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和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高血压指年龄超过60岁,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标准,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2.0KPa(90mmHg)。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是公认的心血管系统的代表性身心疾病,它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大调引起的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以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复杂,除饮食,吸烟,年龄,遗传等因素外,还与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矛盾,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技术在测定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方法学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测定220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0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IgG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共77例,其中O-A型夫妇IgG抗A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28例,O-B型夫妇IgG抗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39例,O-AB型夫妇IgG抗A(B)效价均大于或等于1∶64者10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可有效地预防因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特应性皮炎的相关过敏因素。方法入选乌鲁木齐地区1~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106例,分为婴幼儿组22例(≤3岁)及儿童组84例(3岁);应用固相免疫荧光法对入选者血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过筛(Phadiatop)试验和食物变应原过筛(Fx5E)试验。结果所有患儿变应原检测总阳性率为80.19%,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分级大于或等于3级阳性率为55.66%;Phadiatop试验sIgE分级大于或等于3级阳性率(48.11%)高于Fx5E试验(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Phadiatop试验sIgE分级大于或等于3级阳性率(54.76%)高于婴幼儿组(22.73%),而Fx5E试验sIgE分级大于或等于3级阳性率儿童组(17.86%)低于婴幼儿组(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原特别是吸入性变应原是乌鲁木齐地区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3岁以下患儿变应原则以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型为O型的孕妇产前IgG A(B)抗体效价,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IgG抗-A(B)效价。结果 521例孕妇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288例,占49.66%。其中IgG抗-A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61例,占IgG抗-A总人数的54.03%,IgG抗-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27例,占IgG抗-B总人数的45.04%。结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能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1次妊娠及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20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在其孕16~38周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抗A(B)效价的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DS)的筛查率,预防和减少DS患儿的出生.方法 对818例妊娠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评估高风险的cutoff值为:21-三体综合征大于或等于1∶250;18-三体综合征大于或等于1∶350;筛查神经管缺陷(NTD)≥1∶1 00...  相似文献   

8.
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民  周文杰  王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573-2574,2577
目的观察不同输血量对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相应的输血对策。方法对185例普通失血患者(A组)和56例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B组)进行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测定。结果 A1组(输血量小于或等于6 U)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A3组(输血量大于或等于12 U)的患者输血后比输血前有明显变化(P0.01)。B1组(输血量小于或等于6 U)的患者与A1组相比,输血后凝血功能有变化(P0.01)。结论普通失血患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6 U,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3 U时,可结合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适当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和冷沉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35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IMT,并将其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n=112)与IMT正常组(n=240)。结果:①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24h平均收缩压(145.8±16.2)mmHg比(127.5±14.2)mmHg,24h平均舒张压(83.5±10.2)mmHg比(79.8±8.7)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49.2±15.1)mmHg比(133.4±12.5)mmHg,白天平均舒张压(85.6±9.8)mmHg比(82.3±8.1)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6.9±12.8)mmHg比(118.3±12.1)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77.1±10.4)mmHg比(69.5±10.8)mmHg,24h脉压(62.4±11.3)mmHg比(47.6±10.1)mmHg,白天脉压(63.5±10.8)mmHg比(51.5±9.8)mmHg,夜间脉压(59.9±10.4)mmHg比(48.7±11.2)mmHg,24h收缩压变异系数(11.3±3.0)比(8.5±2.2),24h舒张压变异系数(12.5±2.8)比(10.5±2.5),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55.3%比34.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24h收缩压负荷及白天、夜间收缩压负荷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分别为86.2±11.8比76.4±12.5(P<0.05);87.4±12.1比78.2±13.1(P<0.05)及84.1±12.6比73.2±14.2(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增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金丰梅 《新医学》2004,35(4):222-223
目的:探讨平均动脉压(mean aortic pressure,MAP)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联合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以及应用钙剂预防妊高征的疗效.方法:对515名孕妇于孕20~24周进行MAP和Hct的监测,将MAP大于或等于11.3 kPa及Hct大于或等于0.35者定为预测阳性.将预测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钙剂预防性治疗,并观察妊高征的发生情况.结果:预测阳性者112例,预测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7.3%,准确性为95.4%.应用钙剂预防性治疗组的妊高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比80%,P<0.01).结论:联合测定MAP及Hct可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对MAP大于或等于11.3kPa及Hct大于或等于0.35者进行钙剂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妊高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是心血管外科围术期的难题之一,当平均压大于或等于5.33 kPa(40 mmHg)为重度肺动脉高压[1].它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决定因素[2].氧化亚氮(NO)经气道吸入后,直接作用于肺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及血管扩张,且对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3].我科在2007年10月收治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持续吸入NO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型血清学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7):611-611,613
目的通过对2009年5月1日至6月29日所有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免中心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DN)检测的289对产前夫妇的检测结果分析,为临床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用玻片法检测ABO(RH)血型,用试管法对血清倍比稀释至第8管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效价大于或等于64的95例,效价大于或等于128的56例,效价大于或等于256的6例。结论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患者的测定结果阳性率最高达54.1%。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应引起重视,是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急诊和病房医生对急诊随机毛细血管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2009年1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检查随机毛细血管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血糖值大于或等于6.1mmol/L并住院的患者,查阅出院病历记录中是否复查血糖,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情况。结果急诊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住院的患者共104例,11例在急诊室被诊断为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住院后复查血糖的69例,占所有患者的66.3%,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仅1例,占患者总数的0.98%,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15例,均值为7.86%;入院后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9例,诊断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的1例;24例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中1例使用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结论急诊和病房医生可能低估了急诊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人群的糖尿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4~2015年的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观察其变化及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P选择素分别为(145.7±21.5)×109/L、(24.6±6.3)%、(12.4±2.0)fL、(65.3±7.3)%、(81.5±9.7)%,对照组患者PLT、PDW、MPV、P-LCR和P选择素分别为(251.3±27.8)×109/L、(15.3±3.7)%、(7.7±1.6)fL、(32.2±6.2)%、(61.5±8.4)%。研究组患者PL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和P选择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小于10分组PLT值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9分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20分组,而PDW、MPV、P-LCR和P选择素均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9分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20分组,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且各项指标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病情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刚  辛建文  卢群 《临床荟萃》2010,25(8):647-650
目的 观察螺内酯和厄贝沙坦单用或联用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92例肥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20 mg/d,n=26),厄贝沙坦组(150 mg/d,n=31)及联合组(螺内酯20 mg/d+厄贝沙坦150 mg/d,n=35)治疗24周.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值(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应用CVProfilor DO-2020型动脉功能检测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药物治疗24周后,3组SBP、DBP、PP值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分别为螺内酯组SBP(144.0±9.4)mmHg vs(131.0±8.7)mmHg,DBP(88.4±10.4)mmHg vs(78.1±7.5)mmHg,PP(58.4±27.3)mmHg vs(54.3±9.2)mmHg;厄贝沙坦组SBP(146.0±9.4)mmHg vs(126.0±8.9)mmHg,DBP(85.4±10.1)mmHg vs(74.2±6.9)mmHg,PP(56.1±27.3)mmHg vs(49.9±8.8)mmHg;联合组SBP(145.0±9.3)mmHg vs(117.0±9.7)mmHg,DBP(87.8±10.7)mmHg vs(68.3±6.4)mmHg,PP(57.7±22.5)mmHg vs(45.4±8.7)mmHg.药物治疗24周后,SBP、DBP、PP值降低幅度联合组均分别大于螺内酯和厄贝沙坦单药治疗组(P<0.01或<0.05).厄贝沙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中住数和四分位间距[M(QR)]为[[5.6(2.31~8.21)]mg/L vs 12.8(2.48~20.12)]mg/L,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13.7(5.89~19.02)]ml/mmHg × 10 vs[10.3(4.52~17.02)]ml/mmHg×10,C2[5.1(1.38~7.98)]ml/mmHg ×100 vs[3.4(1.37~6.05)]ml/mmHg 1 100,均明显高于螺内酯组(均P<0.05);联合组血清脂联素水平[15.3(5.62~20.23)]mg/L vs[5.4(2.13~8.16)]ml/L,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14.3(7.81~12.98)]ml/mmHg×10 vs[10.2(5.02~19.10)]ml/mmHg×10,C2[5.9(1.62~8.20)]ml/mmHg×100 vs[3.5(1.39~5.91)]ml/mmHg×100则分别显著高于螺内酯和厄贝沙坦组(P<0.01或<0.05).结论 螺内酯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提高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明显优于单药应用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1 340例发热患者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探讨ANA筛查在发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2011~2014年1 340因发热就诊患者(发热组)及1 340例参与体检者(对照组)进行ANA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热组及对照组ANA滴度大于或等于1∶100的阳性率分别为25.60%、11.19%,2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P0.05)。发热组与对照组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的阳性率分别为12.01%、3.43%,2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4、P0.05)。各临床科室中,来自风湿免疫科的发热患者滴度大于或等于1∶100及1∶320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66%、17.84%。结论 ANA在发热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发热患者进行ANA筛查,有助于早期防御、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既往无气道和肺部疾病,由于突发情况致使呼吸系统不能充分氧合血液,发生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吸入室内空气时PaO2小于或等于60mmHg和(或)PaCO2大于或等于50mmHg。急性呼吸衰竭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其原因多为溺水、电击、创伤、药物中毒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须及时抢救才能挽救生命。近年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作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日益多见。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既往无气道和肺部疾病,由于突发情况致使呼吸系统不能充分氧合血液,发生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吸入室内空气时PaO2小于或等于60mmHg和(或)PaCO2大于或等于50mmHg。急性呼吸衰竭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其原因多为溺水、电击、创伤、药物中毒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须及时抢救才能挽救生命。近年来,成人呼吸窘追综合征(ARDS)作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日益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V-ADL)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例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通过改变控制通气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氧分压调节过度通气水平,使每种通气水平维持稳定15min后,均测定SjvO2、A-VDO2以及V-ADL。结果: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00~150mmHg(1mmHg-0.133kPa)和200-25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30mmHg降至25mmHg时,可使SjvO2明显降低,A-VDO2明显升高,但PaO2200~250mmHg与PaO2100~150mmHg相比,SjvO2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A-VDO2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PaO2100~150mmHg、PaCO230mmHg及25mmHg和PaO2200~250mmHg、PaCO225mmHg时V—ADL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氧合(PaO2200-250mmHg)和中度过度通气(PaCO230mm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是严重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过度通气的最佳匹配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32例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早产儿使用N-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CPAP使用时间及临床转归。结果:22例PaCO2在50~60mmHg的II型呼吸衰竭患儿经N-CPAP治疗6h后,PaO2由治疗前的(36.6±12.5)mmHg升至(81.2±13.5)mmHg,PaCO2由治疗前的(56.4±7.8)mmHg降至(35.3±7.6)mmHg(P<0.01);10例PaCO2在60~70mmHg的II型呼吸衰竭患儿经N-CPAP治疗6h后,PaO2由(34.6±11.8)mmHg升至(75.3±11.6)mmHg,PaCO2由(63.3±1.0)mmHg降至(36.2±1.1)mmHg(P<0.01)。CPAP使用时间最短19h,最长72h,平均43h。32例患儿治愈出院30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N-CPAP是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尤其适用于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