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作为苯职业性暴露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动物模型研究:48只成年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4mg/m3)、中浓度组(6 mg/m3)和高浓度组(10 mg/m3),雌雄各半;纯苯动态染毒28 d(4个时段,每个时段染毒5 d后停止2 d).监测苯浓度,每个时段染毒后立即取5 h尿,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尿中S-PMA含量.人群研究:接触组为广州市某船厂80名接触混苯的工人,对照组为该厂40名行政管理人员,对照组除不接触混苯外,其他与接触组均衡可比;检测环境中混苯浓度,收集研究对象班后尿.尿样处理和尿S-PMA检测同鼠尿.结果 (1)动物模型研究:在不同染毒时间内,鼠尿中S-PMA浓度随着环境中苯浓度的增高而升高,低、中、高3组间尿中S-PM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尿中S-PMA含量未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变化,同浓度组染毒不同时间,鼠尿中S-PMA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群研究:接触低浓度混苯的工人尿中S-PMA含量为(13.6±3.4)μg/L,高浓度组为(27.2±7.9)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和人群对照组尿中S-PMA本底值均低于5 μg/L.结论 尿中S-PMA含量与环境中苯浓度有关,暴露时间长短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低浓度暴露情况下,尿中仍能检测到S-PMA,可以认为其是反映苯职业接触水平比较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反-反式粘糠酸(ttMA)作为职业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在低浓度苯接触条件下与苯接触水平呈线性相关,ttMA在机体内的代谢转化速率与苯接触水平、甲苯的联合暴露、防腐剂山梨酸的摄入、吸烟以及遗传因素存在一定联系。高效液相色谱固相萃取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是目前测定尿中ttMA较为成熟的检测技术。本文对近年来尿中ttMA的生物监测方法、色谱分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反反式粘糠酸(tt-M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改变及影响因素,探究低浓度苯接触是否引起作业工人健康损害并为筛选苯的暴露及效应标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石化企业低浓度苯接触工人256人与某高新技术企业不接苯工人155人,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职业史等情况,采集生物样本,检测血常规指标及尿tt-MA、8-OHdG浓度,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尿中tt-MA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WBC计数与接苯工龄及尿中tt-MA、8-OHdG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结论低浓度苯接触可引起工人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尿ttMA浓度增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苯接触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和苯巯基尿酸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苯接触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ttMA)和苯巯基尿酸(SPMA)的相关性,评定两接触标志物作为生物监测指标的适用性。方法对44名制鞋厂接苯工人进行个体苯暴露水平的作业环境监测,采集当日班前与班后尿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谱测定尿中ttMA和SPMA含量。结果个体苯接触浓度为2.57~146.11 mg/m3,几何平均浓度为(27.91±3.29)mg/m3。班后尿中ttMA和SPMA含量均较班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班后ttMA和SPMA与空气苯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P0.01)和0.537(P0.01),个体苯接触代谢转化为ttMA和SPMA的相对内暴露指数(RIE)随苯接触浓度的增高而下降。结论在中、高浓度的苯接触时,班后尿ttMA与空气苯浓度的相关性优于SPMA。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系物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经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析后,注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计算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并对福田区5年内的空气样品的检测结果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苯系物中,甲苯的检出率最高(36.7%),其余依次为乙苯(26.7%)、二甲苯(16.2%)、苯(6.9%)、苯乙烯(2.4%)。苯的检出率虽低,但检出浓度[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较高,27.3%的检出样品CTW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部分样品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3~4倍,最高浓度为23.8 mg/m3。风险较大的其次为甲苯,6.7%的检出样本CTWA超过限值的50%,并有1.5%检出样品超标。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风险较小,其中乙苯检出率虽高,但浓度较低,CTWA全部分布于职业接触限值的10%以下。结论相比于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甲苯职业危害风险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等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苯效应生物标记物和接触生物标记物的方法,用甲醇(流动相A)和甲酸-甲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合适的质谱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反-反式粘糠酸(ttMA)、苯巯基尿酸(S-PMA)含量。结果显示,3种物质分离效果良好,其相关系数均>0.998 9,精密度为0.8%~5.2%,绝对回收率为85.1%~97.4%。提示,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尿中8-OHdG、ttMA、S-PMA含量。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苯、二甲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工作场所中上述3种苯系物对人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规定了室内空气中上述3种苯系物的最高容许浓度:苯≤40 mg/m3,甲苯和二甲苯均≤100 mg/m3.为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6年3-9月对兰州市部分工作场所,特别对易产生上述3种苯系物的工作场所进行了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近3年来苯、甲苯和二甲苯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进行连续3年(2009-2011年)7月到9月的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分析。结果苯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GTWA)均值为1.0 mg/m3,最高浓度为31.8 mg/m3;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STEL)均值为1.9 mg/m3,最高浓度为63.2mg/mg3;甲苯GTWA均值为29.4mg/m3,最高浓度为722.7mg/m3;甲苯CSTEL均值为82.1mg/m3,最高浓度为1908mg/m3;二甲苯GTWA均值为6.5 mg/m3,最高浓度为115.8 mg/m3,二甲苯CSTEL均值为20.0 mg/m3,最高浓度为408.9 mg/m3。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合格率均在80%以上,但3年合计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合格率比较,甲苯合格率明显低于苯、二甲苯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P0.05)。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个体采样合格率高于定点采样,其中甲苯的个体和定点样本合格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甲苯和二甲苯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8.45,P0.01)、(χ2=16.17,P0.05)。结论应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有效控制急、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接触苯系物对加油站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检测加油站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相应工作区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结果暴露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浓度均高于对照区(P0.001);暴露组彗星尾矩和Olive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可能导致加油站工人淋巴细胞DNA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连市近几年企业车间苯系物的污染现状,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方法对2010~2013年间委托检测的164家企业的苯系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检出率依次为7.02%、42.69%、32.04%;甲苯和二甲苯的总检出率高于苯的总检出率(P<0.01);2010~2013年甲苯每年的检出率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二甲苯每年的检出率也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结论大连市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苯系物危害,甲苯和二甲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较多,工人接触的多是低浓度苯系物,应重视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企业加强监管,控制急慢性苯系物化学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苯暴露对职工各职业健康检查指标的影响以及接触指标与损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择2018-2020年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35名低浓度苯暴露工人为接触组,149名不接苯工人为对照组,收集其健康检查资料及外周血和尿液样本。以质谱仪检测尿中以尿肌酐校正后的苯巯基尿酸(S-PMA)含量作为内暴露指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比较两组人员检查指标的差异,分析接触组S-PMA与8-OHdG的相关性。结果该企业苯主要存在于搅拌调漆、底漆和面漆喷涂、烘干、补漆等工序,CTWA为<0.3~0.25 mg/m3,CSTEL为<0.3~0.40 mg/m3。接触组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8.12%~22.46%,对照组为11.41%~18.12%;接触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值均低于对照组(t=-4.135,-2.386,P<0.05),且红细胞偏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χ2=7.62...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尾气造成的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机动车尾气造成的苯、甲苯、二甲苯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TenaxTA吸附-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监测了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系物的浓度和个体接触量。结果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范围分别为0.041~0.276、0.002~0.132、0.008~0.091mg/m3。结论大气中苯系物浓度与车流量及路况有关,车流量较大尤其是道路堵塞时,苯系物浓度较高。骑车人的个体接触量略大于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系物的含量。风和降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苯接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资料,初步建立基于生物监测指标的低浓度苯暴露致癌风险评价方法。方法根据苯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于多阶模型推导出低浓度苯职业暴露下的致癌风险模型。利用贝叶斯线性回归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采用R语言、JARG软件包和水晶球软件建立苯空气浓度与苯代谢物浓度函数关系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利用尿中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和反-反式黏糠酸(trans,trans-muconic acid,tt-MA)的浓度预测苯的致癌风险。结果考虑适用低浓度苯暴露的情况,建立了二项式的多阶模型用于表征致癌风险。基于建立的致癌风险模型,我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6 mg/m^(3),工作班后尿S-PMA浓度100μg/g(以Cr校正),班后尿tt-MA浓度3.0 mg/g(以Cr校正)]下的致癌风险分别为5.64×10^(-4)、2.31×10^(-4)、1.52×10^(-4),均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出的职业人群致癌风险可接受水平(10^(-4))。结论利用苯的代谢产物预测致癌风险,显示在空气中苯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下,苯的致癌影响仍然存在。需要采取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等措施,尽可能降低苯的致癌风险。目前我国苯职业接触限值存在尽可能降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汉铁路局2015年苯及苯系物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接触水平,为控制职业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45例工务段和车辆段的苯及苯系物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160例不接触苯及苯系物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了作业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 现场共采集36个空气样本,检测结果均未超标.苯系物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系物接触组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血压、心电图、腹部B超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业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均未超标.血液系统损伤是苯系物对人体作用的早期重要指标,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及早的发现异常者,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低苯暴露人群尿中t,t-MA及S-PMA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职业低苯和环境低苯接触与人体尿液中t,t-MA和S-PM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制鞋厂钳帮和刷胶工人等苯职业接触人员作为职业低苯暴露人群(职业组),选取非职业苯接触且家庭1年内装修过并已入住半年以上的人员作为环境低苯接触人群(环境组)。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内标法测定尿中t,t-反式粘糠酸(t,t-MA)及苯巯基尿酸(S-PMA)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中苯浓度。结果职业组个体空气暴露的苯浓度(均值±标准差)为(0.16±0.06)mg/m^3,尿中t,t-MA及S-PMA含量分别为(42.7±39.2)和(0.28±0.19)μg/gCr;环境组个体空气暴露的苯浓度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1(0.02)mg/m^3,尿中t,t-MA及S-PMA含量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0.5(16.2)和0.03(0.04)μg/gCr;经非参数Mann—WhitneyU—test检验分析发现:职业组的个体空气暴露苯浓度及尿中t,t-MA、S-PMA含量均高于环境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当空气中苯浓度为0.16mg/m^3时,尿中t,t—MA和S-PMA与空气中苯浓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499、0.715)。结论t,t-MA及S-PMA可作为生物标记物用于职业低苯和环境低苯暴露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6.
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漳州市某光电企业接触苯系物的作业工人186名作为接触组,选择同地区106名饮食行业食品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测。用个体采样器采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结果职业接触低浓度苯系物的工人高血压和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苯系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区域内企业工人低浓度苯系物防护状况、接触水平、管理现状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企业制定健康监护策略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企业工作场所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对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将相应企业不接触苯的工人作为内对照,对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977人,查出各类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者244人(361项次),异常率为24.97%;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工人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9,P0.01)。结论在现有的防护状况和管理措施下,从事低浓度苯系物作业的工人出现比较明显的外周白细胞计数改变,需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低浓度苯系物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并改善劳动环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对作业工人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方法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与评价;②对接触组106人和对照组110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测定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和遗传损伤指标。结果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②接触组神经衰弱、牙龈出血、女工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WBC和PLT均数低于对照组(P0.01),氧化指标SOD活力、MDA含量以及遗传损伤指标(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可造成神经、血液、氧化—抗氧化以及细胞遗传学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唐山市部分乘用车车厢内苯系物污染状况,为其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5月选择不同使用时间的122辆乘用车,分别测定车厢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车型、车龄等基本情况。结果车内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14.8%(18/122),26.2%(32/122),20.5%(25/122),苯系物的浓度均符合标准的车辆有81辆,占66.4%(81/122)。使用时间在6个月之内的车辆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中位数依次为0.086、0.900、0.400mg/m3,超标率依次为28.6%(10/35),57.1%(20/35),60.0%(21/35),以后随车龄增加逐渐降低。放置吸附剂的乘用车车厢内的空气苯浓度低于无吸附剂的乘用车(P0.05),高档次乘用车车厢内空气甲苯浓度较高(P0.01),座椅材质为皮质的乘用车车厢内空气二甲苯浓度较高(P0.05)。结论唐山市乘用车车厢内仍存在苯系物污染,车辆使用时间、车内吸附剂、档次及座椅材质对车内苯系物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引起骨髓造血损伤,甚至诱发白血病已为人们所熟悉,为此许多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尽量不用苯,或用甲苯、二甲苯替代。近有报告,长期接触低浓度苯(5~75mg/m~3)可致染色体异常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减少。因此,苯对人体的危害尚需深入研究。目前对工作环境中苯浓度的测定、呼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