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其在化学结构上的优化,使得这类药物与其他类抗菌药物相比,在抗菌谱、抗菌活性、耐药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不同呼吸喹诺酮药物在上述药物特点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在疗效上也有所不同。近十年来,由于病原菌耐药谱发生变化、抗感染治疗药物循证证据不断积累,国内外关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指南和共识对于临床药物的推荐和建议也不断发展更新。本文综述了呼吸喹诺酮类药物特点及国内外指南对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推荐建议以及临床疗效,以便于临床医师、药师了解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从而在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能够优化管理,对临床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曹伟灵 《广东药学》2004,14(5):64-67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抗菌药物,目前许多新氟喹诺酮及结构修饰物的出现,使这类早期应用有限的化合物发展成为具有相当抗菌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本文就治疗细菌性感染的3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疗效较高/成本较低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抗菌药物,目前许多新氟喹诺酮及结构修饰物的出现,使这类早期应用有限的化合物发展成为具有相当抗菌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本文就治疗细菌性感染的3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疗效较高/成本较低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查阅本院2003年4~10月份住院病历,根据病案的用药记录选择所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例,按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程、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年龄均在18~60岁之间,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02,23(7):307-310
1 临床应用1.1 泌尿生殖道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的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故此类抗感染药物最初即被用来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尤其是经肾排泄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泌尿生殖道药物浓度更高,所以它们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更为有效。绝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给药3~10天治疗敏感大肠杆菌所致非并发性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均与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相当。 并发性泌尿道感染包括结石或阻塞性尿路病和导管相  相似文献   

5.
加替沙星对地高辛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疗效价格比高等优势,因而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竞相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热点药品。加替沙星(gati-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常用抗菌药物适宜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应用,综合阐述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总结、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结论适宜的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时间,对于优化给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和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性价比高等优势,近年来成为发展迅速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类药物,尤其是第三、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所  相似文献   

8.
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要合并症和致死原因。呼吸喹诺酮对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呼吸道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各国临床治疗指南均将呼吸喹诺酮列为下呼吸道感染(LRTIs)经验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新研发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和系统评价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价格低等特点。现介绍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临床应用特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药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称吡酮酸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自60年代初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个产品萘啶酸(nalidixic acid)问世以来,近40年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抗感染治疗药物之一[1].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并且具有价格低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其临床应用迅速普及,作为对全身感染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其具有与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匹敌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争相开发生产和应用的重点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了几种常用的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用于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记录和研究报告,包括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疗效,致病菌的耐药性和毒理作用,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抗菌药物以常规给药方式和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发现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对于肺部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雾化吸入给药方式会产生较高的致病菌耐药性和提高药物的不良反应。雾化治疗肺部感染中有较好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较低、体内分布广、给药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而成为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这种优势也容易导致其滥用。不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容易导致药品的浪费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诱导病原微生物耐药。由于细菌耐药性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必须有目的地监控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1]。为迎接"三乙"等级医院的评审,我院  相似文献   

13.
喹诺酮类药物是指含氟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由于在原有结构中加入了氟,致使其在药代学和临床应用诸方面得以扩大。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菌株的增加,喹诺酮类药物越来越受到临床重用。喹诺酮类药物属静止期杀菌剂,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浓度高、口服吸收好、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抗菌后效应较长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近年来,随着研  相似文献   

14.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主要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抗真菌类药物等,当前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乱用、滥用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剂量和方式不合理最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药疗效及安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实际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给药时间和优化给药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氟喹诺酮在治疗皮肤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谱、快速杀菌活性,广泛的组织渗透性,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给药方便等特点使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包括皮肤感染在内的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在治疗丹毒、蜂窝织炎、脓疱病、外科创伤以及糖尿病性趾感染时的疗效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当.鉴于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及其他重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无疑将直接影响它们的广泛使用,故尽管这类药物在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皮肤感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应该将其作为β-内酰胺类及其他类抗生素的替代药物使用.只有在治疗的病原菌以及对氟喹诺酮的敏感性已明确的复杂性感染时,才可以把氟喹诺酮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是新近崛起的一类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由于青霉素类药物有耐药性和过敏性,头孢菌素类不能抗绿脓杆菌,故临床喹诺酮类用药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同时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属化学合成药,生产不需粮食,价格比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廉实惠等特点,注定它一面世便备受瞩目和偏爱,成为世界各大制药企业争相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道感染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日益严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处方与呼吸道感染有关,这可能是细菌的耐药性在社区和院内迅速增加之故。因此,这又成为促进药物化学家加快研发新药物(如新氟喹诺酮)的主要推动力。新氟喹诺酮对大多数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包括典型和非典型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药效学和药动学性质对它们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该类药物具有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和持续性抗菌后效应,而且其性价比也颇高。在达到同样目的的情况下,氟喹诺酮疗法具有治疗费用低廉的特点。各种临床治疗指南均将氟喹诺酮列为下呼吸道感染(LRTIs)经验疗法中可选择的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氟喹诺酮细菌学和临床疗效方面的最新数据,并分析了过度使用该类药物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统计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65例相关文献报道资料,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通过总结详细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结论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有呼吸道感染且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180例资料,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将其分为有效组142例和无效组38例;探究其影响药物疗效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抗感染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有效组患者中,涉及吸烟、饮酒和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的比例低于无效组(P<0.05),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肌酐、尿素氮是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饮酒和肌酐及尿素氮升高是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疗效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喹诺酮类(QNS)药物是一类分子中具有喹诺酮或萘啶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化合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临床医务人员必须熟悉这些药物,既充分发挥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