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预防静脉应用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8月在我院儿科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0min前口服硫酸铝凝胶1次,药物剂量为2~4岁10g/次;5~14岁20g/次;对照组予口服等量矿泉水治疗。对两组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1),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可有效预防静脉应用阿奇霉素时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预防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3例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 min口服磷酸铝凝胶1次,对照组63例不予口服磷酸铝凝胶,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0.1%,对照组总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8,P<0.01)。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可有效预防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磷酸铝凝胶佐治静滴红霉素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2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口服磷酸铝凝胶,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观察两组减轻静滴红霉素副作用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治疗静滴红霉素副作用的效果优于蒙脱石散。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减少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奇霉素(因培康)注射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笔者将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与阿奇霉素注射液合用,同时静滴观察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率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大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79-80
目的探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输液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观察治疗组静脉滴注前服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1粒一次,对照组不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对两组的显效、有效、无效进行疗效观察。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滴注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7%。结论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能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ADR)的临床发生率,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600例急性细菌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静滴阿奇霉素的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0例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后68例出现ADR,其发生率为11.33%;17~59岁39例,占57.35%;以胃肠损害为主,占79.41%。结论: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最有效的药物,但是ADR的发生也较为突出,临床应慎用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山莨菪碱减少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奇霉素注射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胃肠道反应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非常高.本研究将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与阿奇霉素注射液,同时静脉滴注,观察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干扰敏感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发挥药理作用,副作用较红霉素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时常出现的胃肠道反应限制了该药的应用,影响临床,特别是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有影响.本文就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机制及有关的防治方法作一简析,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奇霉素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凝胶基质制备阿奇霉素凝胶。进行了酸碱度及卫生学、稳定性、透皮吸收、皮肤刺激性等试验及含量测定。结果:pH值6.5-7.5,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凝胶稳定无变化无刺激性,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本方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观察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其中80例加用蒙脱石散口服为观察组,另70例不加蒙脱石散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5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因不良反应停药4例,停药率5.71%;观察组轻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例,停药率1.25%.结论:蒙脱石散具有较好的防治阿奇霉素静滴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27例,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将127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63例,应用阿奇霉素10min前给予蒙脱石散口服;B组64例,阿奇霉素注射液加维生素B6同时静脉滴注。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1%,B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防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反应效果显著,具有使用方便、味甜、儿童易接受、方法简单、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减少与缓解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85例6~12岁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2例,在使用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1.5~3.0g/次,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次),加维生素B6 100mg/次,浓度1g/L,速度为100~125μg/(kg·min)。对照组43例,只使用阿奇霉素加维生素B6静脉滴注,剂量、浓度、滴速均与治疗组相同,但不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连续治疗5d。最后比较2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88.1%),有效4例(9.5%),无效1例(2.4%)。对照组则分别为10例(23.3%),24例(55.8%),9例(20.9%)。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确能有效减轻与缓解阿奇霉素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减少与缓解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85例6~12岁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2例,在使用阿奇霉素前30 min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1.5~3.0 g/次,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次),加维生素B6 100 mg/次,浓度1g/L,速度为100~125μg/(kg·min).对照组43例,只使用阿奇霉素加维生素B6静脉滴注,剂量、浓度、滴速均与治疗组相同,但不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连续治疗5 d.最后比较2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88.1%),有效4例(9.5%),无效1例(2.4%).对照组则分别为10例(23.3%),24例(55.8%),9例(20.9%).结论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确能有效减轻与缓解阿奇霉素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5.
口服思密达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滴过程中所产生的胃肠道反应的方法,观察思密达对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在患儿需静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思密达,并设立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思密达能有效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B6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在我院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多(女性患者有几例为沙眼衣原体或人型支原体引发的盆腔炎症)。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2mg/ml的溶液,1次/d,1h内滴完,观察组中加入维生素B6200mg,1次/d。结果加入维生素B6组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副作用。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维生素耽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致严重胃肠道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晶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2):61-61
患者,罗XX,女性,48岁,因发热伴咳嗽三天于2006年3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2℃,P80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见干湿音及哮鸣音,心率84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无肝病及胃病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阿奇霉素引起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机制,总结对其反应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儿科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8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分析其出现胃肠反应的原因,并总结防治方法。结果采取防治措施后出现恶心18例,呕吐7例,腹痛5例,无腹泻及胃纳减退案例,共计3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36.59%,采取防治措施前后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2,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是其胃肠道反应明显,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防治其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能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43-44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5~35mg/(kg·d)加入到10%的葡萄糖溶液300~500ml中,控制滴速为1.2ml/min,1次/d;观察组在滴注前30~40min服用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的反应。结果对照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85.42%,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5.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能够有效的减少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