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68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PSD总发生率为28.0%;其中轻型抑郁率为22.5%,中型抑郁率为5.0%,重型抑郁率为0.5%.病变位于基底节区、脑叶和小脑、脑干的PSD发生率分别为34.2%,21.3%,14.1%.其中女性、有神经功能缺损及病变在基底节的患者发病率高.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及病变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调查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抑郁与病灶部位、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用问卷调查来评估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状态,并根据临床体检结果判断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发生率为46.1%;抑郁与认知障碍之间有明显关系.抑郁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有明显关系.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即存在较普遍的抑郁情绪,抑郁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对2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总发生率为34.67%,女性多于男性,有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及病变在基底节和脑叶的患者发病率高。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其发生与性别、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及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的发生 ,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住院的首发脑卒中 ,生存时间 >90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经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史 ,均符合CCMD - 3中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38~ 81岁 ,平均 5 9.5岁 ;均已婚 ,7例丧偶独居 ;文化程度 :大学 12例 ,高中 36例 ,中学 12例 ,小学 5例 ,文盲 3例。卒中性质脑出血 38例 ,脑梗死 30例 ;病变部位左半球病灶 4 3例 ,右半球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与病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舍曲林 (左洛复 )治疗此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头CT或MRI检查病损部位 ,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 [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 ,且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 (P <0 .0 1 ) ,盐酸舍曲林治疗有效。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脑卒中病损部位有关 ,盐酸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370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症状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登记连续观察的研究方法,对370例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能正常交流并完成检查的患者进行观察.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和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17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17.0%,PSD组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为31.7%,显著高于非PSD组的19.5%(P<0.05).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88.9%,PSD的临床症状以阻滞、焦虑/躯体化障碍、睡眠障碍多见.轻度抑郁症状亚组中阻滞因子评分最高,而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中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最高.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的焦虑/躯体化、体重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轻度抑郁症状亚组(P值均<0.05).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且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前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 1 2例脑卒中患者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 SI)进行筛选 ,再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进行评定。结果 :CESD≥ 2 0分者 36例 (32 1 4 % ) ,HAMD评分总分平均为 30 58± 6 86 ,因子分以阻滞、绝望感与睡眠障碍为高。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以中度抑郁居多 ,阻滞、绝望感与睡眠障碍为抑郁方面的主要临床相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与文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的有关标准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的程度,并根据临床体检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率为35.16%,卒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程度显著相关。结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发生率高,其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且抑郁程度与社会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有显著关系,应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正>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1),抑郁症状使患者缺乏对康复训练的参与,妨碍功能的恢复,极大的影响康复预后。因此,通过临床上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来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我们应用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6例为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  相似文献   

11.
牛晓立  韩卫东  张馨  李彦彬 《吉林医学》2011,(10):1909-1910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综合医院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得分≥8分的患者共87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4、6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恢复情况:治疗后4、6周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及心理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及抑郁恢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帕罗西酊治疗此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帕罗西酊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8.05%,盐酸帕罗西酊治疗有效。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疾病康复,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4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性别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对神经损、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患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治疗药物。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月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比,监测,结果:治疗组的HAMD、CNFD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抗抑郁治疗可增加病人康复的主观能动性,显减轻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不利,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复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因此对卒中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40%~50%左右[1].为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我们对脑卒中患者50例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梅海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100-101,104
目的测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帕罗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CCMD-Ⅲ诊断标准作出抑郁症的诊断,HAMD17项量表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对391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将15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9例给予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74例给予安慰剂治疗,15例因各种原因退出了此项研究.4个月后对138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其中治疗组73例,对照组65例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13%,以轻、中度为主,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显效率为28.77%,有效率为68.49%,稍有效率2.74%,无效率为0%.而对照组显效率为4.62%,有效率为20.00%,稍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55.3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为轻、中度抑郁,治疗需综合治疗,除治疗脑卒中以外,还应进行个性化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8.
周志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S):23-23,12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与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符合CCMD-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32例)和药物组(34例),分别使用电针(百会、印堂)治疗和抗抑郁药物百忧解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用HAMD量表评分及TESS评估。结果:电针治疗与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且电针治疗见效快、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好。结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方法 采用6mo纵向设计,选定两个观察时间点:T1入院后48h内;T2相距T1后的第6mo。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抑郁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Barthel指数(BI)测定功能状态以评价日常生活(ADL)的自理能力。对126例脑卒中患者分两个时间段(T1期和T2期)进行现状调查后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结果 126例脑卒中患者中,T1期有60例,T2期有48例发生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9%和38.1%,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卒中后抑郁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呈正相关p〈0.01。结论 抑郁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精神卫生问题。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重视急性期对脑血管病的积极治疗外,还应重视恢复期肢体功能康复和心理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脑卒中的康复,尤其是精神状态的康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抑郁、焦虑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认识是临床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4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