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姜颖  肖岷  石永丽 《黑龙江医学》2009,33(3):223-223
目的探讨利用热原理减轻老年患者输液引起的不适感。方法选择20例输液超过10 d的老年病人,使用输液加温仪输液和常规输液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未使用加温仪输液舒适度为93%,有痛感为7%,肢体发凉为83%。使用加温仪输液舒适度为99%,有痛感为1%,肢体发凉为0。结论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使用输液加温仪,舒适度明显增加,疼痛感和肢体发凉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耀丽 《吉林医学》2012,33(17):3796
目的:高龄患者膀胱冲洗时使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可以减少膀胱痉挛,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0例高龄患者膀胱冲洗分为加温组与非加温组,及时记录患者膀胱痉挛出现的时间、次数及频率。结果:使用加温仪后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膀胱痉挛的次数,减轻膀胱胀满感。结论:高龄老人在膀胱冲洗时使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林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0):1590-1590,1593
目的 加温仪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30例腹部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输液加温仪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结果 病人无疼痛红肿的表现亦无刺痛发凉的感觉。结论 输液加温仪的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对防止或减少病人体温过低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手术过程中大量持续快速滴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李卉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0):49-49
目的: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方法:对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应用输液加温仪持续输液加温(2.0~2.5)h。结果:加温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56例均未发生低体温。结论:为了提高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应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使用输液加温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连医学院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制的ZSY—1型多功能自动输液仪,最近在大连市科教委和大连市卫生局联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通过了鉴定。即将进行科技成果转让,投入生产。 ZSY—1型多功能自动输液仪,具有压力输液、过滤净化、加温、能输出能抽吸、在输液中如发生故障或输液完毕可自动报警、自动切断输液通路、安全可靠等  相似文献   

6.
潘星  陈辉 《吉林医学》2011,(30):6463-6463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输液加温器对患者的意义。方法:对试验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对比。结果:术中使用输液加温器并发症少、康复快。结论:术中使用输液加温器是有效的,可使患者保暖、舒适,避免术中寒颤,降低耗氧量,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尤其在在抢救患者时为患者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7.
输液加温器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一次性输液加温器在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200例静脉输液时使用输液加温器;对照组200例常规静脉输液,观察2组患者四肢发冷、疼痛、麻木、、寒颤、血管痉挛等症状. 结果 观察组输液时四肢发冷、麻木、疼痛、寒颤、血管痉挛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在环境温度低于20℃静脉输液时,使用一次性输液加温器能有效减轻患者四肢发冷、痛疼、麻木、、寒颤、血管痉挛等症状,使患者在寒冷的冬春季享受到一个温馨的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8.
赵颖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93-93
2007年4月以来,我们对64例严重脑外伤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甘露醇时采用一次性可调式输液加温器给液体加温,有效地降低了输液疼痛率和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体温保护措施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病人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C组)、输液加温组(Y组)、加温毯加温组(T组)和输液加温联合加温毯加温组(YT组),各30例.所有病人腹腔冲洗液常规使用温0.9%氯化钠溶液冲洗,C组不做特殊处理,Y组病人在此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输液加温器在硬膜外阻滞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试验性研究法,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输液时使用输液加温器,对照组常规输液,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毕时肢体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等现象的发生率及肢体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时肢体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患者肢体舒适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使用输液加温器输液时能有效减少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寻输液加温器在硬膜外阻滞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试验性研究法,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输液时使用输液加温器,对照组常规输液,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毕时肢体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等现象的发生率及肢体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输液时肢体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患者肢体舒适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使用输液加温器输液时能有效减少寒战、疼痛、麻木、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温液组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液体加温器,输入37~38℃液体。室温组不使用加温器进行输液。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温与一般状态的观察。结果:温液组的患者与室温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年龄以及输入液体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肛温变化,寒战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加温输液对剖宫产患者在手术期间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加温输液对剖宫产患者在手术期间体温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加温输液组(A组)和室温输液组(B组),每组各150例。手术期间A组使用加温输液器输入平衡盐溶液,B组则进行普通输液。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不同输液时间肛温的变化及术中发生寒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输液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开始输液后90、120min肛温较基础值和A组明显降低(P〈0.05),A组寒战发生率(13%),明显低于B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能有效防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降低,并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温(37℃)输液在冬天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90例在冬天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非加温输液组与加温输液组各45例,及时记录患者对寒战的自觉症状及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结果:加温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室温组,而且加温组发生寒战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室温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患者输液总量、输液速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冬天剖宫产术中患者应用加温液体输注可以有效减少寒战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热水袋加温法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将35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17人)和B组(18人),A组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B组采用传统的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两组均利用EN泵输注。结果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比采用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所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可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许芬  陈元玉  郭华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37-2038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热水袋加温法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将35例胃肠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A组(n=17例)和B组(n=18例),A组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B组采用传统的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两组均利用重力法输注。结果: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比采用传统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所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可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EN的吸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输液加温法预防术中、术后寒战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贵明  黄锦联 《河北医学》2002,8(6):515-517
目的:观察术中输入加温液体对术中、术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ASA分级无差异,输入液体的量与速度无差异。实验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过八达输液加温仪将输出端的液体加温至32-36℃,对照组输入室温的液体和未经加温处理的库血。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min、60min、120min,术终、术后30min、60min记录患者的鼻咽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60min至术后60min各个时段的鼻咽温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个时段寒战的发生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术中使用输液加温法可预防术中体温的降低,从而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输血输液加温器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手术中应用输血输液加温器输液,对照组常温下直接输入液体。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降低、寒颤、血压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正确合理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是有效的,使患者所要输入的液体接近人体的体温,从而起到保暖作用,避免术中血压迅速下降、体温降低、寒颤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患者耗氧量,尤其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能及时输入库血,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9.
左娟 《大家健康》2013,(1):28-29
目的比较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气道内湿化与间断气管内滴药对气道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实验组20例,使用微量注射泵抽0.45%无菌盐水+盐酸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利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会影响湿化效果;实验组将湿化液缓慢、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作用。结论用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泵入加温的湿化液,能准确控制湿化效果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阻滞中寒战与低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腹部以下手术80例,分为4组,每组2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第1组患者术中所使用的输液液体、局麻药、消毒液在使用前常规加温至35℃;第2组的液体、局麻药加温;第3组的液体加温;第4组所用的滴体均不加温。观察4组中患者寒战情况,结果显示第1组的寒战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第2组与第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4组则高于其它3组。证明输液液体的低温是硬膜外阻滞中寒战的主要原因。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低温的液体进入体内后导致机体大量热能丧失。提示保温、适当提高输液液体的温度是防止硬膜外阻滞中患者寒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