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脑 CT 灌注成像对颅内肿瘤病变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颅内肿瘤病变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治疗的确诊为颅内肿瘤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全脑 CT 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并分析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多维全脑灌注图像、CT 血管成像,计算并分析全脑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通过灌注分析软件获得并分析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共纳入患者63例,在所有病例中,多维全脑灌注图像平均视觉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单纯轴向灌注图(t =-11.852,P =0.000),且对病变定位更为精确。CTA 图中63例患者中,有36例肿瘤发现供血大动脉,23例肿瘤有引流静脉,29例大动脉受压,15例大动脉被肿瘤包裹,17例静脉窦受压。统计分析示,全脑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 CBF、PS 等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脑 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 TTP、MTT、CBV 等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种类颅内肿瘤 TDC 比较,高级别胶质瘤速升速降,脑膜瘤与转移瘤速升缓降型。结论:全脑 CT 灌注成像图像不仅可以实现对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的全面评价,有利于颅内肿瘤的术前整体评估和精确定位。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评价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及颅内肿瘤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鹏  陈晶  熊秀娥 《现代肿瘤医学》2018,(21):3452-345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自2012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中老年脑胶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并分析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多维多层螺旋灌注图像、CT血管成像,计算并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通过灌注分析软件获得并分析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共纳入患者43例患者,在所有病例中,多维多层螺旋灌注图像平均视觉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单纯轴向灌注图(P=0.000),且对病变定位更为精确。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图中43 例患者中,有36例肿瘤发现供血大动脉,23 例肿瘤有引流静脉,29例大动脉受压,15例大动脉被肿瘤包裹,17例静脉窦受压。统计分析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脑血容量(CBV)参数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的病灶关键测试参数(critical test parameter,CTP)比较,CBF、TTP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颅内肿瘤TDC比较,高级别胶质瘤速升速降,低级别胶质瘤速升缓降型。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不仅可以实现对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的全面评价,有利于颅内肿瘤的术前整体评估和精确定位;且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评价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对中老年脑胶质瘤的级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星形细胞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星形细胞肿瘤CTP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53例脑肿瘤患者,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为星形细胞肿瘤者纳入研究对象。CTP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进行灌注扫描,在AW4.2P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测定肿瘤最大灌注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F、CBV、MTT及PS值。手术获取脑肿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级和MVD测定。结果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CBF、CBV、PS和MVD值均显著高于相对应正常侧脑组织(P<0.01),而MT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GBM组的CBF、CBV、PS及MVD值均显著高于LGA组(P<0.01),而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肿瘤CTP参数CBF、CBV、PS与MVD均有显著线性正相关(r=0.819,0.862,0.776,P<0.01),以CBV值最强,而MTT与MVD无相关性(r=-0.320, P>0.05)。结论CTP参数CBF、CBV及PS值对星形细胞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多层螺旋 CT 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已知全身肿瘤性病变患者在我院行 MSCT 灌注成像扫描。其中包括22例脑肿瘤和6例体部肿瘤患者。首先行 CT 平扫以确定肿瘤中心层面,然后采用 CT 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 ADW3。1 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的灌注参数有明显增高。但是,不同脑肿瘤的 CBF 值之间可有一定的交叉;CBV 值有轻微增加;MTT 值的临床价值不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PS 值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PS 值可放大肿瘤的灌注特点并有临床意义显著。体部肿瘤的灌注参数也有明显增高。体部肿瘤容易受到呼吸运动的干扰。灌注参数有助于不同脑部和体部肿瘤的鉴别诊断。PS图像还有助于肿瘤瘤体真正范围的确定,以及发现小的可疑病灶。结论 MSCT 灌注成像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全身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这种技术很容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已知全身肿瘤性病变患者在我院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包括22例脑肿瘤和6例体部肿瘤患者。首先行CT平扫以确定肿瘤中心层面,然后采用CT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3。1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的灌注参数有明显增高。但是,不同脑肿瘤的CBF值之间可有一定的交叉;CBV值有轻微增加;MTT值的临床价值不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PS值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PS值可放大肿瘤的灌注特点并有临床意义显著。体部肿瘤的灌注参数也有明显增高。体部肿瘤容易受到呼吸运动的干扰。灌注参数有助于不同脑部和体部肿瘤的鉴别诊断。PS图像还有助于肿瘤瘤体真正范围的确定,以及发现小的可疑病灶。结论MSCT灌注成像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全身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这种技术很容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CT脑灌注扫描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它通过产生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图,对脑灌注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评估,在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价预后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该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部分颅脑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和瘤样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患者中,脑内肿瘤38例,其中胶质瘤29例(低级组12例,高级组17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1例,转移瘤2例,畸胎瘤和淋巴瘤各1例;脑外肿瘤8例,其中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生殖细胞瘤1例;非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2例,结核瘤1例,脉络丛增生1例。采用GElightspeed 16 slice多层螺旋CT机,行头部横断面平扫确定病灶中心层面,采用电影模式5-10 mm/2~4层,120 kV,180 mA,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50~70 ml(300 mgI/ml),速率3~5 ml/s,延迟7 s,数据采集50 s。研究数据采用Perfusion(GE)软件包(去卷积算法)处理。结果胶质瘤高级组肿瘤的T-D曲线多呈尖蜂状,低级组则较平滑;脑膜瘤灌注曲线为速升缓降型,有较长的高位平台期。各级胶质瘤平均脑血液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随肿瘤分级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其中PS值相对值最显著,在伪彩图上可以确定肿瘤的边界,特别是合并出血时,具有独特价值。脑膜瘤的CBF低于胶质瘤高级组,其他灌注值与胶质瘤高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具有多样性,MTT的大幅延长、灌注曲线的多样性及0灌注区的出现,是其区别于其他肿瘤的特征。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区畸胎瘤CBF和CBV相对较低,而PS显著增高,灌注曲线呈快速上升后继续缓慢上扬。神经鞘瘤的灌注特征符合病理学表现,炎性病变的灌注表现不具特征性。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及血液动力学改变,为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肿瘤和瘤样病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F),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肿瘤诊断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80例,入院后均行CT灌注扫描和颅脑MRI扫描。结果CT表现多为圆形、类圆形,实质块影多,肿瘤区与健侧对称脑组织区的脑血流量图(CBF)、脑血容量图(CBV)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图(MT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脑肿瘤组织在灌注伪彩功能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MRI多表现为发散与弥漫性高信号。结论CT和MRI在颅脑肿瘤的诊断应用均有较好效果,其中CT灌注扫描技术能提供更加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可成为颅脑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胃癌患者行CT灌注成像,计算并分析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增强峰值。结果灌注参数PS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增强峰值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灌注成像在临床诊断胃癌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灌注参数PS与多个病理指标相关,很可能成为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傅岩  徐志锋 《现代肿瘤医学》2018,(21):3455-345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脑部肿瘤患者43例,均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图像采用CT工作站Perfusion3软件进行处理,获得患者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3例患者最终经CT灌注成像检查得到确诊,患者中,28例胶质瘤(占65.12%)、11例脑膜瘤(占25.58%)、2例转移瘤(占4.65%)、2例其他(占4.65%);脑部CT灌注成像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其他(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P<0.05);脑部肿瘤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脑膜瘤(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P<0.05)。结论:脑部肿瘤患者采用CT灌注成像诊断能了解脑肿瘤部位血流状态、肿瘤血管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的各项参数对直肠癌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经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行CT灌注成像扫描,准确记录血容量(blood volume,BV)、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mage,PEI)、强化峰值达到时间即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血流量(perfusion,PF),并在术后确定pTNM分期,并对TNM分期中各CT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直肠癌组织中的PF、BV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PEI、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分期的各组中,PF、TTP、BV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PE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分组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PF、BV要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P及PEI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是否远处转移各分组中,同时肝转移组的PEI、PF要低于无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P、BV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分组中,分化程度越高,其PF、TTP渐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淋巴结灌注的表现为转移淋巴结的PF要多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P=0.000 1),而TTP、BV、PEI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CT灌注成像中的各项参数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使术前分期更加准确,进而采取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样表现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卒中样表现脑胶质瘤患者29例,均行动态CT检查,分析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胶质瘤CT图像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肿瘤边界清楚。肿瘤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明显高于健侧区,而平均通过时间(MTT)值明显低于健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复发率为10.3%,死亡率为13.8%。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复发和死亡情况与动态CT的CBF、CBV和PS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复发与死亡的主要因素有CBF、CBV和PS值(P<0.05)。结论卒中样表现脑胶质瘤采用动态CT检查能够有效反映其病理特征,对于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