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现代医学阐述的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其作用环节包括:降低IgE水平、抑制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性,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Th促进细胞与Ts抑制细胞比例、减少神经递质释放,从而抑制其神经炎反应。结论: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广阔前景,在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有优势,结合统一的诊疗标准,深入阐明其治疗机理,筛选出优良且持久的治疗方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鼻炎清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炎清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鼻炎清胶囊,对照组用鼻炎康片;动物实验观察鼻炎清胶囊减少嗜酸粒细胞及炎细胞渗出、抑制Ⅰ型变态反应作用。结果:鼻炎清胶囊治疗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表明:鼻炎清胶囊大剂量能明显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减少嗜酸粒细胞及炎细胞渗出。结论:鼻炎清胶囊具有抑制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干预治疗效果,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并比较2组用药前后的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症状病情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能有效地干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能降低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水平,此为培土生金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御风鼻炎片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健康SD大鼠,实验组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免疫继之鼻局部免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每日给药并用卵清蛋白滴鼻,观察给药前后鼻部症状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鼻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与肥大细胞。结果:试验模型组动物均出现抓鼻,打喷嚏,流清涕等典型的鼻部症状,给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鼻粘膜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上皮层较薄,固有层和腺体无明显炎细胞浸润,模型组上皮层增厚,固有层和腺体有明显炎细胞浸润,给药组上皮层增厚和炎细胞浸润均不显著,且嗜酸性粒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御风鼻炎片能抑制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的浸润,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仍然较为棘手。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方法预防变应性鼻炎。本文从经典名方加减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针刺治疗及其他外治法治疗诸方面论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特应性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上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本文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内治法、外治法、内服联合外治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应用和药物作用机理2个方面综述了内服中药和其他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近10年的研究进展.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见效快,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相对而言,传统中医药的药活性成分将成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新药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甘草提取物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甘草提取物治疗变应性鼻炎是否有效。方法:建立变应性鼻炎的豚鼠模型,通过用甘草提取物滴鼻治疗后来检测鼻分泌物、鼻粘膜中主要致病物质的变化情况。包括HE染色和Chromotrope 2R特染分别检测豚鼠鼻分泌物及鼻粘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TUNEL法检测鼻粘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甲苯胺蓝染色检测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数;ELISA法检测鼻粘膜组织中组胺含量。结果:研究发现用甘草提取物滴鼻治疗后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得到明显减轻。检测发现甘草提取物滴鼻治疗后变应性鼻炎豚鼠鼻分泌物及鼻粘膜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豚鼠鼻粘膜组织中的嗜酸性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数明显减少(P(0.05);组胺含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甘草提取物高剂量组鼻分泌物及鼻粘膜组织中的这些指标的减少程度与地塞米松组相当。结论:从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甘草提取物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日益升高,儿童为高发人群。易感群体接触到过敏原引起鼻黏膜慢性炎症性反应,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学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历史悠久,早在《素问》中就有“鼽嚏”“鼻鼽”的描述,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叙述。近年来中医学者们从细胞、分子、基因等不同角度对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中药内服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临床上每获良效。外治法为中医特色疗法,针刺为其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局部取穴、远端取穴、腹部取穴及经验效穴等。针刺能够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针刺可直接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远端取穴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此外,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及其他外治法亦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止复发。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多样,不易反复,疗效确切。整理近年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关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寻找治疗变应性鼻炎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AR)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中药单体及复方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与Toll样受体(TLRs)通路相契合,从而发挥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免疫细胞防御等作用。TLRs的发现及其双向功能使人类对天然免疫的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也为AR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加强中医药与TLRs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后血清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赛洛唑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盐酸赛洛唑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10年中医干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临床应用明确方向。方法:基于目前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现状,从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各种疗法的临床应用出发,以"变应性鼻炎""针刺"等为关键词,检索2008—2018年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展开综述。结果: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以中医外治法为主,针刺、灸法、中药使用最为常见,效果满意,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刮痧等常作为辅助疗法,增强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取效突出,副作用少,但其临床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鼻炎敏对动物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成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模型 ,局部涂抹鼻炎敏 ,观察鼻炎敏对动物炎症模型的影响 ;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将鼻炎敏灌胃给药 ,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用不同剂量的鼻炎敏及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P <0 .0 5或 0 .0 1)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 ,模型组鼻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 ,并伴肥大细胞脱颗粒 ;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鼻炎敏滴鼻剂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 ,且能效地抑制炎症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汇聚 ,稳定了细胞膜 ,防止其脱颗粒。  相似文献   

15.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关系非常密切,但至今尚无被普遍接受的鼻炎定义、分类和术语.有几个概念性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如:是鼻炎还是鼻病,正常状态还是疾病,感染还是非感染,变应性(过敏性)还是非变应性,季节性还是经年性,嗜酸粒细胞性还是非嗜酸粒细胞性等.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变应性鼻炎患者日益增多,西药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难治其根,且西药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重大进展,如穴位埋线、耳穴埋豆、敷贴等疗效显著。综述采用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下变应性鼻炎的鼻腔黏膜IL-5的表达。方法:构建不同体质的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瑞氏染色计数鼻黏膜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免疫组化检测鼻腔黏膜IL-5的表达。结果:寒、热、常体的变应性鼻炎体质模型建立成功,其中寒体组症状最为严重,热体组症状最轻微。鼻腔黏膜IL-5在各组体质的变应性鼻炎中均有表达,且寒体组表达最为明显,并与鼻黏膜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呈正相关。结论:体质在变应性鼻炎的免芨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影响IL-5的表达。IL-5募集、趋化了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鼻腔黏膜的浸润和表达,能够反映变应性鼻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谢强认为变应性鼻炎以虚寒证居多,在防治上当以固护阳气为重,临床擅长运用益气升阳、散寒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总结探讨其理论依据,及其内外治法,并分享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近10年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病例报道与临床观察类文献,统计出最常用的经方为麻黄细辛附子汤、小青龙汤、桂枝汤,以此三方为例,通过梳理其相关的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总结其理论起源、历代应用扩展和现代诊疗进展,发掘经方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潜力,探讨经方辨治变应性鼻炎之机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鼻舒滴丸抗过敏作用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中药鼻舒滴丸 (BSDW)对 2 .4-二异氰酸甲苯酯 (TDI)和组织胺造型豚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 10%TDI橄榄油溶液为致敏剂造成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 ,观察BSDW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部症状、病理组织学及对血和鼻粘膜中组织胺含量及血清IgE含量的影响。采用组织胺造成豚鼠休克模型 ,观察BSDW对组织胺造型豚鼠的症状影响。结果 :BSDW可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鼻粘膜病理改变 ,与造型对照组相比可使鼻粘膜柱状上皮和固有层腺体增生显著减轻 ,固有层嗜酸性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纤毛明显修复。还可明显降低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血清IgE的水平 ,减少血清及鼻粘膜中组胺的含量 ,可显著延长变应性鼻炎模型和组织胺造型豚鼠喘息和惊厥出现的时间 ,明显减少豚鼠哮喘的次数及延长组织胺造型豚鼠休克死亡时间。结论 :鼻舒滴丸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其抗过敏作用的机理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IgE的含量、抑制全血和鼻粘膜中组织胺的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