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勇前  赵平  王晓峰  聂青和 《肝脏》2004,9(1):58-60
随着对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长效干扰素的出现并批准用于临床,单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者的再次抗病毒治疗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联合利巴韦林,或用长效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治疗结束后24周血清HCV RNA阴性),但是,毕竟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无效。因此,许多学者针对如何选择合  相似文献   

2.
<正>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法[1]。但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较多,耐受性差,限制了干扰素的应用,尤其大于70岁的高龄老人中应用干扰素的病例较少。为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作者对抗病毒愿望强烈的患者,在充分评估并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并共同签署同意书后,对4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同时观察中药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气虚毒瘀型患者65例,随机分为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组32例和干扰素、利巴韦林对照组33例,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时随访一次。观察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血清HCVRN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抗病毒疗效比较,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4周和48周时生化应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体重减轻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脱发等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清ALT、AST、TBil改善以及持续病毒学应答均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且对干扰素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体重减轻的发生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长效干扰素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n=30例),普通干扰素组采用普通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n=30例),均分别于治疗4、12、24、48w及治疗结束后24w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长效干扰素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90.0%,显著高于普通干扰素组的56.7%(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有发热、肌肉酸痛、脱发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但长效干扰素组发生发热和肌肉酸痛比率分别为36.7%和33.3%,显著低于普通干扰素组(90.0%和93.3%,P〈0.01);长效干扰素组中性粒细胞下降明显高于普通干扰素组,在4~24w尤其明显。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在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多,故中断治疗或需要减少剂量的比例高,影响了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目前研究认为:老年HC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非常必要,通过对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副作用的监测,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更高的持久病毒学应答率。  相似文献   

6.
《肝脏》2016,(9)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疗程及用药安全。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纳入治疗1组,给予干扰素a2b注射液500 w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组(治疗48周)和治疗3组(治疗96周)给予小剂量干扰素a2b注射液(100~300 w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观察各组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及生化学指标的改变。结果肝硬化患者给予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生化各项指标、PTA及Child-Pugh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1组的ETVR、SVR均明显高于治疗2组(93.2%对68.5%、43.7%对24.1%),治疗3组的ETVR、SVR也明显高于治疗2组(92.9%对68.5%、54.8%对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经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及肝功能均有好转,用药疗程延长至96周可达到较高的SV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壳脂胶囊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排除肝硬化、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等。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壳脂胶囊。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抗病毒疗效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病毒治疗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壳脂胶囊能改善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目前公认的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但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耐受性差,限制了干扰素的应用。目前国内对老年人应用干扰素的报道不多,我们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例75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等位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答率的影响。 方法 对113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基因型调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其中25例患者的HLA-DRB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病毒基因型及宿主HLA等位基因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反应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基因型HCV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不同,其中HCV-Ⅳ/2b型应答率最高,为57.7 8%,I/la型和Ⅲ/2a型次之,分别为46.15%和47.62%,Ⅱ/1 b型应答率最低,仅为11.76%。HLA-DRBl*07阳性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较高,而DRB1*04阳性者应答率较低。患者性别、HCV基因型、宿主HLA-DRB等位基因三种因素均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女性、Ⅳ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7等位基因的患者多表现为完全应答,而男性、Ⅱ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4等位基因的患者多表现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其中DRB1*07等位基因及Ⅳ型HCV感染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最大。 结论 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状况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丙肝的治疗方案不应单纯只针对抗病毒一个方面.还应着眼于宿主本身,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增强宿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的疗效。本研究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分析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用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高达80%.但很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能耐受这种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为了让这部分患者也能得到抗病毒治疗,我们尝试在基础疾病稳定、征得患者及家属理解、知情并同意下,给予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治疗,使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少数病情也得到改善.我们对4例特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是采用长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一种合成的鸟苷类似物)的联合治疗。长效干扰素是α干扰素分子被连接到聚乙烯乙二醇分子上的形式,可确保在每周注射一次后持续不变的干扰素浓度。长效α干扰素有效地抑制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复制。并且具有可能加速受感染细胞清除的免疫调节特性。利巴韦林产生一种弱的、短暂的早期抗病毒作用,并且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对已有初期应答的病人具有预防复发的基本作用。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13.
正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是目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的标准方案,约65%患者可取得持续病毒应答。目前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判断,临床上多采用转氨酶水平、HCV-RNA定量、HCV基因分型及宿主白介  相似文献   

14.
周朝晖  佘为民 《肝脏》2008,13(1):96-97
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方案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的完全应答率在50%~80%之间,停药后的复发率为15%~40%。α1胸腺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抗病毒治疗中能提高机体的完全应答率,减少复发率。本研究应用传统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α1胸腺肽,观察其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相关的rs12979860基因型和HCV基因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无应答(NR)的各3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样品样进行检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CV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连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0.5μg/k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或普通干扰素α-2b 3 MIU每周3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3.8%,而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8.1%,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相当(P=0.96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而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但是没有与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相关的特有的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陈尉华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06,11(7):446-447
近10年来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最初的单用α干扰素治疗发展为α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近几年来提倡采用聚乙二醇化(Peg)干扰素α-2a或2b加上利巴韦林治疗,使得持久病毒应答率(SVR)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认为Peg干扰素α-2a或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最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治疗方案,其次是普通α干扰素或复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效果均优于单用α干扰素。  相似文献   

18.
<正>【据《Hepatol Res》2014年6月报道】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可通过长期自行注射低剂量干扰素抑制HCV复发(作者Takashima T等)慢性丙型肝炎的推荐治疗方案是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然而,1b型和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约为50%。来自日本兵库县医学院的Takashima T等比较了丙型肝炎患者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及自行注射小剂量天然型α-干扰素的疗效和副作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的研究在12个日本机构中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HCV及HCV、HBV重叠感染者对α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治疗的反应 ,对171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感染及HCV、HBV重叠感染者进行基因型调查 ,并分析对Ⅱ /1b型HCV感染的疗效。结果发现 ,Ⅳ /2b型HCV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最高 (5 7 78% ) ,Ⅱ /1b型应答率最低 (11 76 % )。联合胸腺肽治疗的Ⅱ /1b型患者应答率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组 (P <0 0 5 ) ;Ⅱ /1b型HCV无论单独感染还是与HBV重叠感染均表现出更低的应答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胸腺肽治疗有助于提高Ⅱ /1b型患者的应答率  相似文献   

20.
罗生强 《肝脏》2011,16(1):71-72
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始于1998年。单用普通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的持续病毒应答(SVR)仅16%,而加用利巴韦林治疗后SVR提高到41%[1]。另有报道[2-3],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SVR为18%-39%,而联合利巴韦林后的SVR上升至5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