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4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人的护理应防治结合.通过整体护理.并根据护理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3.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常见的以智能化障碍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性痴呆.2002年2月-2004年2月,我科对34例VD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实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综合康复护理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LOFCA法评价认知功能,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氏指数(BI)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患者按照综合康复护理方法的要求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基本治疗方法,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BI指数、LOTCA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功能恢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老年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跃华 《天津中医》1994,11(3):23-24,27
  相似文献   

7.
郑帆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6-1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管性痴呆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思维和表达能力训练、环境记忆训练、社交障碍护理、心理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痴呆验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DL、WMS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治疗,提高康复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心通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脑心通治疗,对照组开展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CGI-SI)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两个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缪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07-1607
目的:研究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同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药益智汤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分提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0%(P<0.05),结论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方法: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循证护理组),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两年后对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效地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和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调畅气机法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0例。2周为1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护理干预前后,通过对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变化,采用P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能力、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干预,MMSE量表评分较前升高,ADL量表评分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调畅气机法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显著,达到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三联中成药口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是脑进行性衰退的一种神志疾病 ,系因脑动脉硬化、脑卒中后导致大脑病理性改变。表现为步态蹒跚 ,反应迟钝 ,记忆力减退 ,甚至出现肢体震颤 ,神志痴呆 ,是中老年病中常见病、难治病。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呆病”范畴。中医辨证认为 ,本病与肝肾亏虚、痰血阻滞、清窍蒙蔽有关。笔者根据“病缓者以丸药图之”的古训 ,在临床辨证的指导下 ,以三联中成药口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于门诊。治疗组 2 2例 ,其中男 17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8岁 ,平均年龄 6 2岁。病程 1~ 5…  相似文献   

13.
老年血管性痴呆探索周瑞求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411400)老年血管性痴呆为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以神志障碍、神思迟钝、遇事善忘、定向多误、计算力差为特征。目前医药界,有关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研讨及临床报道却非常少见。笔者经数十载临床实践,认为在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益智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喜得镇,每次2mg,每日3次口服。均2个月为1个疗程,单盲给药。结果:本药可以显著增高不同痴呆量表成绩;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相似文献   

15.
杨复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F0003-F0003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主要包括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痴呆等。我院脑血管中心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1例血管性痴呆并出现情感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病例中,随机抽取60例。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7岁。60例病人中出现情感障碍的病人共31例(51.7%),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定,把情感障碍主要分为3型:焦虑型: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紧张、欣快、易激惹…  相似文献   

16.
崔书克 《陕西中医》2005,26(11):1210-1210
血管性痴呆又称多发梗塞性痴呆。其实质是脑动脉硬化,体内脂质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堆积在血管,使得血管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减低,严重者完全阻塞,继而阻塞区周围半暗带神经元损伤,血小板聚集、氧糖代谢紊乱等。近6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溶栓汤内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1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宋晓鸿 《四川中医》2006,24(12):3-4
陈祥林主任医师认为老年血管性痴呆虚实夹杂贯穿病程,临证治疗宜通补兼施,补其虚,通其滞;中药组方善用有效药对,以求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31.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 1个月血管性痴呆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 ,对 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认知护理早期干预 ,2周后 2组患者用MMSE量表评定。结果  2周后 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脑脉泰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脉泰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3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1~80岁,平均(69.94±5.41)岁;平均病程(3.00±2.04)年;平均中风次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