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 ,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因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 ,致术后症状依旧或复发 ,故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近 11年来经手术证实 ,病理和超声资料完整的 2 8例残余胆囊患者 ,旨在探讨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及其漏诊原因。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患者 ,男 9例 ,女 19例 ,年龄 2 6~ 70岁。首次胆囊手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不等 ,4例术后症状仍在 ,2 4例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 ,最长达 2 0年。其临床表现为 :右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少数患者出现黄疸 ,2例合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胆囊管残余结石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2例;开腹残余胆囊切除3例;开腹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8周行超声或T管造影检查,未再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结论】术前合理选择超声、CT或 MRCP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术中贯彻“辨-切-辨”的操作原则,必要时使用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降低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残余胆囊并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因术后患者反复右上腹不适 ,B超检查时始发现 ,应引起临床重视。现结合我们在 1990~ 2 0 0 1年收治的 3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 ,3 7岁。 8个月前在某医院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术后常感右上腹胀痛不适 ,经 2次B超检查发现残余小胆囊并结石入院。再次手术见原胆囊颈部仍存在 ,其内有直径1 5cm圆形结石一枚 ,胆囊管及胆总管未见异常 ,切除残余胆囊颈及结石。痊愈出院。【例 2】 女 ,42岁。 6个月前在某医院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因右上腹胀痛 ,B超…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声像图 ,分析其形成原因。方法 :对 3 7例残余胆囊的术前、术后声像图对比分析 ,设对照组对其胆总管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萎缩性胆囊炎术后发生残余胆囊概率较高 ,残余胆囊结石复发率 86.2 % (2 5/ 2 9) ,残余胆囊组的胆总管宽度大于对照组 (P=0 .0 0 0 1)。结论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的诊断及预防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飞  杜江  付亦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22-3022
由于基层医院LC的广泛开展和普及,胆囊残余结石发生率有所增加.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我院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2~65(平均43.5)岁,病程1~6 a.残余胆囊最大约4.0 cm×2.5 cm,最小2.0 cm×1.8 cm.16例残余胆囊或胆囊管内存在结石1至数枚不等,大小约0.2~2.0 cm,5例合并存在胆总管结石.LC术后再次出现类似的反复上腹或右上腹隐、胀痛,间歇性发作,部分患者伴有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发作时右上腹或中上腹压痛明显,其中,伴不同程度黄疸5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11例,MRCP检查4例,均予以确诊,残余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1例再次手术中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生率.方法 对31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B超、MRCP、ERCP可明确诊断,31例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重视胆囊切除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再次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均经开腹手术证实,其中6例残余胆囊,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行探察术中发现残余胆囊。所有病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囊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结论:严格把握LC的适应症和操作规范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圈套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圈套器在胆囊管增粗或胆囊三角分离困难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适应证,优越性和方法。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胆囊管部位增粗或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应用钛夹或可吸收夹不能夹闭或预期不能夹闭时,可应用圈套器行胆囊管部位的结扎。结果249例病人,无1例发生出血、黄疸、胆瘘及胆道损伤,仅有1例发生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胆囊三角解剖困难,逆行切除胆囊时;或因胆囊管增粗或胆囊管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致不能应用钛夹夹闭时,应用圈套器安全可行,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已得到普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其中LC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虽少见,但处理棘手,得到越来越多的术者重视.为总结分析LC后胆囊管残余结石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防治措施,现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开展的LC治疗患者563例,其中17例发生胆囊管残余结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囊切除术近年来发展很快,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因胆囊切除后,仍有右胁疼痛、腹胀或兼有恶心、畏寒、发热或出现黄疸,或有后背不适等症状.笔者运用疏肝活血汤治疗62例胆囊术后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胆囊切除术后,在原胆囊窝处可见类似胆囊的声像图.以本人近20年超声工作的经验 ,出现以上的情况一般在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作腹腔镜手术或作剖腹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壁水肿、胆囊与周围粘连,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保留过长有关,是胆囊管扩张导致.我院一般超声诊断为"胆囊管扩张或胆囊管扩张伴结石引起",而未用"残余"两字,这样不但真实地反映了局部情况,而且对于手术科室、手术医师和影像科都有好处,也可避免患者与医院间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胆管为导向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uided by the bile duct,LCGB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4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alot三角的解剖以胆管(胆总管和肝总管)为标志,沿胆管右侧壁,分别显露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及胆囊动脉,于近胆管处夹闭胆囊管(不保留胆囊管),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切除胆囊。结果:456例LC患者中,451例顺利完成LCGBD,完成率为98.9%。5例(1.1%)因三角区致密粘连、Mirrizzi综合征、胆道变异或出血未能完成LCGBD。术中发现各类管道变异75例,胆囊管微小结石32例。无胆道损伤、腹腔内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无再次手术病例。2例因胆道变异或胆囊床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并发腹腔残余感染3例,剑突下穿刺孔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45个月,平均(25.1±14.6)个月,未发现胆管狭窄、胆道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LCGBD安全、可行,更加便于解剖Calot三角内各管道结构和发现解剖变异,有利于降低胆管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残余胆囊的声像图改变,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萎缩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粘连水肿严重者术后残余胆囊发生率高,占70%;残余胆囊合并结石复发率高,占67%。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预防及诊治残余胆囊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残余胆囊的声像图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超声对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Acuson 128 XP和Sinmens 450超声仪对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急性胆囊炎、粘连水肿严重者术后残余胆囊发生率较高,占76%;残余胆囊合并结石复发率极高,占88%。结论 超声显像为临床预防、诊治残余胆囊提供参考信息和诊断依据,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胆结石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64例胆结石患者胆囊排空能力的超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空腹胆囊容积和脂餐后残余容积增大,胆囊排空功能减弱,当脂餐后60分钟,刖囊排空率<12%时,提示胆囊颈或胆囊管梗阻。  相似文献   

17.
残余胆囊、残余胆囊管从解剖学上是两个概念,由于二者结石形成的原因几近相同,在此一并讨论。笔者所在医院1995年6月至2009年8月共手术治疗16例残余胆囊、残余胆囊管结石,其中有14例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所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提出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残余胆囊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413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残余胆囊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全组51例行择期残余胆囊切除手术,1例行内镜治疗(支架内引流)。其中49例病理证实为残余胆囊,2例为残余胆囊腺癌。全组除3例残余胆囊癌变外,其他病例近远期疗效良好。结论临床上残余胆囊的诊断日趋增多,可出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可继发出现癌变,更应高度重视,因此,预防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的残余胆囊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5岁,教师,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见胆囊内有直径0.4~0.5cm胆固醇结石10余枚,胆总管内取出直径0.4~0.5cm结石2枚,结石性质同胆囊内,考虑为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术后两周T管造影疑胆总管末端残余结石,夹闭T管后病人无黄疸、腹胀等表现.  相似文献   

20.
残余胆囊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发生的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观察18例残余胆囊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总结预防措施。结果:残余胆囊已经成为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重视手术技能和临床解剖知识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结论:残余胆囊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应引起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