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牛环形泰勒虫血源细胞活疫苗生产工艺中,营养物质消耗及代谢产物积累对血源细胞在生物反应器批培养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环形泰勒虫血源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接种5.0×105cells/ml,经60h细胞培养密度达到最大值2.19×106cells/ml.接种后在48h内,细胞生长迅速,未经生长适应期,就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但培养到36h,葡萄糖就基本耗尽,48h后氨浓度上升,使得细胞生长的稳定期非常短暂,仅有12h;随后,细胞培养密度开始下降;96h,氨的积累量达到峰值270.52mg/l,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活性迅速下降,细胞生长进入衰亡期.到168h,细胞活力仅有5.91%.可见本次批培养中,营养物质葡萄糖初始浓度(2017.67mg/L)不足,而谷氨酰胺初始浓度可能(2.6mmol/L)偏高.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及其仿生力学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是在体外造就一个与体内相似的环境,加速培养细胞、组织乃至器官的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如器官缺损患者替代、构建、保持或增强其组织功能,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生物反应器作为组织工謦中重要的功能型载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反应器主要是从空间三维培养、生物力.学、传质、培养环境(pH、PO2等)和物理因素(电场、磁场、超声)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文着重从力学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各种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们从仿生角度所分析、综合、设计的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以及优化细胞生长力学环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BALSS)是近20年来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进展的体现,它为肝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其基本原理是将外源性肝细胞培养于生物反应器中,使肝衰竭患者的血液(血浆)循环流经生物反应器,通过半透膜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达到暂时的肝功能支持作用。肝细胞可发挥较完全的肝脏功能:参与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清除毒素和中间代谢产物;具有生物合成、转化功能;分泌具有促肝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等。目前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①研制新型生物反应器;②获得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空间环境条件特点,研制空间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地面试验样机,为未来长期空间飞行、深空探测等飞行任务的乘员提供藻蛋白和O2,并清除密闭环境中的CO2等废气.方法 根据未来空间条件下使用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加工,研制成空间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然后进行微藻培养验证实验.结果 该装置共包括生物反应器主体、光源、CO2供应组件、溶氧脱除组件等9个部分.在该装置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光生物反应器主体为微藻的生长提供场所;研制成供气膜功能组件,为微藻提供生长所需的CO2气体,提高了CO2的吸收利用率;采用膜技术,研制成脱气膜功能组件,及时脱除了藻液中的溶解氧,不仅为乘员提供了呼吸用氧,提高了藻体的生长速率,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气/液分离负荷.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系统运行良好,其能耗、体积、藻蛋白生产能力等均满足设计要求.经7 d培养后,培养液的藻体密度从0.174 g(DW)/L增加到4.064 g(DW)/L,平均每天的藻蛋白生产能力高达11.1 g(DW).结论 研制的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试验样机运行稳定,藻体生长良好,O2的脱除和CO2的供应原理适合空间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原环境体外猪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体外培养猪肝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功能特征。方法:采用已适应本地环境的长白仔猪分离肝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数量及培养上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水平变化。结果:细胞接种后4h开始贴壁,8h开始增殖,4d细胞数量明显增多,6d生长满瓶,培养上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猪肝细胞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功能良好,可以作为构建高原体外生物型人工肝脏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一种仿生型心肌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方法 根据心肌细胞培养的要求,设计了温度、pH值、CO2浓度、溶解氧含量参数检测和控制电路及细胞拉伸加栽装置及电场刺激装置.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反应器能够准确检测各项参数,并给细胞合适的拉伸频率和幅度及电场刺激.结论 研制的生物反应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心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vessel bioreactor,RWV)与传统的T-Flask培养瓶培养人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比较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细胞杀伤力。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分离出外周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诱导成CIK细胞,分别接种到T-Flask培养瓶及RWV中培养。采用台酚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率并绘制其生长曲线;ELISA法检测各组CIK细胞的IL-2,IFN-γ,TNF-α分泌情况;乳酸脱氢酶测定法检测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结果与传统的T-Flask培养瓶培养CIK细胞比较,RWV培养CIK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多且生长力旺盛;使用RWV培养CIK细胞能使其分泌更多的IL-2,IFN-γ,TNF-α细胞因子;RWV组培养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更强。结论RWV培养CIK细胞更能提高其增殖能力、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及肿瘤杀伤活力,同时可解决传统细胞培养数量少、稳定性差、易污染、工作量大及周期长等问题,有效地降低临床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生物反应器是组织工程的重要载体,旋转式生物反应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可提供优良环境条件的可控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方法 系统采用PWM可调驱动直流电机等;同时可对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调节反应器;测控系统与PC连接,可实现远程视频监测控等,使整个组织生物反应器系统初步实现了分步式、自动化.结果 经实验系统培养所得到的细胞相对于一般培养细胞其生物学特性有相当的改善.结论自动化旋转式生物反应器驱动控制的实践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观点认为,肿瘤是因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直到20世纪20年代Otto Warburg提出了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的观点,认为肿瘤细胞改变自身代谢方式来满足其生长增殖需要。正常细胞产能方式有两种,即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糖酵解指葡萄糖在细胞质内被分解,生成丙酮酸、乳酸和少量ATP的过程;而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细菌代谢和生长的影响,观察指标是测定细菌利用培养基中~(14)碳-葡萄糖代谢释放的~(14)CO_2。~(14)CO_2测定方法是在一个液体闪烁瓶中衬一层Whatman42号滤纸,滤纸预先浸泡闪烁液和氢氧化钠,干后放入闪烁瓶中。闪烁瓶内含有另一个园柱形内瓶,其上端有几个小孔,园柱形内瓶中有肉汤培养基,均-~(14)碳-葡萄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株。  相似文献   

11.
乏氧是导致放、化疗失败原因之一,活体探知葡萄糖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有助于修订放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评估患者放化疗疗效和预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沉积主要依赖血流供应,与细胞摄取率关系较弱,且仅反映肿瘤细胞膜葡萄糖通量大小,无法区分有氧代谢、细胞增殖旺盛组织和乏氧组织。临床经验提示,18F-FDG综合反映肿瘤恶性程度,且葡萄糖代谢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差异大者肿瘤侵袭性较强。18F-FDG和18F-氟米索硝唑的摄取总体相仿,但不能除外局部差异。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否认18F-FDG可作为乏氧标志物使用,但其评估肿瘤乏氧状态的价值或特异性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GS4对常氧和低氧培养条件下HUEV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地塞米松在其中的作用,以探讨RGS4在HUEV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O2/N2/CO2三气培养箱模拟常氧和低氧条件培养HUEVC细胞,RGS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EVC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常氧条件下RGS4转染细胞和地塞米松处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低氧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增加(P〈0.01),RGS4转染后可使HUEVC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地塞米松和RGS4同时处理后HUEVC细胞的凋亡与单纯RGS4转染无显著差别。结论RGS4不影响常氧条件下的HUEVC细胞凋亡,但可明显抑制低氧条件下的HUEVC细胞凋亡,地塞米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RGS4有关或者通过相同的细胞信号通路抑制低氧条件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喹啉类药物仍是目前主要应用的抗疟药。有关喹啉类药物抗疟作用机制主要有如下理论 :增加疟原虫溶酶体内pH值 ,改变原虫生长环境 ;抑制溶酶体酶的活性 ,减少原虫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与DNA双螺旋链相互作用或抑制DNA和RNA聚合酶从而抑制原虫增殖 ;抑制溶酶体内铁释放 ,减少原虫生长所需铁 ;与高铁血红素结合形成复合物或抑制血红素聚合酶使血红素游离 ,并对疟原虫产生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7年5月~1998年8月,我们于帕米尔高原进行新生儿脐血培养制作染色体时,因当地海拔高、氧分压低、气温低等因素的影响[1],按常规制作的染色体往往失败或不理想。我们针对以上情况,改变技术条件,收到良好效果。1 方 法1.1 采血接种 因帕米尔高原气温低且氧分压低,故采血接种时全血加入量不宜过多,每瓶用7号针头加8滴即可,每隔24h轻轻摇动培养瓶,使细胞散开,充分得到营养,以利其生长。1.2 秋水仙浓度及用量 为克服高原培养之脐血染色体较短的缺点,将原来的每瓶加0.8μg/ml秋水仙4滴(6号半针头)改为0.5μg/ml秋水仙3滴,作用时间由原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仓鼠V_(79)原代细胞在F_(12)培养基中培养(37℃、潮湿、5%CO_2、95%空气、pH=7.3),取指数生长细胞经处理置于T75瓶(2.5×10~5细胞/瓶),37℃培养12h,细胞于Lauda WGW/B水浴中作加热处理,温度变化小于0.05℃;经胰蛋白酶处理、冲洗、计数、形成集落,培养7~9天后固定、染色、测存活率,部分细胞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细胞周期位置.高剂量率照射用15MeV线性加速器,5Gy/min,热处理后立即照射,低剂量率照射用~(60)Co,0.8Gy/min,与加热同时进行,源距细胞180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微重力环境新型多功能膜生物反应器,用于细胞水平空间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研究.方法 根据微重力环境下的使用要求,进行方案论证、图纸设计、加工,并进行调试和初步微生物培养实验验证.结果 研制的新型多功能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液体贮存及供给系统、气体贮存及供给系统、培养系统、排气系统、排液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6个部分.研制的无泡供气膜功能部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氧气,提高了氧气的利用效率;研制的膜脱气功能部件,能及时脱除培养体系中的CO2.开发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系统,用于系统参数的监控和信息存储.验证实验表明,该新型多功能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其能耗、体积、重量和监控指标等均能达到设计要求.结论 该装置系统设计合理,氧气供给,营养混合传质和气液分离组件的工作原理适合微重力环境下生物反应器开发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心肌细胞间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心肌细胞间信号转导的作用。方法 采用激光黏附细胞扫描仪和荧光光淬灭后恢复技术(FRAP),观察FGF-2作用于心肌细胞1和4天后胞间信号转导的变化。结果 10~100ng/ml的FGF-2能够抑制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的胞间信号转导,同时促进细胞增生;高浓度的FGF-2(1000ng/ml)使心肌细胞的胞间信号转导明显增加,但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FGF-2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胞间信号转导,可能与其参与心肌细胞的生长、发育甚或凋亡等生物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即纤溶系统对人体血液保持流体状态与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纤溶系统的物质还具有很多新的生理功能.如纤溶酶原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能力;PAIS与t-PA的相互作用,动态平衡调节着滋养层细胞浸入子宫壁,绒毛间隙血窦中纤维蛋白的溶解等重要的生理过程;PAI-1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是一系列肿瘤发生时的不祥预兆因子等等.因此,进一步认识纤溶系统物质的功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诱导白色念珠菌分泌酸性蛋白酶(SAP)的条件。方法 分别用含不同氮源及不同起始pH的培养基摇瓶培养白色念珠菌WD 27菌株,定时取样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胞外SAP活性和菌体生长量。结果 蛋白质、多肽类大分子氮源可诱导白色念珠菌分泌SAP,氨基酸、尿素、铵盐等小分子、易代谢氮源可阻遏SAP分泌。当两大类氮源同时存在时酶分泌抑制程度取决于阻遏物的浓度。培养基起始pH为3.0~6.0时白色念珠菌才可被诱导分泌SAP。结论 白色念珠菌SAP诱导分泌主要受环境中氮源分子大小及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HL2对分化抑制蛋白1(Id1)的转录调控活性及Id1促乳腺癌细胞侵袭生长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共转染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方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中FHL2对Id1介导的转录抑制功能的影响,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方法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Id1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E47介导的转录激活功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HL2明显削弱了该效应,并呈现出对FHL2转染剂量的依赖性;与空载体转染组比较.Id1明显促进了MCF-7细胞的增殖速率与侵袭能力,而该效应可被FHL2显著削弱(P<0.05).结论 FHL2可通过抑制Id1的功能活性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生长,为深入研究FHL2-Id1信号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