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出符合吉林省实际情况的鼠疫防治对策.方法 应用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方法 和技术,以鼠疫宿主为主要对象,开展疫源地现状研究.结果 疫源地景观变化显著,黄鼠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确定以通榆-双辽风沙草原、镇赉县北大岗真草草原、乾安黄土台地区、扶余县局部地区.以及其他景观区域的黄鼠高密度和中密度分布区为吉林省鼠疫重点监测地区;以预测鼠数的15%~20%下达灭鼠任务为宜;全省检测黄鼠血清数量占预测鼠数的1.5%~2.0%之间,在发生动物鼠疫疫情时,可以检测到阳性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宁夏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Excel表格收集、整理宁夏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4个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建立2002~2011年啮齿动物种群及鼠疫监测基础信息数据库;黄鼠生态学观察采取剖检直接计数的方法。结果 2002~2011年海原黄鼠鼠疫监测抽样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3.6%(7 786/216 000),黄鼠平均密度1.11只/hm2、鼠体染蚤率年平均58.21%、鼠体蚤指数平均1.18;其他小型啮齿动物共捕获2 687只,年平均捕获率2.37%;2002~2011年鼠疫病原学检验结果全部阴性,血清学检测阳性14份。结论该疫源地黄鼠及其他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种群构成方面仍以黄鼠为优势种,现阶段该地动物间鼠疫处于"静息期",相对暴发动物间鼠疫流行的风险因素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50年鼠疫调查及监测材料汇总分析,为该疫源地动物鼠疫监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鼠疫资料,建立甘宁黄土高原黄鼠疫源地1962—2012年鼠疫数据库;黄鼠密度调查采用1日弓形夹法,其他小型啮齿动物调查采用5m夹线法;鼠疫病原学的分离采取剖检鼠类脏器,取肝脾直接压印培养法;鼠体蚤的收集采用梳检法;蚤的细菌学检验采取集组研磨培养法;鼠疫血清学采取间接血凝(IHA)法。结果该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18种,黄鼠为优势种群;收集蚤类59种(亚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群;50年来发生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分离鼠疫菌163株(其中人尸体4株、自然染疫动物135株、寄生蚤24株),检出阳性血清488份;动物鼠疫流行多发生在5—6月,流行年份黄鼠密度(3.26±1.11)只/hm^2,动物间鼠疫频发区在海原县境内月亮山与南华山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地带。结论海原县境内月亮山与南华山为该疫源地核心区,黄鼠鼠疫终止流行阈值指标为黄鼠密度年均〈0.2只/hm^2,黄鼠密度年均1.11只/hm^2为动物鼠疫流行时的阈值指标,2只/hm^2为动物鼠疫流行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围场县啮齿动物及寄生蚤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收集可检材料,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方法在不同的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调查其数量,收集其寄生蚤,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围场境内有啮齿动物14种,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1.87只/hm^2;蚤类30种.以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优势种;近5年剖验各种动物2183只,蚤培养144组1109只,动物血清1153份,经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未分离出鼠疫菌,但仍存在着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013—2022年吉林省达乌尔黄鼠(以下称黄鼠)疫源地蚤种类构成情况,为吉林省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吉林省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全部监测点的媒介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达乌尔黄鼠疫源地鼠疫媒介种群构成。结果 累计梳检达乌尔黄鼠17 509只、探达乌尔黄鼠洞干20 929个、梳检小型啮齿类动物4 298只,累计获蚤16 747只。在获得的所有蚤类中方形黄鼠蚤为绝对优势种,占85.09%,其次是二齿新蚤,占11.94%,种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675.44,P<0.05)。2018—2019年黄鼠体蚤种群数量较高,2020—2022年呈下降趋势;黄鼠洞干蚤年际变化较大,平均蚤指数0.19,2019年后有下降趋势,2022年为0.10;小型鼠染蚤率波动范围为12.22%~19.48%;蚤指数波动范围为0.23~0.43,2017年为最低至0.23。结论 分析显示,吉林省达乌尔黄鼠鼠体蚤和洞干蚤以方形黄鼠蚤为绝对优势种群,其次为二齿新蚤,与以往监测结果接近,种群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黄鼠体蚤和洞干蚤...  相似文献   

6.
通榆县是松辽平原,察哈尔丘陵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的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农业开发,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人类毒捕杀黄鼠,使疫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查清、准确掌握通榆县鼠疫疫源地地理生境结构,啮齿动物种群结构,媒介蚤类种群结构,黄鼠数量及其分布现状,为今后科学规划和制定防治措施,确定重点监测区域提供依据,于2005~2006年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吉林西部行政区域黄鼠分布及聚集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西部各行政区域黄鼠分布范围及聚集面积。方法利用GIS和GPS对行政区域面积、黄鼠分布范围及黄鼠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吉林省西部地区黄鼠分布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75.42%;黄鼠聚集面占疫源地面积的10.95%。结论由于大量捕杀黄鼠,以及黄鼠适宜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因而导致黄鼠聚集面和黄鼠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西部景观区域黄鼠分布及聚集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在不同地理条件下,黄鼠分布范围及聚集面积。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景观区域面积、黄鼠分布范围及黄鼠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吉林省西部黄鼠分布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75.42%;黄鼠聚集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12.51%。结论由于黄鼠适宜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因而导致黄鼠聚集面积减少,黄鼠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一段时间内鼠疫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群结构的分析,掌握疫源地内宿主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点,明确动物鼠疫的发生与动物种群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和卫生部《鼠疫应急防控手册》的监测方法,收集2003-2012年长岭县鼠疫监测数据,数据来源于各个年度鼠疫监测总结。结果在长岭县境内共发现啮齿目4科8属9种。不同生境内的动物数量分布有不同的特点。主要啮齿动物以达乌尔黄鼠为主,数量变化与年际关系略有差别。结论长岭县境内啮齿动物种群结构较为简单,多年来的达乌尔黄鼠数量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可能是导致疫源地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达乌尔黄鼠疫源地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论并分析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 查阅整理该疫源地所辖省区1985~2004年20年间鼠疫监测资料,利用监测资料中的监测数据和疫情发生的状况分析该疫源地的现状。结果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4省(区),53个县(市、旗),疫源地面积为161918km^2。在该疫源地内先后发现啮齿动物2目7科22属38种。啮齿动物寄生的蚤种类有6科35属91种(亚种)。自1985年以来,该疫源地除1993年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动物鼠疫流行。1985~2004年在内蒙古、吉林、辽宁和黑龙江4省(区)的14个县(市、旗)从黄鼠体和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习87株,用IHA方法检出黄鼠阳性血清470份。结论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仍处在活动期。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黄鼠分布及数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黄鼠分布及其数量水平,为规划鼠疫监测及灭鼠重点地区提供依据。方法以行政区域和景观区域为单元设置调查点,按生境类型,以单公顷样方0.5%比例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黄鼠数量调查。结果以景观区域为基础,按地理生境预测黄鼠数量为1139930只,波动范围在793072~1488518只。结论通榆-双辽风沙草原区是吉林省黄鼠主要分布区,占预测鼠数的51.18%。镇赉县北大岗真草草原区、乾安黄黄土台地区,前郭、双辽风沙草原区和扶余县局部地区是我省黄鼠高密度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不同地理景观类型及地理生态环境中黄鼠数量及分布,确定黄鼠最适生存环境。方法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按生态环境面积的0.5%分层抽样,对黄鼠分布范围及黄鼠数量进行调查。结果黄鼠平均密度为0.27只/hm~2,低于常规监测水平(0.64只/hm~2);固定沙丘黄鼠数量较高,鼠密度为0.92只/hm~2;草原和林地黄鼠数量次之,鼠密度分别为0.46、0.44只/hm~Z;耕地黄鼠数量最低,鼠密度为0.13只/hm~2。结论吉林省黄鼠数量处于较低水平;耕地景观黄鼠以沙坨耕地、坟地和撂荒地为主要栖息地;草原景观黄鼠以沙性草原和丘麓台地草原为主要居住场所;黄鼠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境内蚤类指数结构、数量的变化。方法2005年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南第三节。结果达乌尔黄鼠体蚤、洞干蚤、巢穴蚤年度染蚤率和蚤指数上下波动不大,但个别年代偶尔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结论确认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蚤类指数结构无变化,未发现新的蚤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岭县鼠疫疫源地鼠疫活动信息。方法应用内部对照PCR方法直接检测鼠类脏器中鼠疫菌特有的基因片段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查100份黄鼠标本,结果均为阴性,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未发现鼠疫信息。结论内部对照PCR检测技术可作为鼠疫菌DNA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达乌尔黄鼠鼠疫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研究动物鼠疫的前瞻性预报。方法和结果 建立吉林省通榆县1982-1999年的黄鼠密度、洞干蚤指数、气温、气压、地表最低温度、日照时数的自回归模型,以及1954、1955、1958、1982-1999年的判别分析模型。对2000-2001年动物鼠疫作出预报。结论 使用自回归模型和判别分析模型,可以进行动物鼠疫的前瞻性预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吉林省鼠疫历史疫区和非鼠疫地区的家畜及野生动物Y.enterocolitica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家畜的粪便及野生动物盲结肠、直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从猪粪便中分离Y.enterocolitica 6株,鼠疫历史疫区、非痰区各3株,从鼠疫疫区黄鼠盲结肠内容物分出3株。结论 首次从黄鼠盲肠内容物分离出Y.enterocolitica,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山西省鼠疫监测点2004-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了解鼠密度、媒介数量与鼠疫流行的关系.为山西省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2004-2008年山西省12个监测县(区)鼠疫监测结果,按照"鼠疫监测方案"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乌尔黄鼠(简称黄鼠)、子午沙鼠(简称沙鼠)、小型鼠类的鼠密度和鼠体蚤、洞干蚤、窝巢蚤蚤指数和染蚤率,统计血清学检查结果.结果 2004-2008年,平均密度黄鼠为1.12只/hm2,沙鼠密度为7.42%(2130/28 700),小型鼠类密度为8.03%(3886/48 400).黄鼠鼠体染蚤率为25.78%(1933/7497)、蚤指数0.59;沙鼠鼠体染蚤率44.19%(2028/4598)、蚤指数1.84.挖剿黄鼠巢362个,获染蚤巢70个,获蚤333只,染蚤率为19.34%(70/362),蚤指数为0.92;挖剿沙鼠巢177个,获染蚤巢34个,获蚤124只,染蚤率为19.21%(34/177),蚤指数为0.70.探黄鼠洞7171个,获染蚤洞干62个,洞干染蚤率为0.86%(62/7171),蚤指数为0.01.鼠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山西省鼠疫监测点的主要宿主数量及媒介密度仍较高,尽管血清学检验未检出阳性结果,但鉴于周边省份动物鼠疫流行特征.仍存在异地疫源传入引起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urveillance sites in Shanxi province i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during 2004 - 2008 and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uch factors as rat density and vectorial quantities on plague epidemic intensity, thus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basis for plagu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s To collect the data of surveillance during 2004 - 2008 in the 12 counties of plague surveillance by retrospective method. Sort and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operational scheme for plague surveillance-calculate the rat density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meriones meridianus and the small rodents, and the flea index and the flea infection ratio of body flea, burrow track, cave. The results of serological tests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As showed in the results, the mean density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was 1.12 merely in each hectare, and that of meriones meridianus and small rodents were 7.42%(2130/28 700) and 8.03%(3886/48 400), respectively. The flea infection rate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and meriones meridianas were 25.78% ( 1933/7497 ) and 44.19% (2028/4598), respectively;the flea index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and meriones meridianus were 0.59 and 1.84,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nests excavated with flea for spermophilus dauricus was 70, and the numbers of nests and flea were 362 and 333, respectively. The flea infection rate was 19.34 % (70/362), and the flea index was 0.92. The number of nests excavated with flea for meriones meridianus was 34, and the numbers of nests and flea were 177 and 124, respectively. The flea infection rate was 19.21%(34/177), and the flea index was 0.70. The number of caves explored for spermophilus dauricus was 7171,and the number of burrows with flea was 62, so the flea infection rate was 0.86%(62/7171 ), and the flea index was 0.01. Conclusion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density and large quantity and considering the epidemic features of animal plague in periphery provinces in recent years, plague may still happen and spread in Shanxi province diespite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all those serological tests, by means of importing from other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景观区域类型及分布,主要宿主动物的生存环境,重新规划动物鼠疫监测重点地区和有关指标,预测发生鼠疫的危险程度,建立鼠疫信息数据库。方法利用GIS和GPS对吉林省鼠疫疫源地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农田开垦、植树造林、水利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较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疫源地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鼠疫主要宿主动物的数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