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出血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为“胸中血府血瘀”等所致诸证所设,主治胸膈以上疼。现代临床内外妇各科在运用上多有发挥,笔者在痔疮科门诊中,对一些疑难杂证,利用该方之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尝试用之,常获佳效,兹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妇科病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所《医林改错》,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原方主治胸中瘀阻兼有气滞之证。作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中见有气滞瘀阻的证候,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一书,由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生地、甘草、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组成。其中前瓦味活血祛瘀而通血脉;柴胡桔梗与枳壳牛膝同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开胸通阳,行气而助活血;生地一味不仅能逐血痹、凉血消瘀,还能养阴滋润血燥。诸药合用共成祛瘀通脉、行气止痛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胸痹之真心痛或厥心痛。近年来笔者应用此方除治疗胸痹外,还将此方用于以下疾病当中: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功用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组成桃仁,红花等。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十多年来,凡遇新病或久病多方治疗无效,察其证不论何处疼痛.审其既无表证,又无里证,无气虚亦无痰饮,忽犯复愈,或久治不愈,则从诊查中仔细观察,确有血瘀证,则选用此方.每每投之则显效。现列举血府逐瘀汤治验二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汤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一首典型的活血祛瘀补血理气方剂。《成方便读》谓:“一切补血之方,又当从四物而化也……,此方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王清任以生地易熟地,加重凉血滋阴,治血府血瘀;将白芍改赤芍,更加强化瘀之力。”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     
<正>血府逐瘀汤载于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为主治血瘀证的常用方。方药组成: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4.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4.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主治胸中血瘀证。证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  相似文献   

7.
对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九首逐瘀方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活血化瘀药物桃红芍归芎的基础上,各方用药及临床治疗各具特色,有些是目前影响最大的活血化瘀方剂,又以血府逐瘀汤应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并认为王氏独创“辨证“活血化瘀治则,使血瘀证的理论从诊断,立法到组方遗药形成完备的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王清任的解剖实践学术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清代名医王清任不仅在临床医学活血化瘀论证有独到见术;在人体解剖学方面,著有《医林改错》通过观察尸体并绘制了“亲见改正脏腑图”,这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中近代解剖学重要著述。对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历史久远但他的学术思想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错医林唯求真——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任(1768-1831),清代医家,虽然终究未能扭转乾坤,但讲到医学发展史时,却是一位不能不书上一笔的医家.《医林改错》,区区3万字左右的一册小书,在清末的医界,如流星闪过夜空,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我国王清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逝世 170周年纪念。王清任一生的医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对解剖学的贡献和他在发展气虚血瘀学说基础上创立的一系列活血化瘀处方 ,他的医著《医林改错》是他医学思想的结晶。 10 0多年来 ,王清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王清任的医学理论在中医研究与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术界对研究王清任呈此起彼伏之状 ,对王清任理论及活血化瘀处方的研究亦不断出现新亮点 ,这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医林改错》版本。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医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12.
王清任是中国医学史上长期被误解了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其医学成就的根本特点是与传统的科学文化和中医学术不相容。他在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学风)和实证分析思维方式(方法论)两个方面,提供了时代和中医缺少的新东西。《医林改错》医学成就的沉沦,不仅仅是王氏个人的不幸,更是整个古代中医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晚清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提出的人体理论异于传统中医理论,也异于解剖学,但《医林改错》所载方剂在临床上却确实有效,“方效论错”的悖论提示研究者,王清任的理论不是粗浅的解剖学。通过对《医林改错》的脏腑观念、“气血”观念以及人体理论的仔细分析,王清任的理论被证明尽管背离了传统中医理论的许多观点,但继承了中医理论中核心的“气血”观念,因此仍然属于中医理论范围。对“气血”观念的继承,是“方效论错”的根源。王清任批评传统中医理论、建立新理论的过程中显示的,对现代中医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案例,讨论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论。认为瘀血的病位在外分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分膈膜上下,疾病主要病因是血瘀和气虚,病性有虚实之别。这一理论奠定了活血化瘀理论的基础,丰富和完善了瘀血证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列在瘫痿之后的方剂,由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气。并助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络,诸药合用共凑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阻心脉型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消心痛或硝酸甘油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等明显较对照组治疗效果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是治疗瘀阻心脉型劳累型心绞痛的有效、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王清任逐瘀3方临床应用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其对人体部位的划分及对气血理论的认识所创立的著名方剂。由于行之有效 ,加之其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杂症 ,故成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方剂 ,远远超出王氏运用经验。本文就建国以来王氏逐瘀 3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1 逐瘀 3方临床应用病证范围1 .1 通窍活血汤 [1~ 9]主要治疗头面部疾病 ,如脑溢血、脑梗塞、脑外伤昏迷、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发精神障碍、脑外伤后遗症、脑外伤阳萎、头皮血肿、面神经麻痹、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性头痛、三叉…  相似文献   

18.
王清任编著《医林改错》一书,几百年来各医家对其观点褒贬不一。但是对于其在立法和用方上的成就。大多数医家的评价却十分肯定。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述对血瘀证的辨治,提出“诸病之因,皆由血瘀”的学术观点。其下卷运用气血学说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儿半身不遂、瘫痿、瘟毒吐泻、转筋、抽风、痘疹、女子不孕、难产、痹证、癫狂、痫证等50余种病症的临床医学理论认识和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来源于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为活血化瘀方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等多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胸痛、头痛、呃逆、不寐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不仅具有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作用,而且具有抗缺氧、镇痛、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周期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子宫内膜异位所引起的经期腹痛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以下简称内异性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本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剧之经期腹痛,发作时小腹疼痛剧烈,甚则导致晕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知名老中医裘笑梅涉身岐黄七十载,医术精湛,对本病的诊治,匠心独运,治验颇丰。笔者有幸侍诊案例,受益良多,现就裘老诊治本病之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