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辨治小儿迁延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小儿腹泻病例30例,分为脾虚泻、脾肾虚寒泻两型辨治,服药以少量、多次、频服为原则。结果: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9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战军 《国医论坛》2005,20(4):24-25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及适宜调护,大部分能较快康复,但部分患儿脾胃虚弱、饮食失节、治不及时而致病情迁延难愈,致使后天失养,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笔者自2002年~2004年用自拟益气健脾利浊汤治疗该病56例,取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勇刚  华洁 《新中医》2022,54(17):175-177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止泻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7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温肾止泻汤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至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与大便性状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温肾止泻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健脾止泻散合捏脊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元君 《四川中医》2009,27(3):90-90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止泻散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我院制剂室自制健脾止泻散并配合捏脊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56例,并设西药思密达、金双岐治疗48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止泻散配合捏脊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健脾温肾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服用健脾温肾汤,结果128例中,服药最短者一周,最长者八周,治愈107例,占83.59%,好转13例,占10.15%,无效8例.占6.25%,总有效率占93.7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有独到的优势,且安令、简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迁延性腹泻多因腹泻久治不愈迁延而致。病程一般在 2周至 2月 ,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笔者自 1 993年以来在临床上运用推拿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6 0例 ,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病 6 0例中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1岁 34例 ,1~ 3岁 2 6例 ;腹泻病程 2周~ 1月 52例 ,~ 2月 8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脱水征。1 .2 诊断依据大便形状改变 ,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 ,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甚至一天 1 0余次 ,常伴有纳差 ,病程在 2周~ 2月。2 治疗方法具体手法 :补脾经 2 0 0~ 4 0 0次 ,推大肠1 0 0~ 2 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温阳活血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采用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健脾温阳活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培菲康及思密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温阳活血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明显、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9.
小儿迁延性腹泻辨治3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延性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综合征。其病程迁延,伤及脾胃,化源告竭,渐及诸脏,日久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疳证等慢性虚弱疾患,是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中医中药多途径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有效方法,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兼治法与西药微生态疗法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功能性腹泻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结构改变、肠道微生态系统、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个体免疫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相关。结合有关文献认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功能性腹泻产生的关键;湿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贯穿病程始终;泄泻日久,累及于肾,脾肾受损,相互影响。治疗上,宜健脾温肾,化湿止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2.
13.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4年3月~2000年8月,采用中药健脾温肾化湿,固涩止泻剂治疗2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2005年4月,笔者运用自拟小儿止泻散,配合西药思密达口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患者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小儿迁延性腹泻诊断标准的患儿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月~1岁23例,1~1.5岁17例,1.5~2岁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健脾温肾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腹泻58例。方法:采用止泻散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94.8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温肾,活血止泻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用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疗法为主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疗法为基础,运用按揉小儿左侧上肢肘以下穴位及双侧足三里、捏脊、摩腹的疗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0例,每穴150~200次/分钟,每穴作用3~5分钟,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1~3疗程,治愈28例,显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3.3%。结论:三字经派疗法为主推拿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迁延性腹泻是指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多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近年来我们根据该病的症候特点,运用本院研制的腹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苏莉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33-2534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和作用。方法64例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另62例用西药易蒙停治疗,疗程7~20 d。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5.3%,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93.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易出现腹胀、便秘等副作用。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肠炎疗效与西药易蒙停相当,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可以提高小儿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桃花汤治疗51例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使用桃花汤治疗,对照组使用思密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不良反应有2例占3.9%,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桃花汤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无后遗症和并发症,对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推拿疗法选穴为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捏脊为主,中药用五倍子,吴茱萸,肉桂等药敷脐。结果42例的总有效率为93%。提示:推拿与中药敷脐方法配合具有温中健脾、升阳止泻功效,二者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