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棘球蚴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7-12四川省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肾棘球蚴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确诊4例肾棘球蚴病,其中2例予以确定性手术治疗,1例探查后未予切除;1例放弃手术治疗。结论早期发现彻底清除病灶并辅助药物治疗是治愈肾棘球蚴病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2.
腹壁细粒棘球蚴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腹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该患者因发现腹部包块1年、伴包块皮肤破溃5 d,以“腹壁细粒棘球蚴病”收住入院,行腹壁下细粒棘球蚴病内囊摘除术,术后病理为细粒棘球蚴病(单房多子囊型)。本文旨在为腹壁细粒棘球蚴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肺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蒲鹏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38-840
目的探讨肺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例肺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6例均属血行转移,其中2例合并肺底直接侵犯。弥漫分布4例,多发肿块结节10例,单发肿块2例。9例病灶有小囊泡征,13例病灶出现钙化灶,6例肿块病灶内不规则偏心形空洞,其中1例见液气平;6例病灶邻近胸膜局限性增厚,2例胸腔少量积液。16例患者均有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结论肺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流行病史和肝脏CT表现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其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盆腔细粒棘球蚴病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6例盆腔棘球蚴病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有疫区犬、羊接触史,以下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用棘球蚴病囊液抗原(EgCF)、头节抗原(EgP)、囊液半纯化抗原B(EgB)、泡球蚴抗原(Em 2)等4项免疫试验检查4例,3例阳性.超声波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5.7%和55.6%.采用内囊摘除术或外囊完整摘除术为主的手术治疗.16例中8例术前诊断明确.2例术前外伤破裂、1例术中囊液外溢共3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手术、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4例术后复发.结论 流行病学、免疫学、CT及超声波检查是诊断盆腔棘球蚴病的主要方法.膀胱部分切除或内囊摘除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患者(并发组)以及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49 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55 例,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 164、2. 780, P均>0. 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HBeAg 以及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情况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影响因素。 二元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肺部病灶界定不明确的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可以根据术前肝内病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肺部病灶影像学结果作出判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现患者临床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肾细粒棘球蚴病较少见,据统计,至1981年,在新疆各地医院共收治的4581例细粒棘球蚴病病例中,本病仅37例(占0.8%),且均为单囊型。今遇两例肾多囊型细粒棘球蚴病病例。例1,男性,6岁,维吾尔族,伊梨地区特克斯县农牧区学生,与犬和羊有密切接触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 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B超探查在多间隔多囊性肝棘球蚴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B超在肝棘球蚴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肝棘球蚴病的诊断水平 ,降低了复发率[1 ] 。我院从 1 994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在多间隔多子囊性肝棘球蚴病手术中应用B超探查 98例。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8例中 ,男 72例 ,女 2 6例 ;年龄 6~ 68岁 ,平均 37岁。 1 1例有 1~ 3次肝棘球蚴病手术病史 ,囊肿位于肝右叶者 74例 ,肝左叶 2 4例。少数为 1个间隔、2房 ;多至 4个间隔、5房。1 .2 仪器和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ALOKA SSD 50 0型B超诊断仪。将探头直接置于肝脏表面 ,按右后叶→右前叶→肝门区→左内叶→左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抢救9例肾棘球蚴破裂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体会.方法调查收集1990-2007年新疆北疆地区收治的肾棘球蚴破裂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对其临床症状、抢救方法等进行总结讨论.结果 9例肾棘球蚴破裂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中,4例为术前肾棘球蚴破裂,5例为术中破裂.对6例进行快速人体棘球蚴病免疫诊断试剂盒试验,均呈阳性.经积极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措施抢救,结果7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应迅速抽尽漏出的棘球蚴囊液防止其吸收而引起或加重休克,手术是去除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 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 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达日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07年8~9月对达日县6个乡各2~3个自然村的3周岁以上常驻牧民分别用B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间接ELISA法(重组Ag B和Em 18抗原)检查两型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并调查当地啮齿类动物、牦牛、绵羊和野犬的感染情况,对采集的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用PCR-RFLP方法进行虫种鉴定,并确定其基因型。收集牧民的家犬粪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抗原阳性率。 结果 共调查牧民1 723人,B超查出棘球蚴病患者236例(占13.7%),其中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5.5%(95/1 723)和8.2%(141/1 723)。男、女性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11.6%和16.0%(χ 2=7.0,P<0.05)。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11.3%(31/275)。剖检9只无主犬,其中5只棘球绦虫感染阳性,对检获的虫体经PCR-RFLP鉴定,1只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4只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牦牛、绵羊的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26.4%(14/53)和5/16,对从牦牛、绵羊检获的细粒棘球蚴经PCR-RFLP鉴定,基因型均为G1。捕获高原鼠兔239只,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1.3%(27/239)。 结论 达日县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分布,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在人群中严重流行,犬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溧阳市曾有病例报告的3个乡(镇)及周边随机选取5个乡(镇),进行7~12周岁小学生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血清IgG阳性率为0.9%(25/2 768),血清阳性率在城乡地区(χ2=2.82, P>0.05)及性别(χ2=0.32, 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诊断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纯净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在患者发病后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以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结果:15只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wk即可检出抗体,467例旋毛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6.5%,而丝虫病、包虫病患者各45例和健康人血清56份均为阴性。48份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旋毛虫病患者发病后1wk的抗体阳性率为70.21%,至发病后2wk、3wk及4wk则分别升至91.0%、95.8%及100%。幼虫冰冻切片的抗原活性于-20℃可保存至5年。旋毛虫病患者治疗后1wk抗体阳性率从治疗前的87.5%上升到100%,血清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也有明显升高,治疗后1个月的抗体转阴率为24%,至治疗后4个月达75%。结论: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用于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使用256排CT检查在鉴别肝包虫病与肝囊肿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11月我院诊治的肝囊肿患者77例和肝包虫病患者34例接受256排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囊液抗原抗体(EgCF)、抗头节抗原抗体(EgP)、抗囊液半纯化抗原抗体(EgB)和抗泡球蚴抗体(Em2)。结果 本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前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3±0.1)×109/L,显著高于肝囊肿患者【(0.1±0.1)×109/L,P<0.05】;肝包虫病患者血清抗EgCF抗体和抗E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3%和61.8%,均显著高于肝囊肿患者【分别为31.2%和0.0%,P<0.05】;增强CT扫描,肝包虫病患者肝内存在类圆形、圆形或分叶状囊性灶,囊壁钙化;在入组的111例患者中,CT检查将3例(2.7%)肝包虫病误诊为肝囊肿,1例(1.0%)肝包虫病被误诊为肝转移癌,2例(1.8%)肝囊肿被误诊为肝包虫病。结论 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肝包虫病囊性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对鉴别肝包虫病与肝囊肿有帮助,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棘球绦虫及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耀2007年9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选择玛曲县和碌曲县的8乡2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采用鼠夹、粘鼠板捕捉啮齿类动物进行剖检,收集当地屠宰场绵羊、牦牛的肝、肺和心脏等剖检,进行棘球蚴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对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驱虫,随机捕杀无主野犬剖检十二指肠成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31只,经剖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鉴定,4只感染多房棘球蚴,即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感染率分别为1.2%(1/87)和2.3%(3/132);6只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34只西藏鼠兔(Ochotona tibetana)和72只小家鼠(Mus musculus)未感染棘球蚴。剖检绵羊1 021头,其中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分别为11.1% (113/1 021)和0.3% (3/1 021)。剖检牦牛634头,其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为19.9% (126/634)和0.3%(2/634)。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3.0%(17/74)和5.4%(4/74)。牧羊犬、家犬棘球绦虫的检出率为24.6%(15/61),无主野犬检出率为6/13,未发现两型绦虫的混合感染。结论: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以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主,有少量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相似文献   

16.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在新疆两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新疆呼图壁县和温宿县区域试验,验证以家犬(包括牧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方法 1987-1990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和1990-1994年在新疆温宿县分别建立棘球蚴病控制试验区,采用消灭病原以阻断循环链的控制策略,即“犬犬驱虫、 月月投药”的措施,对试验区所有家犬用吡喹酮药饵剂型进行预防性驱虫。实施控制措施后,每年在试验区检测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以评价驱虫效果。 结果 经过连续3~4年实施“犬犬驱虫、月月投药”措施,呼图壁县和温宿县的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从实施前的18.5%和14.7%降为0;两县新生绵羊的棘球蚴平均感染率比控制模式实施前降低了85%以上。 结论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策略,即“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措施对控制家犬的棘球绦虫病和绵羊的棘球蚴病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重组蛋白(rAgB),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 方法 将rAgB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AgB-GST。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亲和层析柱(GST-sepharose 4B)纯化,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并用免疫胶体金包虫诊断试剂盒作为对照。 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41a-rAgB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AgB-GST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0 800,纯化蛋白含量为78.4%。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AgB-GST检测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79.2%(95/120)和51.1%(23/45),但与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反应均为阴性。rAgB-G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95/120)和81.0%(98/121),均略高于免疫胶体金棘球蚴病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72.8%,75/103)和特异性(76.9%,30/39)。 结论 重组rAgB-GST蛋白可被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Thailand is a nonendemic area of echinococcosis. We report, herein, 3 cases with a special note on the use of serology in detection of the disease in one family. All cases were Thais. The first case was a man, having a cystic mass in the liver. He was subsequently diagnosed as having echinococcosis following positive serology. The second case, a male, had a renal hydatid cyst revealed by histopathology, and a positive serological test. The third case, a wife of case 2, was positive by serological screening for echinococcosis and subsequently proven to have splenic and liver echinococcal cysts. The present findings support the use of serology in the case detection of echinococcosis in Thailand.  相似文献   

19.
多房棘球绦虫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是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和诊断的基础。由于天然抗原来源有限,应用受到限制,重组抗原的研制则可解决质量控制和抗原来源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尤其是重组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使用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2001-2006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病时间,确定其时间聚集性。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结果显示,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病时间从2001年到2003年越来越集中,之后越来越分散,而2006年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消失(对数似然比LLR=4.14,P>0.05);分析所有病例发现,2002年8~9月是6年中发病的最大聚集期(LLR=18.5,P<0.01),与实际情况相符。而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提供的信息较少,且2002年的分析结果与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所得结果有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种分析方法相比,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在急性血吸虫病的时间聚集性分析中提供信息较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