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共接受手术43例次)原发及复发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该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复发病例较原发病例生物学行为差,肿瘤侵袭力强,组织学亚型恶性程度高,手术完全切除率低。多次复发者复发间期逐渐缩短。难治性大出血是术后主要且致命的并发症。结论 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易复发,很少转移,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完全切除者复发间期长,控制术中出血是减少术后死亡的关键。放、化疗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减少复发。方法回顾分析10年手术治疗31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了解术后5年复发情况,以与术后复发有关的因素为变量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性回归分析。结果 5年复发率为48.39%(15/31),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手术方式、组织学亚型、肿瘤体积和是否外侵对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均有影响(P〈0.05)。结论手术方式、组织学亚型、是否外侵和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不易发现,手术彻底切除较困难,术后易复发。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47例。中位年龄53(26~78)岁。我院首次手术治疗65例,外院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24例。初诊临床表现: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41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3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23例PR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部肿块(91.3%,21/23),腹胀(56.5%,13/23)及腹痛(30.4%,7/23)。B超及CT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和85.7%(12/14)。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16例(69.6%),其中8例联合脏器切除;部分切除3例(13.0%);仅行活检4例(17.4%)。PRL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复发率为75.0%(12/16),该12例中再次手术8例(66.7%)可完全切除肿瘤。结论CT是诊断PRL的重要手段,优于B超;手术以完整切除肿瘤为主,对侵犯脏器者采用累及脏器一并切除;术后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发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8年收治的76例复发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再手术,共行126例次手术,首次复发、再次复发、三次以上复发肿瘤完全切除率分别是62.2%、26.8%、11.4%.肿瘤完全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4.5%、71.7%、58.2%(P<0.01),肿瘤部分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39.3%、21.8%(P<0.01).结论 肿瘤切除不彻底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复发后再手术是首选治疗,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争取联合脏器切除达到完全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复发的肿瘤应于适当的时机再次手术,并采取恰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初诊的43例PRPL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PRPLS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22~75岁,中位年龄49岁.肿瘤平均大小(17.6&#177;10.8) cm.行CT检查38例,定性准确率为81.3%;行MRI检查8例,定性准确率为80.0%.4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者40例,联合切除率为32.5%,中位随访39个月,首次手术完整切除且未复发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80.0%,术后复发患者3、5年生存率为72.2%、61.1%.结论 PRPLS早期诊断较为困难,CT和MRI是PRPLS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PRPLS首次手术应争取完整切除肿瘤,对大多数复发病例仍应以积极手术治疗为主,完整切除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I_S)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3月经手术治疗17例PRPLS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共进行手术30例次,其中13例次为首次手术,17例次为再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24例次(80.0%),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2例次(40.0%),肿瘤部分切除5例次(16.7%),探查活检1例次(3.3%)。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无论是首发还是复发,手术切除都是标准的治疗手段,晚期肿瘤姑息切除亦能减轻邻近压迫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10年中收治的腹膜后脂肪肉瘤15例.术前根据病人年龄较大、病史较短、腹部可触及能轻微左右移动的巨大平软或中等深在肿块等特点,若病人全身情况较好,再结合消化道钡餐、B超、CT等检查,可初步诊断、定位和了解与周围组织关系.治疗主张尽可能整块或大部切除,对复发者争取再次、多次手术切除,如有困难术中不要勉强切除.15例中整块或大部切除11例.15例中已有5例死亡,多为不能切除者,大部切除的病例目前已有3例分别作了4次、3次、2次手术,存活时间最长已10年,最短2年,整块全切除复发率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然而病理类型繁多。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的高复发率是此类疾病治疗的一大困扰。此文分析总结了相关文献,结果显示腹膜后肉瘤病人的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肿瘤级别、手术范围及肿瘤数目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Ĥ��֬����������ת�Ƽ�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转移机理及预后。方法 复习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资料及文献,总结伴有亚型转化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人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率。分析反复复发与远外转移的关系。结果 伴有亚型转化的病人平均复发次数高于非亚型转化病人,但生存时间较长。肿瘤复发可诱导去分化危险。结论 亚型转化使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复发次数增加而不影响生存期。肿瘤复发诱导去分化危险,肿瘤可获得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52例,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52例患者首次手术肉眼肿瘤完整切除41例(78.85%),部分切除5例(9.61%),术中单纯活检6例(11.54%)。首次手术联合脏器切除34例(65.38%),联合多脏器切除23例(44.23%)。多脏器切除主要集中左侧后腹膜脏器,切除肿瘤最大长径6.5~39.8 cm,患者术中出血量在420~7000 mL。41例肉眼肿瘤完整切除患者中,10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阳性。52例患者中分化型脂肪肉瘤为主,占比59.62%(31/52);病理分级主要是1级,占比57.69%(30/52);肿瘤直径<20 cm者33例,占比63.46%(33/52);肿瘤直径≥20 cm者19例,占比36.54%(19/52)。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0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6个月。术后复发时间3~95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49个月;术后1年、2年分别复发8例、32例,复发率分别为15.38%、61.54%。复发患者大部分为男性、肿瘤直径<20 cm。术后发生转移5例(9.62%),分别为2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结果显示,肿瘤复发时间与患者性别、肿瘤分级、肿瘤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有关(P<0.05)。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主要采用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易复发,复发时间与肿瘤最大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的诊疗经验,并寻找影响RPLS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84例RPLS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外科处理方法及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84例病人共行手术110例次,肿瘤完全切除72例次(65.5%),联合周围脏器切除66例次(60.0%)。术后总复发率64.3%,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RPLS分化程度和肉眼完全切除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联合脏器切除组与单纯肿瘤切除组的肉眼完全切除率分别为72.7%、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LS术后复发率高,肿瘤分化程度和肉眼完全切除是影响RPLS术后复发时间的独立因素。联合周围脏器的肿瘤切除可明显提高肿瘤的完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LPS)的发病机制及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复习近年来关于PRLPS的病理分型、发病机制以及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PRLPS病理分型分为高分化、去分化、黏液样或圆细胞型、多形型及混合型5种。分子学发病机制主要是基因表达的变化,如MDM2与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c-myc基因表达异常、Prune-nm23-H1机制、miRNA异常表达及FUS-CHOP融合基因的异常蛋白质产物调节肿瘤的生长。PRLRS的治疗包括肿瘤根治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辅之以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结论 PRLPS是一种复发率极高、较罕见的恶性肿瘤,但早期诊疗比较困难。随着对PRLPS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方式已转变为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BACKGROUND: Surgery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initial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RPLS). This study was a review of outcomes of patients treated at the Royal Marsden Hospital. METHODS: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who had surgery for RPLS since 1990 were review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Patients with primary RPLS and those with recurrent RPLS, who had palliative surgery after a variable number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elsewhere, were considered separately. RESULTS: Seventy-two patients had surgery for primary RPLS, over half of whom underwent resection of a contiguous organ to achieve clearance. Follow-up of at least 12 months was available for 58 patients. Thirty-four patients had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after median follow-up of 26 (range 12-151) months. Low-grade tumour and macroscopic clearance of tumour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improved survival. Forty-seven patients had palliative surgery for recurrent RPLS. Median survival from time of last operation to death was 27 (range 0-79) months. Follow-up was to a median of 68 (range 14-261) month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low-grade RPLS that has been completely resected at the initial operation have the most favourable prognosis. Palliative resection is worthwhile to treat troublesome symptoms of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脂肪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1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脂肪肉瘤病人经手术治疗27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脂肪肉瘤占同期经手术探查的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实体瘤的31.6%(18/57);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包块与消化道症状:病理类型以高分化型多见(13/18);首诊后16例获得临床根治性切除,6例复发性脂肪肉瘤病人,共接受15次手术;全组合并单侧肾切除6例,部分结肠切除4例,部分空肠切除和胃大部切除各1例;肠系膜脂肪肉瘤手术多采用完整切除术(8/10)。结论 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行联合脏器切除术,但不应强求根治;为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多发肿瘤不能完整切除者应积极实施姑息性减瘤术,多次复发者有条件可多次手术;采用完整切除术、尽量避免肠切除治疗对多发性及复发性肠系膜脂肪肉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