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4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研究发现正畸治疗后发生如下改变:①上切牙唇倾,向前移动;②上颌突度不变,下颌顺时针旋转;③上磨牙及上下前牙齿槽高度增加,上颌骨前部垂直距离加大;④上唇长度和厚度增加,上唇位置前移;⑤下唇厚及颏厚度增加但下唇及颏部突度稳定;⑥全面凸角减小。研究表明,在生长发育期对唇腭裂患者进行系统的正畸治疗,可使患者原有的凹面型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颅面硬组织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48例名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儿与同龄正常He儿童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术后患儿的颅底长度减小,上颌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下颌骨代偿性改变下明显,已表现出显著的凹面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术后前牙反[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UCLP术后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组18例,年龄9.63±1.24岁,观察对照组14例,平均8.71±1.92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使用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治疗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UCLP治疗组前方牵引后,上颌骨前移;下颌后移合并后下旋转;上下颌间关系和面型改善明显,上颌与下颌改变的比值为1:1.7。对照组上下颌不调、前牙反覆盖、凹面型加重。结论UCLP术后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畸形,前方牵引能够促进上颌骨向前,改善上下颌骨关系和软组织面型,应该早期矫形治疗。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on anterior crossbite in repaired pre-pubertal patients with complete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Methods Prospectiv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as carried out.Eighteen UCLP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ossbite,aged 9.63±1.24 years,were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Fourteen UCLP patients with similar malocclusion,aged 8.71±1.92 years,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All patients were before pubert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hand wrist radiograms.A Hyrax appliance and reverse headgear were applied.Lateral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Computerized cephalometr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experimental group.the maxilla moved forward more significantly.The mandible rotated downward and backward.The intermaxillary relationship and soft tissue profile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rate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Contribution was 1:1.7. ConelusionsMaxillary protraction could improve the imermaxillary relationship and soft tissue profile in UCLP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skeletal deformity before puberty.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术后前牙反与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对前方牵引治疗反应的异同,以利于UCLP前牙反的治疗。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UCLP术后前牙反患者18例,年龄(9·6±1·2)岁;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18例,年龄(9·8±1·4)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使用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前方牵引治疗后UCLP组SNA增加1·45°,A-TFH增加2·19mm,非唇腭裂组SNA增加1·42°,A-TFH增加2·12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LP组SNB减小2·18°,ANB增加3·64°,MP/SN增加2·78°,LL-EP增加0·88mm;非唇腭裂组SNB减小1·32°,ANB增加2·68°,MP/SN增加1·47°,LL-EP减小1·3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前方牵引治疗,生长发育高峰前期UCLP术后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患者与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软组织面型得到改善。两组上颌骨对治疗的反应相似。UCLP组较非唇腭裂组颌间关系改变大,下颌向后向下旋转多;UCLP组患者治疗后下唇变化不如非唇腭裂组明显。  相似文献   

6.
唇腭裂术后患者的正畸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上颌腭扩展矫治及口外力前方牵引头帽颏兜矫治对患者颅面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综述,表明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上下颌骨关系不调,矫正错He畸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患者上颌前牵引前后颅面硬组织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上颌相对于颅底位置明显前移,上颌后缘位置在治疗中相对稳定;上下颌骨间矢状关系明显改善;上前牙及上磨牙明显前移,下前牙明显后移,前牙反基本改正;颅底、下颌基骨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显示上颌前牵引是改正唇腭裂患者上下颌骨发育不调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结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幼年接受腭裂手术患者牙颌结构的畸形特点,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 对55例腭裂术后患者(手术年龄4-7岁,现年龄18-25岁)颌面部形态、牙齿及咬合关系进行临床检查及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将测量值与正常人资料相比较。结果 腭裂修复术后患者上、下颌切牙突度比正常人显著减小,上颌骨长度比正常人显著缩短,下颌角变钝。结论 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结构存在明显发育畸形,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上颌骨发育不足及畸形与手术有关,下颌部畸形多为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及29名普通反He患者进行了下颌运动轨迹的研究,发现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的下颌运动具有如下特征:(1)下颌前伸范围大,前伸曲线平缓;(2)侧方运动范围正常,但其曲线较多地出现折转;(3)咀嚼运动水平幅度小;(4)开闭口运动轨迹交叉率高;(5)速度曲线缺口及不流畅出现率高;(6)息止He间隙增大,这些特征为临床上该类患者的正畸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YM-2115三维测量仪对29名普通反及28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患者的牙模型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果:①唇腭裂组患者上牙弓各段宽度减小;②唇腭裂组患者上牙弓长度减小,尤以牙弓前段减小显著;③唇腭裂组患者上、下牙弓的非对称率增大;④唇腭裂组患者上下牙弓中线不一致性增大,约为92.9%,17.8%出现一侧后牙的远中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唇腭裂患者与安氏Ⅲ类错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4):268-270
目的比较单侧唇腭裂患者与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颅面部的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方法样本包括39例12~15岁的单侧完全或不完全唇腭裂患者,均在2~3岁前行唇腭裂修复术;另外选取40例12~15岁前牙反(牙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反(牙合)组患者均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两组之间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比较分析.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上下颌骨的发育均较前牙反(牙合)患者小,同时唇腭裂患者的下颌角较大,下颌平面较陡,相比安氏Ⅲ类组有高角型错(牙合)的趋势;而唇腭裂组患者的上前牙较为直立,下切牙的位置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唇腭裂组患者的上下颌骨发育较安氏Ⅲ类患者小,下颌角较大,下颌平面向下向后旋转.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武汉地区76名正常恒牙个体、常规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按Tweed、Downs、Steiner分析法进行计算机测量分析,获取武汉地区正常X线头影测量之均值,经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资料比较,结果发现①武汉地区正常个体之侧面轮廓与南方人群相似,呈凸面型。②武汉地区正常个体下颌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未见南方地区个体下颌后缩的特征.③武汉地区正常个体颏部不显突出,但由于下颌呈逆时针旋转的趋势,造成Y轴角和SL距偏小.④武汉地区正常个体之上、下牙弓关系与北方个体相似,而不表现南方个体那样的双颌前突表征.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332名恒牙早期间测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和同龄正常He青少年的牙He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上颌牙弓、基骨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其中腭盖高度发育受限最为明显。②上颌牙弓前段宽度发育受限程度明显大于牙弓后段,上颌结节区宽度缩窄不明显。 ③上颌与下颌牙弓、基骨关系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 患者的正畸治疗做了分析,并对10名患者正畸治疗后颅面形态与口颌功能的变化做了说明。(1)患者经过正畸治疗,颅面形态的改变多为牙齿、齿槽的变化,软硬组织侧貌改善不理想,但患者下唇外翻得到改善。(2)正畸治疗后,患者息止间隙减小,下颌各种功能运动得到改善,颞颌关节状况改善。(3)经过正畸治疗,咀嚼肌功能得到提高,肌肉活动协调,但唇肌肌电活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动矫正器对完全性唇腭裂修复术后10例患儿进行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和矫治。用扩大簧、改良唇挡、上颌前牵引装置等不同设计的矫正器矫治不同牙颌畸形。矫治结果:保持了患者上、下牙弓宽度的协调关系;上牙弓、牙槽及颌骨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上颌及上牙弓前移,上前牙前倾,反(牙合)改正,面中份凹陷明显改善。提出了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儿童和成人深覆牙合患者的颅颌面形态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其生长发育中颅颌形态变化的趋势,探讨成人深覆牙合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特征。方法随机抽取Ⅲ度儿童深覆牙合患者159例(平均年龄12.47岁),成人深覆牙合患者81例(平均年龄21.76岁),个别正常对照组51例(平均年龄18.41岁)。采用Winceph 7.0软件对3组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深覆牙合患者在上前面高、下前面高、上颌第一磨牙相对于上颌前部的位置、上颌骨长度、上下颌骨-平面距、上颌磨牙-腭平面距、下颌切牙-下颌平面距、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下颌平面角、下颌角、下颌切牙距、覆盖、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下颌磨牙-下颌平面距、后面高、上颌切牙距、下颌体长度、下颌升支高度、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上颌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与成人深覆牙合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人深覆牙合患者在下颌-前颅底平面角、上下颌骨-前颅底平面角、颌凸角、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指数、上下颌骨垂直向不调指数、上下颌骨-平面距、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下颌平面角、下颌角、覆盖、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角、上颌后部位置、下颌磨牙-下颌平面距、上颌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下颌体长度、下颌升支高度、后颅底长度、平面-前颅底平面角、后面高与正常个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覆牙合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颌、、面部仍表现有一定的生长潜力,但是患者颌骨矢状关系并无改善。成人深覆牙合患者颌面部特征表现为垂直向、矢状向关系显著不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完全性腭裂患者修复术后与健康儿童替牙期颅面形态的差别,进一步了解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颅面特征。方法选择20例不完全性腭裂修复术后,处于替牙期的患者作为腭裂组,年龄7~11岁;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非腭裂健康儿童35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腭裂组全颅底长、上颌长、下颌有效长度分别为86.48mm、44.79mm、65.45mm,对照组分别为91.27mm、48.84mm、70.4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完全性腭裂患者颅面部发育不足,呈Ⅲ类骨面型。  相似文献   

18.
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口周肌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8名正常He,27名普通反He及2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的上唇肌及颏肌肌电图的检查,发现唇腭裂术后反He者口周肌肉存在特征性的肌电活动;①患者吞咽唾液时,上唇及颏肌肌电幅显著大于正常He及普通反He组;②唇腭裂组及普通反He组患者姿势位时,刻肌肌电幅大于正常He;③患者在各功能位时,上唇肌肌电活动非对称指数大于正常He及普通反He患者。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周肌肉活动的异常,提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初步探讨了称天性唇腭裂术后导致牙弓及颌骨发育异常,伴有He颌畸形,表现为上颌长度不足的凹面型,下颌及下牙弓相应前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唇腭裂术后防治牙畸形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选择20例唇腭裂术后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了两年多的观察。一组为对照组,唇腭裂术后未作任何预防治疗,发现在上领骨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发育不足。采取早期预防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上颌骨口外前牵引及带有分裂簧的上颌矫治器定期扩大牙弓,刺激上颌骨前向生长,防止了后牙的反(牙合),是防止唇腭裂术后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腭裂手术年龄、颌骨畸形与手术关系以及用外科手术预防腭裂术后畸形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