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药液外溢少,保留时间长,治疗效果好。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与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变化,提高并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中药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10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6%;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2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8.14%;观察组临床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许科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49-650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药物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法.结果 观察组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溃疡性结肠炎,能够使药物在肠腔保留时间延长,较快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号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保留时间、药物外溢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灌肠药物保留时间为(7.14±0.56)h,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次药液外溢比例为9.10%,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院自制的改良保留灌肠装置来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药物保留时间,减少药物外溢。  相似文献   

5.
薛芳  白晓莉  刘文英 《光明中医》2010,25(7):1187-1188
目的比较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与传统体位中药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中药灌肠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照组予以传统保留灌肠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7%),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液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改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内服加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沙拉嗪和美常安胶囊,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成本效果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成本效益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先清肠、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保留灌肠法.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西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予加味白头翁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4周,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  相似文献   

11.
程沛民 《中医药导报》2006,12(12):59-59,62
目的:观察改良直肠灌肠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直肠灌肠法组48例和常规直肠灌肠组49例。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改良直肠灌肠法组与常规直肠灌肠组综合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肠灌肠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色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色肛肠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本文对30例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的观察组与30例采用庆大霉素加10%腐植酸钠液保留灌肠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灌肠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肠腔保留时间和患者舒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肠腔保留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效果、药物肠腔保留时间、患者舒适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在相同的中药灌肠液中观察组(30例)加入利多卡因胶浆、肛管插入深度增加及采用滴注法灌入,对照组(30例)按保留灌肠常规方法灌入.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常规保留灌肠方法药液保留时间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4例,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配合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7%,对照组总有效率83.58%。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从义  付强 《陕西中医》2008,29(5):559-560
目的:探讨局部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双盲对照,治疗组采用肠炎灵灌肠液保留灌肠,配合口服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服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肠炎灵灌肠液配合口服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加用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法;两组均治疗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液改良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SASP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疗程均为4周。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肠镜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