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枢.经别》中有“足太阳之正”等十二正,十二正之别为十二经别。历代医家认为十二正即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这种理解有悖于《灵枢》原义,故不揣自陋,简要论述如下。《灵枢.经别》中言“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皆“上至髀”。可见,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为向心性循行,而足阳明经脉从头走足,故言“十二正即十二经脉”于理不通。同理,十二经别也为向心性循行,言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支脉也于理不通。营气行于脉中,沿十二经脉顺序循环流注,昼夜营五十周;卫气日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  相似文献   

2.
《灵枢》、《素问》、《难经》对督脉的循行各有不同的描述。《素问》所论系拼凑《灵枢·经脉》篇“督脉之别”与足太阳经之部分原文而成,循行十分混乱;《难经》之论被今之教科书广泛采用,但循行方向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有悖于经脉循行规律,只有《灵枢·营气》所论之督脉为最早的记载,也最合乎经脉循行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 十二经别简称经别(下同)是由十二经脉分出的,以离、入、出、合为主要循行特点的经脉,是十二经脉别行的支脉。《灵枢·经别篇》记载了经别的循行路线,离、入、出、合的部位和“六合”形成的过程。经别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针灸临床的辨证、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  相似文献   

4.
《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灵枢·经脉篇》对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并就此作了具体的阐述。认为《经脉篇》全面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病症、治则及诊断 ;经脉与脏腑的络属关系 ;同时对经脉气绝证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病证也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 人体三阴三阳是运用阴阳理论于认识人体过程中,针对经脉提出来的。《素问·阴阳离合论》未必是它的定名之作,但该篇直书“名曰太阳”等,为《内经》其它文章所无,却与定名有关。故它虽以阴阳离合立论,伸明三阴三阳符合阴阳之道,实际上说明六经的定名。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早于《内经》。若将《阴阳离合论》与帛书经脉部分两相对照,有三处相同。一、帛书《足臂十一灸经》诸脉起于四肢,作向心性循行;《阴阳离合论》所述诸脉“根起”于肢端,依马莳所说“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则也作向心性循行。二、帛书《阴阳十一灸经》有肩脉  相似文献   

6.
《素问·脉解篇》,在杨上善编注的《太素》中称作《经脉病解》,内容专解释经脉(六经)病候,一般认为这是属于《灵枢·经脉》以后的著作.但是,其中所引原文与《灵枢·经脉》所载有很大出入.唐代王冰注说:"此一篇殊与前后经文不相连接;别释经脉发病之源,与《灵枢经》流注略同,所指殊异."为什么有异?长时期来,由于文献无征,得不到可靠的解释.新近,马王堆汉墓《帛书经脉篇》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从而可以证明:《素问·脉解篇》的引文是另有所本的;同时还可以看出,《素问·脉解篇》引文与《帛书经脉篇》第一种、第二种文本以及《灵枢·经脉》之间有着源流关系.下面就分段列表对比并进行  相似文献   

7.
《灵枢·经脉》篇,是专门讨论人体十二经脉循行的篇章。它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和循行的具体部位与走向,从而阐明了营气在人体内运行环周的规律,并在所述各条经脉具体循行路径的后面,分别叙述了十二经脉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动所出现的病侯,这里且举所载肺手太阴经脉之文为例,它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00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王启才第三讲:十二经别1、命名含义:十二经别内容首见于《灵枢·经别》篇,篇中称某经脉的经别为某经脉之“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释云:“所谓别者,言十二经脉之外而有别经……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  相似文献   

9.
<正> 《灵枢·经脉篇》在记述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时,以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脏的经脉为序运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为何不从先天之本的肾脏所属之经——肾经和后天之本脾胃所属之经——脾经或胃经开始,却始自手太阴肺经?对此略述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亦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经脉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联系脏腑器官的系统;同时,气血借经脉运行周身,濡养组织,即经脉又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这里的气,主要指营气。《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相似文献   

10.
李岩  宫涛 《针刺研究》1998,23(4):316-317
本文阐述了标本根结理论及临床应用。现存标本理论的《灵枢·卫气》的篇名疑误,存在向心性循行的观点,且有重部不重穴的特点。根结理论中《灵枢·根结》篇为脱简残文,并存在衍文问题,腧穴较为明确,仍为向心性循行,五输穴的特点在根、溜、注、入中始见端倪。标本、根结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比马王堆脉书与《灵枢》一些篇章的差异,初步探讨了经脉循行的发展过程。从马王堆脉书到《灵枢·经脉》,脉的数目、脉行方向、脉的分枝及脉的排列顺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因与《灵枢·营气》中的营气在十二经脉中环周流行的思想密切相关。新的经脉循行为某些诊法及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掺入不少理论构想成分,提示在研究经络问题时不能单纯以古代文献为是非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然而 ,同篇又指出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后世又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这说明十二经脉均与头面五官有联系 ,相对而言 ,阳经与头面又有特异的联系。经研究和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阳经经脉主要上行头面、联络五官  《灵枢·逆顺肥瘦》指出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论可见阳经与头面的密切联系。  笔者将《灵枢》的经脉、经别、经筋循行与头面五官 (头、面、口、齿、咽喉、目、舌、…  相似文献   

13.
略论络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是络病理论之源《内经》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并描述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伏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了经脉直行于分肉的较深部位,为里,多深不可见,络脉支横于肌腠的浅表部位,属表,多浅而常见。此外,络脉与经脉循行和分布的区别还在于经脉多循行于溪谷大节之间,而络脉多循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以为联络流通之用。如《灵枢·经脉》云:“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经脉根结、标本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经脉根结、标本理论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标本始见于《灵枢·卫气》篇;根结始见于《灵柩·根结》篇。标本、根结理论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以十二经脉分布来说明四肢末端与头面、躯干的特定联系。《灵枢·根结》篇云:“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  相似文献   

15.
<正> “前额,属阳明”在中医来讲是众所周知的定论,它是以《灵枢·经脉篇》关于十二经脉循行的文字记载为依据。如:“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额中……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但是在历代一些主要针灸文献(包括全国统编教材)中,足阳明经脉在前额部的循行分布,存在着文图脱节,其中图示是不符合经旨本义的,给教学和学习针灸经络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为此,笔者就足阳明经在前额部的循行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6.
心包经某些经穴—心脏的相关联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 经穴—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每条经脉在体表既有特定的循行路线,又以其所属的脏腑而命名,正如《灵枢·海论篇》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表明经络与脏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是主脉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献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能直接反映当时医家对"经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不同时期经脉循行路线的变化也必然反映经脉内涵的变化。本文从对照帛书"十一脉"与《灵枢》经脉循行起止点、方向、路径等变化入手,认为引起经脉循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脉诊的发展、古代阴阳术数思想、古代表面解剖学知识、气血营卫循环概念形成,并深入剖析了由"十一脉"发展至"十二经脉",经脉概念本质与内涵发生的重要演变。  相似文献   

18.
<正> 足少阳胆经是十二经中在头面部循行较为复杂的经脉之一,历代医籍记载与图示各有出入,使不少入门习医者颇感困惑。最新修订的中医教材《针灸学》,虽在描述上以《灵枢·经脉篇》为主要依据,但其图示是不尽附合经旨的(见图1)。图中可见,足少阳胆经在头面瞳子髎与听会之间这段经脉中,出现了经脉与支脉在同段经中逆行反向的循行。我们认为这给学习针灸经络的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为此,试就胆经头面部之循行叙管见如下: 首先,十二经脉的走向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具体地讲,营气又叫血气,其在经脉中的流注次序是:它起源于手太阴肺经,按十二经传注到足厥阴肝经,复注于手太阴肺经。这样,构成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联接而逐经相传,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血气传注系统,既然这是条公认的规律,那么同经脉中血气反向对流则是不能成立的。再从古人对“迎随补泻”的论述看,尽管历代医家对此持不同见解,然而大多数医家对经  相似文献   

19.
任路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17-2118
经络理论中有关经脉循行分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经脉学专著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的循行分布规律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灵枢.经脉》。而历代医书中对足三阴三阳经脉、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躯干部循行规律却少有论述,文章从三维圆柱体的假说、"背为阳,腹为阴"、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疗原则等角度探讨其循行,旨在进一步剖析经络循行的真谛,使针灸经络学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灵枢·经脉》篇中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其病候。每一经的病候又分为“是动”和“所生”两组病症。但是何谓“是动”?何谓“所生”?并未做具体说明。后世医家,对“是动”、“所生病”作了注释,然众说不一,兹仅就经文提出个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