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2009-2012年208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25.9%,在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吸烟、低肺功能、术后非硬膜外镇痛、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应做好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74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可能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选择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分型、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等8个指标作为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3例(3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型、术前肝功能分级和手术方式与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相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和手术方式对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影响,且均为正相关。结论:年龄、术前肝功能和手术方式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Clavien-Dindo(C-D)并发症分类系统对胸腰骶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脊柱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187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12例,女75例;年龄18~85岁,平均45.7±16.0岁。74例有神经功能损害,术前存在合并症29例。病变部位依次为胸椎40例(21.4%)、胸腰段51例(27.3%)、腰椎74例(39.6%)和腰骶椎22例(11.8%)。采用前路手术55例、后路手术98例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34例。使用C-D分类系统对患者术后住院期间(≤30d)并发症进行分级评估,先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年龄、性别、吸烟史、术前ASIA分级、术前合并症、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病变部位、病变范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术前血沉、手术入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的相关性,并对P0.2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7.4%(70/187),按照C-D并发症分类,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1%、8.0%、2.7%、2.1%和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病变范围、术前血红蛋白和术前白蛋白与总体并发症相关,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抗结核时间、术前白蛋白和手术时间与Ⅱ级或以上级别并发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白蛋白低为总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而术前合并症和手术时间长为Ⅱ级或以上级别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4和P=0.015)。结论 :CD并发症分类系统简单、可以提示并发症严重程度,是评估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术前白蛋白低是胸腰骶椎结核术后早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和手术时间长是脊柱结核术后早期发生C-D分级Ⅱ级或以上级别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食管癌患者364例,行二或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影响术后并发症的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64例患者中,66例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本研究范畴内的并发症。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营养风险评分、T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手术经验、吻合部位、吻合处外加手工加固缝合为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评分≥3、T分期≥3、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240分钟、颈部吻合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吻合处外加手工加固缝合为保护因素。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营养风险评分≥3、T分期≥3、术前有合并症、手术时间≥240分钟、颈部吻合,保护因素为吻合处外加手工加固缝合。重视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30d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的95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并发症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30d内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956例病人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60/956)。按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a级36例,Ⅲb级12例,Ⅳa级5例,Ⅳb级5例,Ⅴ级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OR=1.781、95%CI为1.04~3.048、P=0.035),术前白蛋白(OR=6.979、95%CI为3.057~15.930、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OR=2.386、95%CI为1.375~4.138、P=0.002),术中输血(OR=2.698、95%CI为1.088~6.695、P=0.032)与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合并症(OR=2.051、95%CI为1.160~3.627、P=0.014),术前白蛋白(≤35g/L)(OR=4.652、95%CI为1.776~12.182、P=0.002),术中估计出血量(150ml)(OR=2.131、95%CI为1.190~3.816、P=0.011)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存在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术中出血量大是直肠癌术后30d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病人55例为呼吸衰竭组,术后无呼吸衰竭病人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发症等因素对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70岁)、吸烟、术前肺部合并症、手术时间 3小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乳糜胸可能是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呼吸衰竭组术前最大通气量(MVV%)为(51. 02±7. 6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39. 05±6. 47),对照组分别为(85. 64±8. 10)和(74. 29±7. 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时间 3小时、术前肺功能偏低及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B值分别为1. 313、1. 345、1. 489、1. 579和1. 574)均为引起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病人术前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发生有助于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265例65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10例(41.51%),女155例(58.49%),平均年龄76.43岁(65~95岁),准确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前内科合并症、手术时机、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并随访患者术后1年内的生存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合并3种及以上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与无术前合并症的患者相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是无术前合并症患者的4.793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OR-4.793)。手术时机超过伤后72h(P=0.001,OR=3.836)或术前合并症≥3种时(P=0.011,OR=7.752),会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风险,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因素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所纳入研究的众多高危因素中,仅术前的内科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而术前合并症与手术时机均是导致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建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加重内科系统合并症,从而减小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胃癌根治手术老年患者691例的临床资料,男563例,女128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BMI、ASA分级、吸烟及饮酒史、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用药情况、术中液体出入量、术中尿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16例(2.3%)患者发生术后AK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OR=5.587,95%CI 1.355~23.029,P=0.017)和术中尿量减少(OR=0.997,95%CI 0.995~1.000,P=0.023)是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冠心病及术中尿量减少是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手术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术后严重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63例行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病人的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其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1.7%(19/163),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3.9%(39/1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并发症危险因素依次是低蛋白血症、胆肠吻合口过多、病人有心肺合并症或糖尿病和恶性病变,而影响手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是恶性病变、低蛋白血症和心肺合并症或糖尿病。结论术前肝功能不良是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并发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手术医生正确掌握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风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术后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法对650例胃癌患者术前状态、手术方法、肿瘤病理情况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合并症、门静脉高压、全胃切除、清扫No.16a组淋巴结、清扫No.16b组淋巴结、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医师、医师手术例数、淋巴结清扫范围等18种指标与胃癌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8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按其作用的强弱依次为:术前合并症、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No.16a组淋巴结清扫、No.16b组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术中失血量、医师手术例数。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 Exp∑(4.327- 1.076X_1-1.002X_2-0.984X_3-0.899X_4-0.667X_5-0.453X_6-0.003X_7 1.369X_8)。判断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准确度为80.46%,灵敏度为79.82%,特异度为80.59%。结论术前合并症、联合胰脾切除、No.16a组、No.16b组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医师手术例数、术中失血量为胃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