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遇幼平  杨秀强 《新中医》1997,29(11):39-39
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34例黄褐斑,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诊断明确,症状典型的黄褐斑34例,其中女31例,男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伴有肝炎者3例;女性病例多伴有月经不调。2 治疗方法21 中医辨证分型211 肝郁脾虚型 症见黄褐斑色淡、形状不规则,多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部,平素情绪易波动,易怒或忧郁,胸胁胀闷或月经不调,纳差,肠鸣或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弦缓。治以疏肝健脾为主,方用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赤芍、白术、茯苓、党参各10g,当归、黄芪各15g,甘…  相似文献   

2.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情较顽固,且近几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黧黑皮干黑曾、皮皮干、面尘。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气血虚衰,血气不和,血脉凝涩,不能荣华面部而致,与肝、脾、肾功能及痰饮、风邪有密切关系。故其治疗应依据证候而定,从疏肝、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滋阴、祛风、化痰等不同方面着手。辨证论治一般肝气郁结证应疏肝解郁,应用加味逍遥丸、柴胡逍遥散加减;脾虚痰湿证宜化痰利湿,常用除湿胃苓汤、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肝肾阴虚证宜滋补肝肾,常用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代谢异常性皮肤病,此病多见于皮肤较白的成年女性。1 黄褐斑发病原因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和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妊娠、遗传、内分泌、代谢、感染、慢性疾病、精神因素等有关,常见于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人工流产、卵巢及子宫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乳腺增生等与性激素失调有关的疾病,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肝胆病、肾脏病、结核病、疟疾等慢性病以及酒精中毒、甲状腺或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肥厚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粤 《中医药研究》1998,14(3):55-57
本文概述了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现状,大体包括五个方面:辨证治疗,专方应用,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在取得一定疗效上尚存在不足之处,如疗效标准不统一,远期疗效观察少,及时确实有效的药物,穴位的筛选不足等。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以颜面部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损容性疾病 ,中医学又称之为“肝斑”、“黎黑斑”。《外科正宗》论述 :“黎黑斑者 ,水亏不能制火 ,血弱不能华面 ,以致火燥结成斑黑 ,色佳不泽” ,认为此病多因肾气不足 ,肾水不能上承所致。因肾主藏精 ,黑色属肾 ,肾精不足 ,肾虚黑色上泛 ,则生黧黑。而《医宗金鉴》指出 :“黧黑皮干黯原于忧思抑郁成” ,认为因肝气郁结 ,藏血损耗 ,肝郁化热 ,肝火上冲 ,血热不能华面所致。该病的治疗一直是皮肤科及医学美容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进展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1 1 …  相似文献   

6.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日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等均为本病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  相似文献   

8.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丹丹  张毅 《河南中医》2005,25(5):83-86
黄褐斑是以面部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弥漫性过度色素沉着,常伴内分泌失调,在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也分泌过量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因而皮肤黑色加深。”常见于青春期到绝经期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分布在两颊和前额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由于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近10a来,中医药对其的报道较多,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以女性多见 ,对面容影响较大 ,是皮肤科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本文就近几年中医治疗黄褐斑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脏腑 ,尤其是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引起的气血不和有关。1.1 肝气郁结 钟以泽[1] 认为忧思抑郁 ,肝气郁结 ,肝木克土 ,致脾虚失运 ,痰湿凝聚 ,秽浊之气循经上熏于面、凝滞肌肤可导致本病发生。周继刚[2 ] 认为本病可由肝郁气结 ,郁久化热 ,灼伤阴血而成。张青山[3] 将本病实证归结为肝郁气滞 ,气血不畅…  相似文献   

10.
正黄褐斑又称黧黑斑、肝斑、面尘、蝴蝶斑、妊娠斑等,好发于颧部、面颊、额部、鼻部和口周等处,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斑,大小不一,边界多清楚,表面光滑,抚之不碍手,无鳞屑及炎症表现,无自觉症状,日晒后皮损颜色可加深。男女均可患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别是育龄期或服用避孕药者[1-2]。虽患者无自觉症状,但因其严重影响美观,又因其治疗疗程较长,疗效有限,因此给患者的精神及生活方面带来  相似文献   

1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获得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上唇为主。损害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斑片,大小不一,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蝴蝶状,表面光滑,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自觉症状,男女均可罹患,以中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外治疗黄褐斑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从病因病机、中药内、外治法,内外合治法,耳压法,背俞穴及针刺疗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血疗法治疗黄褐斑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以面部经络阻滞为标,脏腑功能失调为本。自血疗法是以血液中含有丰富营养、激素和免疫抗体等物质为刺激因子,利用药物与血液混合后吸收缓慢,刺激微弱持久,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60例,治愈32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又称“面尘”、“黧黑斑”,多见于面颊、额、鼻、唇周等处 ,为大小不等之色素斑 ,常左右对称。好发于妇女 ,是妨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之一。笔者自 1 989年开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 1 2 0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2 0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1 1 2例 ;年龄 2 4~ 44岁 ;病程 1个月~ 8年。其中 49例曾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治疗方法内治法 :每日早饭前、晚饭后口服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各 1丸 ,淡盐水送服。敷脐法 :用乳香、地鳖虫、藏红花、肉桂、丁香等分及冰片少许研细备用。用时先将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温水及 75%酒精洗净后 ,取…  相似文献   

15.
四物汤治疗黄褐斑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琴 《河北中医》2001,23(6):449-449
1996~ 2 0 0 0年 ,笔者用四物汤加减治疗面部黄褐斑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其中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 6岁 ,平均 32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0年 ;未婚 2例 ,已婚 4 8例 ;妊娠期发病而分娩后未消失者 37例 ,非妊娠期发病者 13例。全部患者表现面部出现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带状或蝴蝶状褐色斑 ,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附件炎 ,以提早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等。2 治疗方法予四物汤加减 :赤芍药 15g ,当归 2 0g ,川芎 10g ,生地黄、熟地黄、牡丹皮、益母草、泽兰各 12g ,丹参 15~30g…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面部黄褐斑是指女子面部发生的一种色素代谢异常而致沉着性皮肤病,多分布于额、眉、鼻颊及唇上部位,色斑呈淡褐色或深褐色,有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多数界限清楚,如蝴蝶状,俗称蝴蝶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因有碍美观而造成身心痛苦,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疗法。本病属于中医“黧黑斑”、“面尘”等范畴,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一辨证分型李氏分为三型; 1.肝郁型;用清肝丸(柴胡、当归、白芍、生地、丹参、丹皮、山栀子、凌霄花、益母草、香附、白芷);2.肾虚型,用益阴丸(菟丝子、女贞子、生热地、丹皮、寄生、当归、旱莲草、鸡血藤、花粉、云苓);3.脾虚型;用实脾丸(党参、白术、苡仁、冬瓜皮、木香、茯苓、生地、当归、鸡血藤、内金);治疗70例,痊愈14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徐氏分为三型:1.肝郁血  相似文献   

19.
温肾助阳治疗黄褐斑蒲永文(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蒲永蕙(四川绵阳城郊乡计生站四川621000)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多呈蝶形,分布于面部、前额、两颧部,为淡褐色至咖啡色斑片,境界明显。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黄褐斑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治琴  杨传温 《陕西中医》2002,23(9):799-799
目的 :探讨清肝解郁类中药配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组柴佩丹菊汤 (北柴胡、佩兰、血丹参、白杭菊花等 )治疗黄褐斑 86例。结果 :总有效率95 %。提示本方具有清肝、舒肝、解郁、凉血、华面、祛斑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