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患者的发病、诊治和预后情况。结果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痊愈;2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将血肿清除;3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清除血肿。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时患肾功能基本正常。定期复查B超或CT,随访时间5~56个月,未见出血或肿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的关键,应用腹腔镜治疗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和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SEH好发青壮年患者,多急性起病。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状态越好预后越好。随访证实术后6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MRI是最佳最快诊断方式。尽早椎板减压手术可以有效恢复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 全组患者3~6 d气肿消失,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3~5 d,其中1例门诊治疗.均痊愈.结论 通过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认识、严密观察、CT检查及食管吞钡造影检查大部分能明确诊断,亦能排除食管或气管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患者3~6d气肿消失,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3~5d,其中1例门诊治疗。均痊愈。结论通过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认识、严密观察、CT检查及食管吞钡造影检查大部分能明确诊断,亦能排除食管或气管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 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 ,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肾错构瘤出血18例患者,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后,行开放性手术1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血不再继续,病情趋于稳定.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大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18例患者均获随诊,随诊时间3个月至5年,随诊时进行超声、CT及IVU检查.行肿瘤剜除术6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无继发出血,无尿瘘,IVU提示手术侧肾功能良好.行患肾切除术9例患者对侧肾功能良好.3例保守治疗患者,血肿吸收良好,肿瘤无明显变化.结论 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肾错构瘤出血确诊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出血严重、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患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1996~1999年4年中,经我科收治脾脏破裂21例患者,其中被膜下脾脏破裂9例,占32%.现就9例患者的早期诊断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5月 ,我院共收治肾外伤病人 82例 ,其中 ,病肾合并外伤 12例 ,占同期肾外伤的14 6 3%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4~ 75岁 ,平均4 2岁。左侧 7例 ,右侧 5例。原发病 :上尿路结石致肾积水 10例 ,错构瘤 1例 ,单纯性肾囊肿 1例。临床表现 ,12例增有腰部外伤史 ,有腰痛 12例 ,腹痛 5例 ,血尿 5例 ,入院时休克 3例 ,合并肋骨骨折 3例 ,骨盆骨折和锁骨骨折各 1例。 5例发现伤侧上腹部包块 ,12例肾区叩击痛。均行B超检查 ,10例提示肾积水或积血合并肾挫裂伤 ,1例诊断为腹膜后肿块 ,1例误诊为腹膜后巨大血肿、患侧肾脏缺如。均行CT检查 ,10例发现肾脏积水、积血 ,皮质变薄 ,9例发现上尿路结石 ,1例误诊为腹膜后血肿、患侧肾缺如。平扫时CT值为 15Hu~2 2Hu ,增强时CT值为 2 7~ 30Hu。 8例行腹部平片(KUB)及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 (IVU) ,6例发现阳性结石 ,6例伤侧尿路不显影 ,2例有造影剂外漏。术中所见 9例肾脏呈囊性扩张、皮质菲薄、肾内有积水... 相似文献
11.
钱春如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45-45,78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被膜下血肿与延迟性脾破裂关系.方法:对68例创伤性脾被膜下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创伤性脾被膜下血肿病人中有15人发生延迟性脾破裂(占22%),均进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创伤性脾被膜下血肿与延迟性脾破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我科自1996年~2001年间收治小儿自发性脑内血肿34例,结合有关文献,对诊断治疗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1个月至3岁,其中1岁以内28例,平均年龄为8个月,血肿部位:皮层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脑内血肿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形成一定容积的血块,致颅内压急剧增高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在 CT 应用之前,多由内科治疗,死亡率50~70%。1987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25例,其中多为晚期脑疝重症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20%,现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1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过,并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11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恢复程度不尽相同,感觉平面均有下降,术后复查MRI示血肿清除满意,硬脊膜受压症状好转,但脊髓大多已经有异常信号改变.随访0.5~10.0(3.0±0.2)年,肌力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9例.结论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治疗,术后及时行高压氧治疗对保护脊髓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技巧. 方法收治肾脏外生性实体肿瘤6例患者,其中.肾细胞癌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5 cm和2.2 cm;肾错构瘤4例,肿瘤直径为2.5~3.5 cm.经后腹腔镜径路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中阻断肾蒂,做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术中距肿瘤0.5~1.0cm处行肾脏部分切除术,创面缝合止血.结果 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10min,中位数150min.术中出血150~200ml,中位数170ml.肾蒂血流阻断时间18~33 min,中位数22 min.2例肾细胞癌术后切缘阴性.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方便、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肾等优点,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发性肾破裂7例的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 B超表现为肾周围低回声区,肾脏受压.其中2例肾脏局部结构不清,呈不均匀回声.1例肾脏局部呈强回声,轮廓清楚.2例肾上腺区占位病变.1例肾窦回声分离,肾实质变薄.1例双肾周围可见新月形低回声区.CT检查显示肾脏周围呈高密度影,CT值35~81Hu,肾脏受压.3例肾脏局部可见混合密度影,2例肾上腺区混合密度影,1例肾脏重度积水,肾皮质变薄,1例仅为双肾包膜下少量出血征象.3例行增强CT扫描,其中2例肾脏局部不均匀强化,且边界不清,1例肾脏内可见低密度脂肪成分.5例行IVU检查,其中肾脏显影、受压移位3例,2例未显影.术前诊断肾脏恶性肿瘤2例,肾错构瘤1例,肾积水1例,3例出血原因待查.本组中手术探查5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明确病因学诊断是治疗的关键,CT和B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自发性肾破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是指绒毛膜板与底蜕膜分离出血,血液集聚在绒毛膜与蜕膜局限而形成的血肿。SCH常见于产科人群,常无症状或伴随腹痛及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B超是针对SCH的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及孕期监测SCH血肿变化、及时干预有助于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讨论SCH对妊娠结局是否造成影响可避免临床上的过度医疗。在治疗SCH过程中应注意同时监测胎盘功能,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胎儿结局与预后,若存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发育潜能受损应及时干预治疗。明确SC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评估其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指南及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十分重要,文章的研究讨论结果为绒毛膜下血肿诊断后期标准及临床进一步治疗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ASSEH)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例经手术证实的ASSEH病例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颈肩部/腰背部剧痛,并迅速出现迟缓性瘫痪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MRI检查均表现为椎管内硬膜外条状或梭形病灶,边界清楚,未见强化.急诊在显微镜下行后路椎管探查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见血肿位置与MRI提示的一致,清除褐色胶冻样血肿5~15 ml,显微镜下未见蛛网膜下隙和脊髓异常.按照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评分,术后11~30 d神经功能从术前的B、C级均恢复到E级,未有并发症发生.随访1~6个月均未见异常.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和MRI可提高ASSEH正确诊断率,而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非必要.急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症状性ASSEH的有效手段,术后DSA有助于排除脊髓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结合国内文献290例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结果共计295例患者,采用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57例,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46例,颈部食管外置术11例,食管内带膜支架植入术3例,食管修补术178例,其中使用大网膜、膈肌、心包等修补者45例。术后再次裂开11例,全组死亡40例,病死率13.6%。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病情进展快,误诊率高。口服造影剂X线检查或急诊胃镜检查可早期确诊。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手术等方法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