0.05). 结论 掌握MC手术技巧,MC是一种简便、安全、低创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U),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LC组93例,OC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胆囊炎症类型与肝功能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C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OC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OC组(P<0.051)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在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是常见的,不伴有临床表现,LC组高于OC组,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的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组(LC+EST)(n=20);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LC+LCBDE)+T管引流组(n=20);C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组(n=20);对比分析三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率等并发症指标.结果 LC+EST组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禁食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均低于开腹组(P<0.01),术后疼痛发生率、胆漏率低于LC+LCBDE组(P<0.01),但术后血淀粉酶升高率高于LC+LCBDE组和开腹组;三组间术后结石残余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EST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的术式选择,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对1160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LC,MC优于OC,而LC、MC之间无明显差别,术中的出血量LC〈MC〈OC,LC、MC中转OC基本相当。结论LC、MC手术时间比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切口愈合优于OC,但胆囊切除术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个体化治疗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4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例。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LC组有2例术中转开腹手术;LC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3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胆囊炎行LC的病例,比较早期和延期行LC的病例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早期和延期行LC术后.手术时间(120 min vs 109 min)、中转率(11.1% vs 13.95%)以及术后并发症(胆管损伤、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没有差别(均P>0.05).早期行LC出血量大于延期LC(204 mL vs 136 mL,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延期LC(5.9 d vs 11.8 d,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行早期LC,虽然增加出血量,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可能降低相关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开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传统开腹、腹腔镜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三者在治疗胆囊结石中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89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3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0例)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29例),分析三类不同方法手术的优缺点.结果 LC组和MC组的出血量、消化功能恢复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机。方法:将成功施行LC的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归入LC组,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的患者归入OC组,进一步根据中转开腹的时机分为主动中转组与被动中转组,以观察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OC组上腹部手术史例数、急性胆囊炎发作例数、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大于LC组;主动中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被动中转组。结论: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白细胞计数偏高及胆囊壁厚度增加均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转开腹时机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对人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择期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胆囊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LC组 ,n =2 0 )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 (OC组 ,n =2 0 )。分别于术前、气 (开 )腹后 2 0分钟、术毕 2 0分钟取血样 ,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和C肽 ,用葡萄糖氧化酶 (GOD)法测定血糖。结果 气 (开 )腹后和术毕两组血糖均高于术前。以OC组增高明显 (P <0 0 1) ;LC组仅术毕 2 0分钟高于术前 (P <0 0 5 )。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 /血糖比 (I/G)∶LC组气腹后、术毕均略高于术前 (P >0 0 5 )。与术前比OC组胰岛素增加不明显 (P >0 0 5 )。C肽开腹后降低 (P <0 0 5 ) ,术毕后升高 (P <0 0 5 )。I/G术毕略低于术前 (P >0 0 5 )。结论 LC应激反应轻于OC ,对胰岛 β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小切口及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创伤程度及优越性。 方法 随机选取 1995年 12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72 6例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 32 4例 ,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 (COC) 6 5 7例。比较了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用量、术后体温、肠功能、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总住院日以及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是否有差异。 结果 LC组术后恢复指标与MC、COC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MC组恢复较COC组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LC手术创伤程度小 ,病人恢复最快 ,但受器械及腹腔镜手术医生水平限制 ,对病人有选择性 ;MC手术也可属于微创外科范畴 ,其创伤较COC小 ,病人恢复也较快 ,手术费用最低 ,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但手术医师需具有相当经验 ,对病人的选择性较LC手术大 ;COC为传统手术方式 ,创伤较前两者大 ,但对于炎症剧烈、解剖不清、胆道需探查等情况 ,仍属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为1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LC(LC组),5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LC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OC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ST、ALT、ALP、TBIL及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LC组上述指标基本下降至术前水平,而OC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比,术后第1天、第5天,OC组患者AST、ALT、ALP、TBIL、BUN、SCr均高于同时点LC组(P<0.05)。结论:LC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为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最佳术式。方法对868例肥胖患者不同术式的胆囊切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C)(15.1%)(P<0.01),各项临床恢复指标优于OC(P<0.01);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之切口受肥厚腹壁的影响,开展受到影响。结论肥胖症不应是LC的禁忌证,肥胖患者的胆囊切除应首选LC。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O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年龄超过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分别采用LC(34例)与OC(42例)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且LC组无中转开腹的病例。LC组的手术时间为95.2±19.7 min,OC组的手术时间为86.8±21.2 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2例(5.9%),O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8例(19.0%)(P<0.05);LC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C组(P<0.01)。总共有2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31.6%),其中LC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OC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剖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胰岛素抵抗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岭  全卓勇  章希  许涛 《腹部外科》2005,18(4):216-217
目的对比剖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持续时间,以确定LC有更小的组织创伤。方法将53例择期手术病例分为OC组(28例)和LC组(25例),对比两组的生理学评分、住院时间及在术前、手术结束、术后24h、72h的胰岛素敏感性(IS)改变。结果LC组IS下降最多仅为8%,而OC组IS下降可达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LC术后IS改变较OC术后少,对机体的损伤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4例,其中LC 53例,OC 61例,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综合费用、切口感染率和置引流管率的差异。结果与OC组比较,LC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切口感染率低,置引流管的比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胆道损伤、胆漏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3.3(2~48)个月,均未发现胆管损伤、胆漏损伤、胆囊残株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与OC相比,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综合费用少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81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4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血糖变化。结果LC与O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中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组(P〈0.05)。LC组术中血糖明显低于OC组,但术前和术后血糖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可行,且安全有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尽量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60岁老年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患慢性胆囊疾病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组(TUEC,30例),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30例)。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 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 IL-6和 CRP 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常规项目。结果 LC 组的 IL-6和 CRP 水平略高于 TUEC 组,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项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止痛药的使用 TUEC 组明显小于 LC 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与多孔 LC 一样,创伤反应小,安全、可行;同时美容效果好、切口疼痛轻,可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