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韵伯借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阐释对“阴火”的治法,提出“气上腾便是水”的创新性论点。笔者团队以“气有余便是火”为切入点,通过“气有郁便是火”“六淫皆从火化”观点,缕析“气上腾便是水”的概念。有别于“气有余便是火”之邪气有余导致的实火、壮火,“气上腾便是水”所论述的阴火应为命火有余而郁滞体内导致的虚火、郁火。治法以升发肝肾之中气为要,故要求病程较短,肾阴、肾阳未有较大损耗,但总以斡旋脾胃之气为根本。使用柴胡、升麻等上提中气,恢复脾胃的升降气机则可去除虚热,犹如水克火之理。本文阐释“气上腾便是水”的内涵,旨在拓宽临床诊疗思路,针对“气有余便是火”的部分错误性认知补偏救弊,并为“气”“水”“火”之间的哲学概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环卧胞宫,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量多;或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气虚摄纳无权,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临床治疗以摄血治其标,而平时采用安冲、固冲治其本,可用清热止血、凉血止血、益气止血、化瘀止血之法。因热易动血,故少用或不用辛温之品,从而使“冲气安则血海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张氏“血本阴精不宜动也”,治血当“镇之以静”;“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治血力主调理脏腑经络;“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必使“火清气降血自静”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指出张氏治血,以辨证求因为本,力辟时弊,创立新方,机园法活,对后人以极大启迪。  相似文献   

4.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正> “本而标之”、“标而本之”,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经曰:“病发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古今对此注释可分为两种。其一:以张志聪、高士宗为代表,如高氏说:“有余者,  相似文献   

6.
自然之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非凡,其生成性是指自然之火只有经可燃物燃烧才能生成的重要性质。古代医家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理解疾病的病机,将自然之火的生成性映射至病理之火邪。在风、寒、湿、燥4种邪气化生火热邪气的影响下,中医学家最终形成了“六气皆能化火”的认知观念。首先,分析自然之火生成性的形成过程,提出由于火的生成性深入人心,使得古代医家在认知具有相同的X∧C→Y结构的病邪转化与生成过程时,倾向于把隐喻性病因火邪放在Y的位置上,从而构成“化火”结构,体现为火邪的生成性。然后,探讨“化火”病机中极具代表性的“六气皆能化火”的形成与意义,分别揭示风火兼化、寒湿化火热和燥极化火的具体经验基础,并分析对其他“化火”病机提出的促进作用。最后,指出“化火”结构广泛存在,“化火”病机在火热病机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原因在于火的生成性,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火的生成性限制了中医学家对“六气皆从火化”等“火化”病机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赵艳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99-3900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西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机体使脑部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最终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中医以为脑中风的发病与痰、瘀、虚、风、火等因素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元气亏虚,在标为痰火、风瘀,气虚血瘀是发病的关键环节,故在治疗上以益气补气活血化瘀为治则。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方剂配合西医治疗脑梗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9.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笔者认为,这些年份是不是“气之平也”,要逐年分析以后,才能明确。木运临卯之年是丁卯年,火运临午之年是戊午年,土运临四季之年是甲辰、甲戍、己丑,己未年,金运临酉之年是乙酉年,水运临子之年是丙子年。戊午,甲辰、甲戌、丙子各年,大运本为太过,再加上年支五行属性之助,气怎能为平呢?丁卯、  相似文献   

10.
肖娴 《开卷有益》2006,(1):14-15
火就一般常识而言,自然界的气候是没“有火气”这个名词的。中医学所以将“火”也列为六淫之一,主要是因为火与热的本质相同,都属于阳盛“。火为热之极”,火有形而为热之体,热无形而为火之用,故火热常常并称。火热为阳盛所生,虽然旺于夏季,但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其他  相似文献   

11.
妇女以血为本为用。《血证论》有关妇科血证的论述,有着独特的见解。“水即化气,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火即化血,血与火原一家,治火即是治血。”“男子主气,女子主血。”“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调经当气血同治,经不调由血瘀者,乃血阻其气,是血之咎,宜破散其血而气自流通。治崩以培补中州脾土为正治。经闭当分寒、热、虚、实。治胎漏,亦分水与血二证,下血者清血热,下水者补其气。许多见解对妇科病的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围。其治疗,既要善辨虚实,又须细审阴阳,详明其因,掌握标本。如血暴出者,急当固气止血以治标,药宜精专:若慢性出血者,责之气血之离乱,调其阴阳之和平,重在审因治本。余常用泻火止血,补阴制阳,调气摄血,消止并用诸法治之,简介如下。泻火止血唐容川云:“知血生于火,火主于心,则知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余常取仲景泻心汤之意,变通运用,治疗火亢血热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凡面赤身热,便秘尿赤,脉滑实弦数等实证,每选大黄、地  相似文献   

13.
《血证论》为唐容川所著。该著对血证的预后有独特的见解。以下从两个方面论述。1 深究经旨,突破前人 在气、血、水、火的相互关系方面,祖国医学有许多指导临床实践的论述。譬如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的论述;张志聪:“血乃中焦之汁”的观点,说明了气、火同源和水、血同源的生发关系。但是水气之间,血火之间存在的生发关系,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唐宗海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他认为:“水即化气”,“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火即化血”,“血与火原是一家”,“治火即治血”。同时还列…  相似文献   

14.
自李杲在《脾胃论》中提出甘温除热之说以后,对阳气损伤而导致的阴火证方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性治疗原则。历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但在理论上对阴火的认识尚不一致,存在着众多争议。 热即火,在自然界为六气和六淫之一。六气之火为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淫之火为异常的气候变化,若人体不能适应之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在人体内为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生理之火即《内经》所谓“少火”,病理之火即《内经》所谓“壮火”。前八对火分阴阳,虽大多认为阳火是指君火,阴火是指肾、肝、心包络、三焦和胆之相火。但也有不同观点,如李杲之说:“心火者,阴火也”。今天看来,火分阴阳,以君相别之,并无实际探求人身脏腑生理病理的意义。生理之火即人身之阳气,并无阴阳之分。五脏六腑各有自己  相似文献   

15.
二陈汤加减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湿痰证均是二陈汤在临床上的适应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名医方论》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然只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本在脾在肾,治者详之”;《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新人体结构即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的结合点儿,该结构建立的关键是在西医人体认识中找到阴阳。我们依据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定义形而定义气发现人体为形气统一人体结构,故对人体应从形、气、形气关系三个层次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医五脏之肾进行了探索。一、“气”的层次:深层次气:“肾”与五行气“水”有关。水分布区域为肾;气的核心功能团:精魄与生殖之精有关,水魄与先天真一之水有关,火魄与命门之火有关;二、形气层次:五行气水及水分布区域之细胞共同构成“肾”;“水”以体液为形,水与体液共同构成肾;水分布较著区域即水与生殖泌尿系构成肾;三、“形”层次:即西医所谈之肾。  相似文献   

17.
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动血之由,惟火惟气耳。”是谁提出的?你如何理解?(15分) 答:是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其意思是治疗血证应明确出血的原因不外火与气两方面。因于火者,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止血;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出血,治宜滋阴降火止血。因于气者,有气苑、气虚、阳虚、气虚血瘀之分。气血并苑于上者,应清气降气以止血;气虚不摄者,当益气摄血;阳虚经脉失于温煦者,应温经止血;气虚血瘀者,宜益气活血以止血。二、简述脾胃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泄泻的证治要点。(20分) 答:脾胃气虚由中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引起。临床以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而脑卒中后运动功能中平衡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主性产生重要影响。脑卒中,中医学称之为“中风”。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此病之病机,不外乎风、火、气、痰、虚、瘀六种。病性多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痰瘀阻。而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主因其髓海空虚,兼痰浊瘀血上扰而发病。本文对近年来针刺和(或)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浅谈营卫之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营卫之气对血的固摄作用牛阳1李熳2时银英1血在脉管中流布全身,环固不休,全赖气之推动与固摄作用。对气的这种固摄作用,一般多高度地概括为“脾统血”[1]。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气的这种固摄作用,正是通过脾胃化生的营气、卫气的直接作用而实现的。如《灵枢...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机探讨:665例中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历来论点不一,本文通过对665例中风患者的主要症状、舌象、脉象以及证型的综合分析,认为中风的病机特点是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本虚标实。“虚”是贯穿始终的最基本病机,包括元气亏虚和肝肾阴虚;“实”则以瘀、痰、火为主。标实多因本虚引起,本虚、标实的最终结果都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