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从浅睡期进入深睡期存在困难,分析浅睡期脑电波的变化对研究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低频光刺激下睡眠过程中脑电波的复杂度值变化,研究人在浅睡期脑电波对光刺激的响应,进而探讨外部光刺激对睡眠过程中脑电波的影响。使用美国neuroscan型脑电图仪,采集10例志愿者的光刺激睡眠和正常睡眠的脑电数据。首先,利用时频分析,对睡眠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期,获得浅睡期脑电信号;然后,使用小波包分解,获得该期脑电波的各频段分量(δ波、θ波、α波和纺锤波);接着,采用样本熵算法,分别计算浅睡期脑电信号的复杂度以及各频段脑电波的复杂度;最后,对志愿者在光刺激(5 Hz)和正常睡眠下浅睡期脑电复杂度进行比较,研究光刺激对脑电复杂度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在低频光刺激下,浅睡期脑电波复杂度的均值为0514 15,明显低于正常睡眠复杂度的均值0589 23,在中央区和顶区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5 Hz光刺激可诱发浅睡期θ波的同步响应,增强脑电波的节律性,有助于更好地进入深度睡眠。  相似文献   

2.
研究α频率(8-13Hz)闪光刺激是否能引起人脑枕区同频率脑电信号的增加。采集15名正常志愿者在平静、光刺激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利用脑地形图、小波分析和功率谱估计的方法对α频率光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数据分为平静-激活组、男女对照组、两个不同电极位置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组间信号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对受试者精神状态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周期性α频率光刺激能引起大脑枕区同频率脑电的显著增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到了大脑在外部闪光刺激时脑电的变化规律,本实验结果对研究外部刺激对脑电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Lempel-Ziv复杂度算法,研究光诱发下α波脑电特性。方法:记录20名正常受试者(平均年龄23.2岁)在闭眼状态下接受12 Hz闪光刺激的脑电信号,分析光刺激前后α波脑电复杂度变化。结果:发现12 Hz光刺激能够引起17名受试者α波脑电复杂度的显著增加(P<0.05);其中在额部、右中央、顶部、枕部、右中颞、左右后颞α波脑电复杂度变化较为显著,以顶部与枕部变化最为明显;光刺激后,左右半脑平均α波复杂度均出现增加,其中右脑区α波复杂度变化更为显著。结论:12 Hz频率光诱发能够引起同频率段的脑波信号的显著响应,该结论有助于研究光诱发下的脑功能特性,且对于探索外部刺激对人脑认知活动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α频率光刺激脑电信号同步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α频率(8~13Hz)闪光刺激是否能引起人脑枕区同频率脑电信号的增加.采集15名正常志愿者在平静、光刺激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利用脑地形图、小波分析和功率谱估计的方法对α频率光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数据分为平静-激活组、男女对照组、两个不同电极位置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组间信号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对受试者精神状态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周期性α频率光刺激能引起大脑枕区同频率脑电的显著增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到了大脑在外部闪光刺激时脑电的变化规律,本实验结果对研究外部刺激对脑电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磁场刺激诱发的动态脑电时空拓扑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动态脑电时空拓扑图研究了磁场刺激诱发的脑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磁场刺激外周体躯感觉神经时,可以在大脑皮质相应投射区内记录到诱发反应电位。在该区的诱发脑电将在大脑皮层中按一定规律进行传播,即首先在皮质的相应投射区内产生诱发脑电位,然后这一诱发脑电位向同一半球的其它区域传播,再后传向大脑另一半球的皮层区。此研究对于揭示皮层诱发脑电的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CVFT-028M仁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小儿抽动症46例,效果显著.方法 采用CVFT-028M仁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将一次性电极片黏贴与双耳后乳突处或耳道平行的突出区域,仪器主输出线的一对夹持器分别与两侧电极纽扣相连,用松紧绑带或网状弹力帽将电极辅助固定.治疗选用模式4、标准方式、频率181%、强度从65%开始,可逐渐增大,到小儿能耐受为止,90%以下为儿童安全范围.对于年龄较大且耐受性强的孩子,可选择自设频率范围,但不能低于150%.强度也是从小到大,逐渐增强,到能耐受为止.每次30min,15次为一疗程.结果 一般治疗7d左右见效,10d左右症状明显减轻,32例15d(一个疗程)治愈,14例好转,只有2例做3个疗程好转,44例痊愈.而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好,无创伤,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脑电计算机分析技术,进行了物理刺激对人体脑电影响的临床实验。将10H_z调制的声、光、磁(8G_S)物理刺激于加大脑皮层中央区CZ、每天20分钟,共10天,实验结果较实验前物理刺激组大脑皮层左右中央区和左右颞区脑电相干函数显著增加(P<0.05),左右额区间脑电相干函数非常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实验前后脑电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物理刺激对脑电干函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美国Andrews BJ.(2003年5月)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间,通过神经调制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业已开展了三种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新一代疗法。 一、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疗法,刺激器是如同起搏器样的装置,或者将刺激电极植入基底神经核区,或背侧丘脑,或底丘脑核区,以高频电刺激打断神经、精神病疾病的异常神经活动。McIntyre CC和Thakor NV.(2002)指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电信号是大量神经元电活动在大脑头皮表面产生的电位总和,可综合反映大脑内部功能状态和活跃程度。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电活动,最终反映为脑电信号。本文使用不同闪烁频率光为刺激源,对光刺激前后脑电信号时域和频域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为利用外刺激调制脑电频率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同一光源,分别改变其闪烁频率对受试者眼睛进行刺激,利用脑立方移动版采集不同闪烁频率光刺激下的脑电信号,记录并分析脑电信号电位幅值,及其成份δ波(1 Hz~3 Hz)、θ波(4 Hz~7 Hz)、α波(8 Hz~13 Hz)和β波(14Hz~30Hz)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光闪烁频率的增高,脑电压幅度均值和各频段能量先逐渐增大后减小,脑电幅值和各频段能量均在光闪烁频率为5 Hz时达到最大。结论:不同闪烁频率光刺激对脑电压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一定阈值之下,脑电压与光闪烁频率变化一致;超过阈值后,趋势相反。该结论有助于探索脑电信号在外刺激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为利用外刺激治疗脑部疾病的方式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定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7例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结果 本组患者心理状况稳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护士熟知手术器械性能和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默契的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正确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磁刺激足三里脑电复杂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磁刺激的无创、无痛及良好的安全性能,使其日益成为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磁刺激明显的优越性,对磁刺激穴位前后脑电的复杂度进行了探讨.利用磁刺激仪对足三里穴进行了相同强度、不同频率的磁刺激(0.5、1、3 Hz),对同步采集到的脑电数据进行了样本熵分析,并绘制相应的脑电信息图,结果发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样本熵值都有提高,其中颞叶区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与之前学者研究的电针刺激的结果有一致性.另外,结果表明3 Hz刺激相较于0.5 Hz和1 Hz刺激时引起的脑电样本熵增加,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自1947年以来,帕金森病(PD)的治疗迎来了微创手术时代,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晚期PD逐渐被认可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临床医师对DBS核团定位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DBS核团定位方式主要包括解剖层面和生理层面,分别对应影像学定位方式和微电极信号定位方式。近80年间,DBS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治疗晚期PD的有效方法。本文就DBS定位的发展及定位操作的原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定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7例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况稳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护士熟知手术器械性能和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默契的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正确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无创、经济、耐受性好的神经调控技术。但是,传统TES为全脑性刺激,且刺激电流较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中对深部脑区的有效聚焦刺激的需求。随着TES技术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出新的刺激方法来提高刺激聚焦性、刺激强度和刺激深度,尤其是以高精度经颅电刺激、时间干涉刺激为代表的多电极刺激研究已展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TES的优化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现有刺激方法的特点和局限,以期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此外,本文还对TES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可能用于深脑刺激的TES优化方向,以期能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研发基于脑机接口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服务于下肢的运动康复。脑机接口采用的是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电信号技术。使用线性判别分析分类器来处理脑电信号的频域特征,实现对下肢5种运动状态的控制意图识别,即开始、快速、慢速、停止和空闲状态。识别的意图转化为指令触发电刺激系统,刺激下肢的相关肌肉产生运动,并测量关节角度。设计的系统在6位正常受试者上进行了单纯的脑机接口实验,其中2位分别进行了脑机接口控制的小腿摆动与下肢行走的电刺激实验。在小腿摆动实验中刺激的是股直肌,行走运动实验中刺激的是两条腿的髂腰肌、臀大肌、股直肌和腘绳肌。实验分析了电刺激尾迹对脑电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脑机接口可以准确地识别运动意图(平均识别率高于85%),并能够实现电刺激作用下与该意图相对应的下肢期望运动。  相似文献   

17.
电刺激是一种年轻的临床治疗手段,在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和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的治疗中,人们也发现了点刺激存在的疗效。虽然至今为止,电刺激对于机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却不断得到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证实。本文将对电刺激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番简要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VBI血液动力学变化和疗效。方法: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作用于脑血循环敏感区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观察V-BA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统计显示:治疗后VBI患者的V—BA系统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且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采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对症状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价P值〈0.05,结论: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VBI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癫痫脑电棘波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电癫痫特征波的自动提取对于患者的诊断以及减轻医生的繁重劳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癫痫脑电棘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方法得到效果更佳的脑电信号(EEG)的时频分布图,然后利用时频分布的差异测度方法达到对棘波的检测目的.在对临床癫痫脑电信号的实验中,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经颅磁刺激技术与中医穴位刺激相结合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图论理论在脑科学研究领域中也进行一些探索,这些理论和技术的交叉与结合将为神经磁刺激技术的应用和脑科学的研究开启新的方向。利用互相关方法对磁刺激光明穴和假穴的脑电信号进行了两两通道间的线性时域关联特性分析,得出各通道间脑电数据的相关数量关系,并且以相关矩阵的形式表示,通过阈值大小的设定获取邻接矩阵,分别构建磁刺激光明穴与磁刺激假穴实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脑功能网络图。结果发现,磁刺激光明穴的脑功能连接相比于磁刺激假穴的脑功能连接在枕叶(视觉联络区)、额叶区显著增多。利用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理论,对所构建的脑功能网络特性参数进行参数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磁刺激光明穴使得脑功能网络发生变化,主要包括网络平均度增大、聚类系数增大、特征路径长度减小、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提高、小世界属性增强,并且这些差异经过统计学检验在均值差值上都有量化体现,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磁刺激光明穴引起的脑功能网络参数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提示,磁刺激光明穴相比磁刺激假穴,可以提高脑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缩短信息传播路径,使各个脑区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为磁刺激技术施加于穴位改善神经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