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多症(midline malignant retculosis,MMR)简称中线恶网,1978年WHO定义为1种进行性破坏性,非结核性肉芽肿。局限在鼻腔、副鼻窦及腭部,并浸润周围骨及软组织。形态上以凝固性坏死,多种类型细胞浸润及出现异形淋巴样细胞为特征,不伴有血管炎和巨细胞肉芽肿。由于MMR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对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简称MMR)的早期诊断尚十分困难,病理形态鉴别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来作出诊断,由此常失去治疗良机。国内曾有杨光华、梅治家等人报告110余例,均系临床病理和放射治疗分析。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一例经尸检证实(A-82013)MMR,其放疗前后局部原发、继发病灶八次病检,行光学、荧光镜并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分析,认为病灶分级对本病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男,18岁鼻咽部中线恶网,其放疗前后原  相似文献   

3.
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MMR)简称中线恶网。过去对此症概念不够明确,有称恶性肉芽肿、致死性中性肉芽肿、多形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等。由于MMR发病率较低,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复杂,易发生漏诊、误诊。本文着重就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简称中线恶网)是一种沿面部中线,特别是鼻腔、咽腔发生的进行性坏死性溃疡性病变,预后恶劣,不及时治疗,发展迅速,多短期内死亡。现将我院14例以诊断依据为主作如下探讨,力图说明本病诊断要点与Wegeners肉芽肿(简称WG)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Midline Melignant Reticulosis)是由Kassel最先提出的病理概念,习称中线恶网。以前曾有人称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Lethal Midline Granuloma)和多形性网状细胞增多症(Polymorphic reticulosis)。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9例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着重对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进行探讨.病理诊断依据是:1、有显著的坏死.2、炎性浸润及异形淋巴细胞(ALC)浸润,并浸润粘膜上皮及缸管壁.3、ALC 的形态分大、中、小3型,数量随临床分期而变化.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病变组织中 ALC 呈 UCHL_1,LCA 膜阳性反应,而 K、λ、Mac_(387)、Lysozymc 均呈阴性反应,提示是 T 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李彩霞 《中原医刊》2006,33(14):60-61
目的通过对35例多发性肌炎(PM)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35例PM患者血清酶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发现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肌电图、肌活检对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对炎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及炎性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肺穿刺切割活检确诊的12例炎性肺癌的CT表现.结果 12例炎性肺癌中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2例,腺棘细胞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找到癌细胞1例.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可对炎性肺癌明确诊断.结论炎性肺癌以腺癌多见;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和增强CT对炎性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不符的肺炎症样病变,可定期随诊或行CT引导下肺穿刺切割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5例病毒性心肌炎(VMC)和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主要病理改变 DCM 为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大小不一、核畸形、灶状纤维化和心肌变性坏死;VMC 则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EMB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VMC 为65.7%,DCM 为80.0%,合计68.8%。  相似文献   

10.
万义增  杨京京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37-1238
为了提高对MMR的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误诊的发生。对16例近年来诊断或疑诊为恶性肉芽肿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在16例中,确诊或疑诊11例,误诊3例,未定诊2例。诊断准确率68.7%。对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对其组织学形态特征认识不足,缺乏免疫组化检测手段;②活检组织取材不充分,肿瘤细胞过少;③对鼻外MMR认识不足;④未注意与其他易相混淆的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简称中线恶网)也称为恶性肉芽肿(或坏死性肉芽肿等)。恶性肉芽肿是一个概念不清的命名,长期以来被临床及病理沿用。但其病变实质究竟是什么,一向比较混乱。经过一些著者的研究,认为过去所谓的恶性肉芽肿在病理学上包括的内容较广泛,如中线恶网、Wegener氏肉芽肿、恶性淋巴瘤及癌等。因而提出恶性肉芽肿应该仅是一个临床概念,仅应用于临床诊断,在病理学方面需经过充分的组织检查,弄清楚其病变实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克隆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一组针对T细胞受体γ链基因V区片段的家族特异性引物和PCR方法,对11例(22个标本)中线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了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22个标本中的21个有T细胞受体γ链基因的克隆性重排(94.45%),在9例原发灶的连续活检和1例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的标本中未发现曾生的克隆家族的改变。结论: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病变组织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  相似文献   

13.
张新华  周天红  朱凌 《微创医学》2001,20(3):299-300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iddline preipheral T-cll lymphoma,MPTL)是发生于鼻腔、硬腭、鼻咽及咽喉等中线部位呈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现将我院1984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东云  梁建平 《微创医学》2000,19(4):552-554
近年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表明,以往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者,实际上只有极少数起源于网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1],绝大多数是属于T/NK细胞,是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粘膜坏死为特征,并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80年以来诊治的坏死性肉芽肿和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26例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和已行免疫标确诊为中线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批结果32例均表现为中线部位的进行性坏死,溃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UCHU1阳性占93.75%。结论及多部位深外活检及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早期准确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中线肉芽肿综合征(midline granuloma syn-drome,简称 MG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是一些在病理学方面相关的疾病和症候群的总称。它多发生在面中部,并以上呼吸道炎症、坏死,肉茅肿为主要特征。多年来,对 MGS 沿用的名称繁杂,其诊断和分类亦意见不一。本文是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 MGS 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可能病因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中线破坏性关患资料完整者27例,结合文献复习,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分别诊断了中线恶性网络细胞增生症,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Wegener肉芽肿特发性中线破坏性疾病4种中线破坏性疾患,并对其性质,关系作了分析,认为各自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但也有一定的关系,其本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中线毁坏性疾病(Idiopathic mi-dline destrctive disease,IMDD)是由Tsokos等(1982)提出的一个新的疾病单元,属“中线肉芽肿综合征”的新亚型.作者总结11例,指出其临床病理特征包括(1)只限于上呼吸道的局部损坏性病变,大多破坏鼻中隔或硬腭,亦可波及眼眶、鼻咽、喉和气管.无一侵及远处部位.(2)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急、慢性炎伴不同程度坏死(非凝固性).无血管炎,也不能查见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了14例腭部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中线恶网)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14例(男10例,女4例)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在21~30岁年龄段,临床表现为腰部肿胀、渍疡或穿孔,可合并鼻腔、上颌窦及皮肤损害。光镜下以凝固性坏死、非特异性炎症背景上散布异型淋巴样细胞为特征,其中2例标本在部分高倍视野中出现异型淋巴样细胞似恶性淋巴瘤的增生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4例中10例之异型淋巴样细胞来源于T淋巴细胞,另4例可能由于抗体丢失等原因无法确立来源。作者认为中线恶网本质为恶性淋巴瘤,且大部分为T细胞源性。但其在临床及组织学上与恶性淋巴瘤有一定差别,应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存在。此外,中线恶网在形态学上可以向恶性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中线外周 T细胞淋巴瘤 (m iddline preipheral T- clllymphom a,MPTL)是发生于鼻腔、硬腭、鼻咽及咽喉等中线部位呈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现将我院 1984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治的 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病理证实的 MPTL16例 ,6例经免疫组化证实 ,男性 11例 ,女 5例 ,中位年龄 31岁 (18~ 45岁 ) ,中位病程 6个月 (1.5~ 11个月 )。1.2 检查与分期 常规摄胸部、鼻咽及副鼻窦 X线片或 CT检查 ,腹部 B超或 CT检查 ,肝肾功能、血象检查 ,部分病人作了骨髓检查。按 Ann Arbor分期 ,9例为 A 期 ,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