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年龄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良  徐浩  张庆桥  祖茂衡 《当代医学》2010,16(35):650-65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2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45岁)和B组(≥45岁),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非骨科手术)因素A组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创伤及骨折、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等因素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长期卧床、下肢静脉曲张史、吸烟、饮酒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年龄增长其危险因素逐渐增多,中老年患者大多存在2个以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晓虹  白玉云 《中外医疗》2011,30(28):95-9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诊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创伤及骨折后10例(27%),手术后6例(16%),慢性疾病长期卧床5例(13%),恶性肿瘤2例(5%),原因不明14例(37%)。结论创伤及骨折、手术、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恶性肿瘤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不明原因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多有长时间静坐史等因素,需重视追踪病史和寻找其他系统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恰当,将会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从而引发众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旨在探讨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诱发的危险因素,从而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兆,并及时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干预。以盐城市某三甲医院普外科二、四病区及骨科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程度、深静脉置管史、术后卧床时间、下肢肌张力、血栓疾病史是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见通过监测规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抗凝、抗血小板凝集和扩血管等治疗,均在病情得以控制后,按照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分析它们的病例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基础疾病、偏瘫、卧床时间、体重指数肥胖人数、留置下肢深静脉导管等因素在两组患者中是否有差异,判断它们是否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性治疗的方法。结果高龄、曾有基础疾病、术后偏瘫、长期卧床是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故应及时诊断、早期预防、消除危险因素,以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24例新鲜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存在体内肿瘤、是否长期卧床几项指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鲜下肢骨折术前DVT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124例患者共18例术前出现DVT,DVT发生率14.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吸烟、体内肿瘤及长期卧床为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而性别、饮酒史与DVT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饮酒为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因素,而年龄、BMI、吸烟、体内肿瘤及长期卧床均为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吸烟、体内肿瘤及长期卧床是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具备以上特征患者的病情监测,以减少术前深静脉血栓出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周围血管诸多疾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5is.DVT)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下肢及盆腔静脉.下肢盆腔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为高发.因其后遗症和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对患者的工作及生命都有一定影响和威胁.有资料表明,DVT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国内DVT发病亦有上升趋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临床具有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后静脉血流逆流,浅静脉怒张或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瘀血性皮炎,瘀血性溃疡等.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化瘀消肿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们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8人。根据腹腔镜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11)与对照组(n=6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手术时间(OR:1.036,95%CI:1.018-1.094)、血浆D二聚体(OR:1.203,95%CI:1.056-2.036)以及术后卧床时间(OR:2.106,95%CI:1.418-2.742)均是产生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应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检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预防性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股骨颈及股骨干骨折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更大,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均可能是DVT发病的危险因素.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的发生具有多因素,预防性中医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引起,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脑卒中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制动是非常重要的发病原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肥胖、创伤、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10.
静脉性水肿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 ,其原因有多种 ,静脉系统疾病是导致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静脉炎症、肿瘤侵袭、压迫静脉、先天畸型、静脉血栓形成等 ,所有导致静脉管腔狭窄阻塞从而引起静脉还流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所属静脉内压力增高 ,静水压增加 ,管壁通透性增强 ,从而引起静脉性水肿。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水肿1 .1病因 病人长期卧床 ,恶性肿瘤、盆腔手术、髋膝关节手术、下肢骨折、下肢静脉曲张等均可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流缓慢、静脉管壁损伤而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左下肢多见 ,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至2018年6月治疗的124例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手术时间3 h,术后持续卧床时间3 d,感染、高脂血症、高血糖、输血史、术前辅助化疗是致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直肠癌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是否感染、高脂血症、高血糖等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形成原因是长期卧床及活动减少,多发生在发病的1,2周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在2006年1月至9月间共收治了19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适当的功能锻炼治疗,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清  邢向阳 《当代医学》2011,17(30):19-20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资料,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40例中有发病诱因者136例(56.7%),未发现明确发病诱因者104例(45.3%)。结论恶性肿瘤及各种手术尤其妇产科手术后、创伤与骨折、住院卧床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科2010年5月—2012年3月9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遗传、肢体制动、恶性肿瘤、肥胖、高龄、麻醉、术后卧床时间过久等因素有关,针对相关因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DVT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DVT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指导卧床患者床上科学合理地活动、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AECOPD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VT组)和30例单纯AECOPD(非DVT组),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AECOPD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卧床多于1周、合并低血氧症、机械通气是导致AECOPD合并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确分析AECOPD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预防,有利于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长期卧床、肢体固定、充血性心力衰竭、外伤、手术等情况下,下肢深静脉容易形成血栓。随着CDFI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开拓了新空间,其已成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1临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治疗血栓的方法很多,但预防其发生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我院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以阿司匹林肠溶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跃琴  孙金殿  成迎香 《河北医学》2016,(11):1893-1896
目的:筛查和研究老年患者消化道穿孔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和护理防控对策.方法:随机抽取41例老年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且对其风险进行筛查,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策;另外再抽取41例老年消化道穿孔手术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高危风险筛查结果,予以综合性护理防控对策;对老年消化道穿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且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血栓史、房颤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胃癌穿孔修补术、手术时间>4h、卧床时间>72h、应用高渗脱水剂是导致老年消化道穿孔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形成的原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栓史、房颤史、胃癌穿孔修补术、手术时间>4h、卧床时间>72h是老年消化道穿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风险,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发生1例、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对照组9例、发生率21.95%);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78.05%),P<0.05.结论:积极有效筛查老年消化道穿孔术后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及时做出相应的护理防控对策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肯定与进一步扩大样本加以精确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减少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并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措施与早期治疗,判定其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概率以及形成肺栓塞的概率.结果:60例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有2例(3.33%)开腹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积极评估围手术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强化风险意识宣教,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等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