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军 《临床医药实践》2008,(18):931-932
目的:观察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组42例,植入国产Firebird支架;对照组为我科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置入普通支架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30例病例。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术后6个月内随访结果,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手术成功率相似;累计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率分别为19.05%与36.7%,P<0.01,再次血运重建分别为11.02%与26.7%(P<0.01),发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支架相比,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的病变情况,分析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对50例老年DM合并CAD患者(DM组)和51例老年非DM合并cAD患者(NDM组)的冠脉造影结果、随访期内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结果:随访期内DM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比例、血管狭窄数目明显高于NDM组,DM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比率明显高于NDM组。结论:老年DM合并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比例高,易发生心律失常,临床上缺乏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DM合并CAD患者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不同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分组,将经股动脉入路的患者纳入参照组(65例),将经桡动脉入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6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及X线暴露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64/66),参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4,P=0.636)。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参照组的18.46%(x2=6.255,P=0.012)。研究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3%,低于参照组的43.08%(x2=6.150,P=0.013)。结论:老年患者经桡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实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347例,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据此总结出护理措施。结果在347例老年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6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其中失眠28例,占8.1%,上肢动脉痉挛16例,占4.6%;血肿形成9例,占2.6%;拔管综合征10例,占2.9%;造影剂反应6例,占1.7%。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经过合理的处理后缓解或痊愈。结论失眠、上肢动脉痉挛、血肿形成、拔管综合征和造影剂反应时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分析其原因和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必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联用血栓抽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3级血流96.88%(31/32),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6.45%(2/32),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4/32);对照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3级血流87.50%(28/32),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12.50%(4/32),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5.63%(5/3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访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27例,所有患者术后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和阿司匹林100mg/d,共12个月。观察患者服药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急性、亚急性或晚期血栓、靶血管重建、脑卒中)以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27例患者均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晚期血栓发生率1.6%(2/127);无死亡;均未发生脑卒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1.6%(2/127);心绞痛复发发生率3.1%(4/127),靶血管重建发生率2.4%(3/127)。出血的发生率中严重者0.8%(1/127),轻微者3.9%(5/127)。结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组224例,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组202例,评价PCI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种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各种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两种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成功接收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成功接收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发生不良心脏事件35例(35.00%)。经单因素分析,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患者的年龄(67.55±1.11)岁、病变血管支数(1.56±0.51)支、有糖尿病史占比91.43%、有高血压史占比88.57%、有吸烟史占比94.29%均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患者的(62.12±0.45)岁、(1.41±0.21)支、7.69%、6.15%、7.69%,支架数目(1.44±0.61)支少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患者的(1.63±0.22)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分析,年龄、支架数目、病变血管支数、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均为成功接收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对于成功接收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需要掌握好影响其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加以预防、控制,以此达到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心内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GA护理,于出院时对2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CGA可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老年人生理机体的老化,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自2010年1月,我院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老年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有效降  相似文献   

11.
张庆斌  方昱 《安徽医药》2018,39(8):928-931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支架治疗术后患者脑钠肽(BNP)、心率(HR)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支架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予以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予以口服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6个月后复诊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HR、心肌酶谱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H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IL-6、TNF-α、CRP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4.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血浆BNP、心肌酶水平,有利于控制HR,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复流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TIMI分级3级血流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血严重出血。结论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梗死相关动脉复流情况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07年10月期间接受Partner支架治疗的2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2例。观察Partner支架植入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99.2%,术中和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出现亚急性血栓1例,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216例患者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3%,56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再狭窄率为5.4%,靶病变重建率为5.4%。结论应用Partner支架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对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评价作用.方法 82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均于术前检测hs-CRP,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40% ~ 70%,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明确最小管腔面积( MLA)≤4 mm2(非左主干)或≤6 mm2(左主干)后行支架植入,将患者分为hs-CRP升高组(≥3 mg/L)和hs-CRP正常组(<3 mg/L),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hs-CRP升高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 <0.01);hs-CRP升高组再狭窄发生率高于hs-CRP正常组(P<0.01).结论 hs-CRP能预测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hs-CRP升高的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术后应强化抗血小板、抗炎等治疗.  相似文献   

15.
白智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13-241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脂和心脏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3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分别于PCI手术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B组与C组TC和LDL-C降低更为显著(P<0.05);C组心脏缺血事件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A组和B组,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水平,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良生活习惯、体质量指数(BM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1收治ACS并实施PC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后1年MACE发生状况以及一般资料,分析其不良生活习惯、BMI与MACE发生关联性。结果:术后1年,MACE发生率为22.22%(28/126);体质量指数(BMI)>24kg·m-2、不良生活习惯、多支病变血管数属于ACS实施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BMI>24kg·m-2、不良生活习惯是ACS实施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CS实施PCI术后发生MACE影响因素较多,其中BMI>24kg·m-2、不良生活习惯属于发生MACE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予以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MACE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住院期间的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1个月内随访患者,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全部50例患者中显效例数为41例,有效例数为7例,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0%,患者接受1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41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从Ⅳ级升至Ⅲ级,术后患者BNP指标显著降低,LVEF指标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心肌FFR测定,当FFR≤0.8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给予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对照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病变个数、支架植入数目、心绞痛再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植入支架数目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术后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可减少医疗费用、减少支架使用数量,且随访6个月后不增加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术前及术后开展全面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TCA术前及术后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整体护理。观察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梗塞相关动脉血流:TIMI 3级为96.67%,血流TIMI 2级为3.33%;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发生率为6.67%。结论 在PTCA术前及术后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0 d内主要不良反应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燕  刘存义  宋雷 《安徽医药》2017,38(2):220-222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行PCI治疗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造影和介入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PCI即刻造影及介入成功率均为100%。术后胸闷气短症状改善为81.81%,NYHA心功能分级由IV级提高到Ⅲ级为27例(81.82%)。与术前相比,术后BNP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未发生MACE。结论 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成功率高,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