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石蜡切片浸泡于抗原恢复液,利用微波进行高强度辐射,以恢复组织 因甲醛固定而被封闭的抗原,提高抗原的检出率和染色强度。结果表明,抗原被封闭的组织经抗原恢复处理后,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获得了满意的染色效果。一些常规免疫组化方法呈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和结蛋白染色阴性或弱阳性的组织,特别是经甲醛长时间固定的组织因抗原的恢复而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3.
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作用 ,并寻找最佳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 将“低温微波 硝酸快速脱钙方法”处理的骨及其软组织冰冻切片分为 4组 :Ⅰ对照组 (不处理 )、Ⅱ组(胰蛋白酶 )、Ⅲ组 (微波 枸椽酸 )、Ⅳ组 (微波 TritonX 1 0 0 )。应用LSAB技术检测ANP、5 HT、S 1 0 0、NF、GFAP、Vimen tin、CD31、CD34、FⅧ和VEGF和 1 0种抗体在I~Ⅳ组中的表达 ,图像分析各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 (A)值 ,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Ⅱ~Ⅳ组的吸光度值 (分别为 0 87± 0 4 1、2 .4 3± 0 35、和 2 .4 9± 0 4 3)明显高于I组 (0 4 1±0 37) ;Ⅲ~Ⅳ组明显高于Ⅱ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Ⅲ、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用微波 TritonX 1 0 0或微波 枸椽酸缓冲液对脱钙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微波抗原修复是必要的 ,能明显提高免疫组化染色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微波炕内的免疫组化标记,与常温下的常规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利用微波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缩短了标记染色时间,微波处理标记在阳性强度上有显著判别,而阳性分布与染色背景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微波技术不仅缩短了免疫标记的时间,而且可提高免疫标记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冰冻切片抗体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抗原系列修复后冰冻切片抗体应用于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技术。方法:在常规免疫组化的基础上,于Triton X-100处理后,用0.1mol/L的甘氨酸4℃过夜或0.2mol/L的甘氨酸室温2h。0.01mol/L枸橼酸缓冲液pH6.095--98℃微波10min进行组织抗原修复。观察比较GDNF,Caspase-3和:XRCC1冰冻切片抗体在石蜡切片中的免疫反应性(IR)。结果:经过上述条件处理后,石蜡切片中均出现3种冰冻抗体的IR阳性。其中GDNF IR反应性优于Caspase-3和XRCC1-IR,但3种冰冻抗体在冰冻切片或滴片中的IR均高于石蜡切片。结论:石蜡切片经系列抗原修复后免疫反应有一定改善,但与应用的抗体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EDTA抗原修复缓冲液在ER、PR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的抗原修复液。方法 分别采用柠檬酸和EDTA两种抗原修复液对50例乳腺癌切片进行微波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EDTA修复后,乳腺癌ER、PR染色 / 者分别为44.0%(22/50)、64.0%(32/50),显著高于经柠檬酸修复的染色效果24.0%(12/50)、24.0%(12/50),且前者背景清晰。结论 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DTA进行微波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强度明显优于经柠檬酸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波修复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乳腺癌组织进行抗原修复未进行抗原修复检测雌、孕激素受体,显微镜观察。结果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可明显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降低免疫组化染色背景。结论 微波抗原修复法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抗原修复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杨  袁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1,20(1):60-60,72
免疫组织化学 (简称免疫组化 )自 1 974年用于病理诊断以来 ,已成为病理科一种常用手段。但目前进行的常规石蜡切片标本 ,一般用甲醛固定 ,其免疫组化标记敏感性明显降低 ,造成显色困难。因此在染色时 ,有些抗原须先进行修复或暴露。笔者采用本科总结的微波修复技术先对病变组织进行修复。然后再观察病变组织中激素受体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变组织均为我院 1 997年 4月~ 1 998年 1 0月乳腺手术切除标本。所有标本均为 1 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HE染色。每例取病变最为…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控制在鼻咽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鼻咽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化的标准化实验流程,达到临床病理检验质量控制的要求及日后研究的需要。方法:详细介绍鼻咽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环节。结果:用此法制备的鼻咽组织免疫组化切片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论:此实验流程可改进和提高鼻咽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组织化学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学,其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在病理诊断和科研中已被大家广泛采用,能提供抗原特异性表达和准确定位,促进了临床病理诊断的提高[1].但目前所进行的常规石蜡切片标本均用甲醛固定,使抗原性物质或由于形成醛、羧甲键等原因而被封闭了部分抗原决定簇,或由于蛋白之间发生交联而使抗原决定簇隐蔽,从而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抗原修复.常用抗原修复技术有酶消化法、加热法、高温高压加热法等,本文就抗原修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微波技术在病理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化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已广泛用于;怯床病理诊断之中。然而经甲醛固定的石蜡切片,因固定剂的醛基与细胞蛋白质中的氨基形成醛键或按甲基,或甲醛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发生交联,使细胞内抗原决定簇被封闭,影响兔疫组化染色结果[1]。1991年Shi等[2]首次报道应用微波金属盐法进行石蜡切片抗原修复,使原来不能在石蜡切片上进行标记的一些抗体得以标记成功。从此,微波技术已被应用于免疫组化的全过程,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微波原理及其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微波对人体组织的作…  相似文献   

13.
张国华  王作尧 《内蒙古医学杂志》1994,14(4):201-202,F004
在临床病理检验中,常遇到一些缺乏特有的形态学特征,或形态结构相似的肿瘤并非同一组织发生,而同一组织发生的肿瘤并非形态结构相似,给病理诊断带来困难。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对疑难肿瘤病例进行标记,可使大部分不易明确诊断的病例,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兰淼  李艳红  巩丽  朱少君  姚丽  韩秀娟  张伟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281-1282,1290
目的:探讨肝脏穿刺组织HE染色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操作在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中的意义。方法:按照质控标准化对298例肝脏穿刺组织行HE制片和免疫组化染色,盲法比较标准化前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按照质控标准化制备的常规HE染色切片优良率为92.3%,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未标准化制备的HE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78.9%,7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8例肝脏穿刺组织,标准化后做出明确诊断的有259例(86.9%),标准化前为219例(7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实验流程提高了肝脏穿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诊断率提高,可作为肝脏穿刺组织制片的标准流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魏建丽  马大烈 《河北医学》1996,2(6):682-683
免疫组化快速微波技术(311800)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魏建丽(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马大烈鉴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它不仅广泛用于生物病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肿瘤的鉴别诊断,而且现已成为临床病理学常规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技术上还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18.
蔡广玲  余光银  赵洋 《华夏医学》2005,18(4):501-502
目的:研究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选用CD3、CD5、CD10、CD20、CD43、CD45RO、CD79α、CyclinD1、κ、γ为一抗,Eli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染色时分别用pH5.0,6.0,7.0,8.0,9.0,10.0的抗原修复液作微波抗原修复.结果:不同条件可造成阳性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变化.结论:本实验选用淋巴组织,抗原修复液选择pH7.0,8.0柠檬酸盐缓冲液均优于其它pH值,其中pH8.0染色效果最佳.修复液pH>8.0影响切片附着,造成脱片.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在组织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岚  苏慧慈 《医学争鸣》1995,16(2):149-150
微波辐射在组织固定中的应用孙岚,苏慧慈,王瑞安(西安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710033)关键词微波辐射;组织固定;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号R329.34组织固定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化学固定法.化学固定的组织结构保存较好,但花费的时间一般较长.近年来国外开始采用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鸡胚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操作经验。方法应用常规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早期鸡胚发育中的相关抗体的表达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注意鸡胚免疫组化的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鸡胚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