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2~3周下肢肿胀消失,复查彩超提示下肢静脉再通,侧枝循环建立。结论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DVT已引起重视,药物保守治疗有效。通过临床护理和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预防DVT发生和促使DVT痊愈,防止肺栓塞(plumonary embolism PE)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发生的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例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在1个疗程内痊愈出院,均无出血倾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月38例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行抗凝治疗26例,溶栓治疗8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4例,3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全部再通痊愈者10例,部分再通有效者26例。结论脑肿瘤术后患者为下肢DVT中高危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诊断DVT的发生,抗凝治疗为主要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维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307-330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 5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44例,护理干预组7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 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 结果 术后护理10 d内护理干预组产妇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22、9.04,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肺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系统化的整体护理,积极治疗DVT患者。结果18例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未出现栓子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后果,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处理形成DVT的重要因素和高危因素,术前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预防下肢形成DVT的认识,术后床上活动下肢,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DVT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妇产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盆腔静脉炎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现将铁力市人民医院2000-2007年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病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2例,年龄26~55岁。其中妇科手术10例,均为子宫切除术。其中子宫肌瘤大于3个月妊娠子宫7例;子宫癌(肥胖者)1例;2例合并贫血,手术前或手术中给予输血。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血生化检查均正常值(含血凝4项)。产科2例,均剖宫产术后发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和)甲硝唑5~7 d。1·2临床表现10例发生在术后3~7 d,2例发生术后10~15 d。左下肢发病11例,右下肢1例。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发热。下肢用力时局部疼痛明显。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37·5℃~38·5℃。血象升高。1·3治疗方法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静脉滴注每日1次,7~8 d。肠溶阿司匹林25 mg,3次/d,8 d1个疗程。局部热敷或加用微波热疗。热疗隔天1次,共3次。可内服中药。1·4治疗效果12例经治疗后,1个疗程痊愈11例,2个疗程痊愈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出血及肺血栓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32例剖宫产患者术前及术后采取一系列联合护理措施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32例患者除一例术后24h出现下肢肿痛,经溶栓治疗及护理后缓解,其余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DVT一旦发生,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因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近年笔者对5例剖宫产术后DVT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会霞 《河北医药》2008,30(11):1747-1747
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一种偶发的,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因DVT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1]。现将我院10年来发生的6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病例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后果十分严重。术后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行剖宫产4 180例,术后合并下肢DVT 8例,占0.19%,其中左下肢DVT 6例,右下肢DVT 2例,  相似文献   

11.
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2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妇产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术后伴下肢静脉血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动按摩器按摩穴位和肌肉影响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普外科住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岁以上患者286例,按接受手术的顺序随机分为Ⅰ组(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和Ⅱ组,每组143例。Ⅰ组患者手术后以凯仕乐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3次/d,每次按摩30 min,连续治疗10 d。Ⅱ组患者不给予按摩。观察2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以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存在及部位。结果Ⅰ组发生DVT 1例(0.7%),Ⅱ组发生DVT 17例(11.9%),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电动按摩器按摩下肢穴位和肌肉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LC术后DVT的发生率,对预防DV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7%。。中牟县人民医院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通过对30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删措施,并对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及治疗要点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具有高凝倾向的孕妇,如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剖宫产出血及心功能低下等。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及采用产后益母丸、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治疗。结论产后益母丸对剖宫产术后DVT是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15例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5例下肢DVT患者经过一疗程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下肢DVT在诊断和治疗上并非十分困难,关键在于及时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西药结合治疗是治疗早期下肢DVT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病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并发症之一,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DVT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近年发现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本文诊治下肢DVT34例,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可导致肺梗塞,威胁生命或发生后遗症影响下肢功能.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变得较为常见.早期预防及诊治对DVT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因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出血,1例反复。无肺栓塞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注重预防,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和改善循环的中成药对DVT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各100例。用药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未用药组不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观察2组DVT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低于未用药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无过敏反应,无哮喘,无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发生。结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DVT的发生,且经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其妇产科术后总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1].DVT患者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因此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DVT十分重要.我院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